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516节(1 / 2)

  虽然昨天喝多了,但酒后歇了一晚的罗阳头脑已经清醒了,吃完早餐,罗阳来到后院的书房,宋朝援似乎早知道他会来,已泡了茶等着他了。

  “林伯伯和陈姨呢?怎么没见他们在?”在宋援朝面前坐下,罗阳看了一眼外面问。

  他昨天来的时候就没看见林道远,就连陈玉琴都没见着。昨天喝酒也忘了问,现在才想起这个事。

  宋援朝笑着说他们两人去香江了,亏得他还是罗琳的弟弟呢,自己姐姐这两天带着孩子在香江那边也忘了,不光是罗琳她们,林燕也带着孩子去了,前两天不刚走么?

  “瞧我这记性!”罗阳一拍额头,没错,前些天他听李晓芸提过一句,原本李晓芸也打算去的,不过因为燕京这边的事突然出了,李晓芸和孩子就没去,这些天陪着罗阳在燕京呢。

  “头痛不痛?喝点茶醒一醒。”宋朝援提起面前的茶壶给罗阳倒了杯茶,罗阳接过喝了小口,因为宋朝援特意泡的有些浓,茶水略苦,罗阳微微皱起眉头,不过他还是继续把这杯茶全部喝完。

  宋朝援再给他续了一杯,然后顺手递了支烟给他。

  点起烟,罗阳抽着也不说话,看他这个样子似乎还是为公司的事在烦恼。

  “援朝,你说我对他们也算不错了,这些年来如果不是我,他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怎么就瞒着我和汪军兄弟勾搭起来了呢?人总要讲情谊吧?怎么能这样呢?我自认可没亏待过他们啊!”

  罗阳的话里带着不解和委屈,相比其他商人,罗阳的确算非常不错了,他这个人做人有底线,做事也大方,而且从公司成立到现在,罗阳虽然是老板,可从来没有强迫过旗下的人做过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我知道,我明白……”宋朝援安慰着他,他看得出来罗阳有些钻牛角尖了,不过也难怪他会这么想,因为罗阳一直觉得自己没亏待过任何人,可现在却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有这么多人偷偷跑到了对手公司去,这让罗阳实在想不明白。

  拿起面前的茶杯品了一口,宋朝援说道:“兄弟,有句话你听过没有?”

  罗阳不解地回望宋朝援。

  宋朝援道:“我曾经听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在职场上,如果手下的人要离开你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钱少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受委屈了。那么你觉得,他们去汪军的公司会是哪一种呢?”

  宋朝援的话让罗阳顿时一愣,他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阴晴不定,心里思索着。

  受委屈?这个应该不会,罗阳的公司气氛还是不错的,而且罗阳对旗下的人很是爱护。娱乐界现在不比以前了,以前的风气很好,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就冒出来了。

  但罗阳在这点上一直做的不错,当然了除了他本身就看不惯这些外,还和罗阳在行业的地位有关,毕竟罗阳不仅是影视公司的老板,家里背景也不低,再加上罗阳和大名鼎鼎的盛华之间渊源等等,有些明白的人看在罗阳的面子上也不会太过分。

  可问题是罗阳虽然是自己这么想的,但是却不能保证别人觉得好。人都是不一样的,这个行业远比其他行业复杂的多,而且想在这个行业里出头,仅仅靠着自己的天赋或者努力也不是绝对的。

  尤其是那些年轻姑娘,青春短暂,如果不能抓紧当前,那么等韶华逝去后,一切都晚了。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已经和宋朝援他们当年不一样了,宋援朝他们这代人有着情怀和信念,也有着脚踏实地的坚持。但现在的年轻人早就不讲这些人,往往追求的是实际利益,尤其是干这行,用张爱玲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出名要趁早”。

  “你的意思是……?”罗阳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明白了宋朝援这句话所指,他想了想问:“是我钱给少了?可是不对啊!我给的钱在行业里不算少啊!”

  “你是没给少,可你阻碍了人家捞外快的机会呀。”宋朝援喝掉了手里的茶,重新洗了杯子,然后又满上一杯。

  “明白的人明白,你有时候替下面挡掉许多是为了他们(她们)好,可你想过没有,你这么一挡等于把人家的财路也挡掉了。年轻人,男的还好些,反正男人三十一枝花,只要肯钻研,有天赋,未来总有出头之日。可女的呢?女人三十就是个烂菜皮,姑娘一生最好的时光就这么短短几年时间,如果这几年里出不了头,又或者赚不到钱,凭什么再苦苦熬下去呢?”

  “这个行业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虽然现在的名声要好许多,可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你比我更清楚。兄弟呀,有时候该放手就放手,洁身自好的人不是全部,现在是一切向钱看的年代,你何必吃力不讨好去做这个恶人呢?”

  罗阳没有说话,他的表情凝重又纠结,他承认宋朝援说的没错,有些事他的确没有这样考虑过。他做这些的目的是为别人好,是出于好心,可恰恰是这样,罗阳的作为和现在的时代发生了冲突,再加上人心已不再和从前那样简单了,时间长了,因为罗阳的限制难道有些有想法的人就不会有意见?

