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455节(1 / 2)

  可是看强老板现在这副样子,穿着半新不旧的夹克和鞋子,抽的还是最便宜的没过滤嘴的大前门,和沪海底层的普通人没任何区别,根本就没有半点老板的样子。

  就在未来,等到强老板生意越做越大,直接买下了附近三幢小洋楼,把饭店开的全沪海都闻名遐迩,身价达到数亿,成为沪海餐饮业一代传奇的时候,强老板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副艰苦朴素的风格。

  也许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坚持,才会把自己的饭店从小饭馆做到颇具规模的酒楼吧。宋援朝不由得感慨强老板传奇的经历,而现在这个传奇正在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酒楼伴随了沪海足足两代人的回忆。

  抽完一支烟,宋朝援问强老板有没有电话联系方式,说自己妻子觉得饭菜很好吃,打算以后带朋友来吃,但又怕来的时候没位置,所以想来之前提前给他电话留位。

  强老板一听就笑了,说这个事没问题,不过电话按在家里,自己平时基本在店里,直接打他传呼机就行了。

  当即,强老板给宋援朝留了他的传呼机号码,为了避免他忙的时候不注意传呼机,还给宋援朝留下了老板娘的传呼机号码。如果要来,提前半天给他传呼,他们的传呼机是中文机,直接留言就行了,到时候帮他留位。

  谢过强老板,宋朝援正要说些什么,可话还没开口就见强老板的目光朝着左边望去,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一个穿着破烂有些年龄的乞丐蹒跚朝这边走来,强老板眉头微微一皱,接着就迎了上去。

  强老板走过去,低声和乞丐说了两句话,然后就转身去了饭店里,过了几分钟就见强老板端着一碗面出来了,他来到乞丐面前把这碗面递给对方,然后又轻声说了几句,乞丐端着面抬头看着强老板,见强老板冲他微微点头,乞丐表情激动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就坐在人行道边上大口吃起了面条。

  乞丐看起来是饿坏了,一大碗面吃的很快,就连面汤都喝了个一干二净。等乞丐吃完面后,强老板收拾了碗筷,又从口袋里摸出一张五元的钞票塞进他的手里,这才起身回来。

第876章 等候

  等把碗筷放回饭店,强老板回到店门前,刚才那个乞丐已经离开了,看着乞丐远去的身影,强老板不由得轻叹了一声。

  “你就不怕这人是扮可怜?”宋援朝在一旁问道。

  强老板摇摇头:“不会。”

  “为什么?”

  “因为他刚才吃了面,我才会给他钱。”强老板淡淡说道。

  宋援朝明白了,他心里不由得有些佩服,强老板虽然心好,却也不傻,要不然他也不会靠一家饭店积累起如此财富。

  他刚才的举动不是无的放矢,正是因为那碗面强老板才确定对方真正的身份,要不然也不会后来再给对方钱了。

  “你是个好人。”宋援朝感慨道。

  “什么好人,就是普通老百姓。”强老板自嘲笑笑:“我也是穷日子过来的,没看见也就罢了,既然看见了就顺手帮一把。不过话说回来,我能力也有限,这种事社会上太多了,再多我也帮不不过来。”

  “这倒也是……”宋援朝对强老板这样的态度表示理解,两人继续聊了几句,林燕她们也吃好了,宋朝援掏钱结账后和强老板挥手道别,强老板笑眯眯地送宋援朝他们上车离开,走之时强老板还叮嘱下次再来,另外要来之前记得打他传呼,他给宋援朝他们留位。

  开车回去的路上,林燕还在说这里的饭菜好吃呢,而且价格也很实惠,真是一家不错的店。

  宋援朝点点头,开着车把刚才在门口见到一幕和林燕说了说,林燕听完后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长叹了一声。

  “这个强老板心肠不错,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

  “是呀,经济发展同样带来了人们心里的浮躁,有些东西会越来越少,这也是难免的。”

  “援朝,刚才听你说了强老板的事,我突然想到了我们基金会,我这些日子也没什么事,要不我找晓芸她们聊聊,也做点事怎么样?”

  “好啊!”宋援朝一口答应,盛华慈善基金会设立在香江,虽然这个基金会成立的时间不短了,可实际上真正做慈善事业却没多少,而且基本都在香江进行