  正是因为如此才给汪军兄弟找到了机会,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嘛,在汪军兄弟的诱惑下,一些追求实际利益的人哪里不会心动,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也是难免的。

  “难道我真的做错了?”罗阳忍不住问宋朝援。

  拍拍罗阳的肩膀,宋援朝语重心长道:“不是你错了,是这个时代变了。有时候坚持是一种美德,但过分的坚持同样也是一个缺点。兄弟呀,以后有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值得护着的就护,不值得护的也就随他们自己去,何必在这事上做恶人呢?”

  罗阳沉默不语,过了许久长叹了口气:“或许你是对的,这事让我再想想……再好好想想……”

  “你是要好好想想,另外你要想办法把人心抓住,让大家对公司有归属感,虽然你是老板,可下面的人也需要有保障,舍得嘛,有时候有舍才有得,适当地让一些骨干和台柱子参与公司的直接经营,甚至获得一部分公司的股份,从公司的人成为公司的主人之一,这样的话不比做其他更强些?”

  “这个建议不错!”罗阳眼睛顿时一亮,他不是迂腐的人,而且这些年他不仅在搞自己的事业,同时也参与部分盛华的经营,其中盛华下属的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原料进出口就是罗阳在负责,随着这些年盛华的不断扩张,罗阳这家公司已经是盛华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了,这也是罗阳直接控制名下企业最赚钱的一家。

  盛华从最初建立到现在,宋朝援前前后后做过好几次调整,每次调整都是建立在盛华发展基础上的。在几次调整过程中,宋援朝不仅调整了盛华的企业结构,还调整了盛华的股权比例,甚至还拿出了不少股份进行内部员工激励。

  盛华现在就是这样,只要内部的管理层达到一定级别就能拥有部分的管理股。此外,在盛华下属公司的上市中,管理层和对企业具有重要贡献的员工也有优先认购的权利。

  这些措施,使得盛华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地稳定了管理层和内部,并且造就了企业中一大批富起来的人。

  比如最早跟随秦正国的徐慧、周俊豪、张家明等人,徐慧就不用说了,她早就成了公司的股东之一,至于周俊豪和张家明再加上国内的孙耀良、小七、郑国元等等,一个个现在也都是身价不菲。所以盛华的管理团队,无论是总部或者各下属企业,凝聚力远比其他企业强许多,在国内商界有一句话,就是如果想找工作,能进盛华工作是求之不得的事。

  宋援朝的这句提醒让罗阳茅塞顿开,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建议,罗阳顿时琢磨起来应该怎么操作这个事,想了想就和宋朝援就此讨论起来,宋朝援给了罗阳一点建议和参考,同时也告诉他如果要做这一步的话最好先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对公司进行调整,改变公司的构架和股权结构,然后再用这种方式进行操作。

  这一聊就聊到了中午,吃了午饭后罗阳迫不及待地就离开了,走之前他突然想起什么,回头问宋朝援那句话是谁说的?宋朝援反问是什么话,罗阳重复了一句就是什么钱不够和受委屈的话,宋朝援听后哈哈大笑,摇头说他也记不得了,再说谁讲的又有什么必要呢?只要有道理不就行了嘛?

第1006章 隐退

  受宋援朝所托,几天后马嘟嘟以编辑的身份亲自跑了一趟沪海,拜访了周校长聊了聊手稿出版的事宜。

  马嘟嘟原本就是编辑出身,而且他现在还兼任着这方面的职务,在行业里算得上是专业人士,所以汪朔说的没错,由他出面是最合适不过的。

  为了演好这场戏,马嘟嘟和周校长聊的时候也指出了手稿中的一些不足情况,表现出了极好的专业性,同时也告诉了周校长虽然略有不足,但手稿同时也有可取之处,出版社方面有意出版,不过需要再进行部分修改完善,所以和周校长进行沟通。

  这些,让周校长欣喜之余也有些为难,如果是生病之前他不会有问题,可现在他已经无力再做这些了。鉴于实际情况,马嘟嘟提议可以由出版社方面进行代为修改,修改之后交由周校长认可再进行出版。这样的话,就是程序繁琐些,而且要周校长进行委托签字,再者就是版税方面,因为出版社的参与,版税给不了太高,只能按照普通的来。

  这个建议周校长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对他来说版税不版税的已经不是问题了,他的心里唯一所想的就是自己的心血能看到结果。

  就这样,马嘟嘟轻而易举拿到了周校长的授权,完成了宋朝援的嘱托,回到燕京后把手稿交给了几个专业编辑进行完善,然后再安排后续的工作。

  一个多月后,周校长的手稿出版样书出来了,虽然这本书出版数量并不多,仅仅只有一万册而已,但是当样书送到周校长手里,周校长摸着崭新还散发着墨香的书,心情激动不已。

  至于后面的销售,宋朝援也做好了安排,直接把这些书全部送到了新华书店去。双方私下达成协议,卖出去的收益全归新华书店所有,宋朝援根本就是赔钱赚吆喝,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操作,新华书店方面才会很爽快的答应下来,反正不要钱买出去就是收益的书为啥不干呢?

  新华书店旗下书店多了去,一万册书看起来虽然不少,可每家书店铺个十几本就轻而易举消耗掉了,十几本书放在书架上也不占地方多少,一旦卖出去了就是自己赚的,而且还能交好宋援朝、汪朔和马嘟嘟这些人,领导也不傻,举手之劳这样卖人情的忙怎会不帮?

  处理完国内的事,宋朝援赶去了香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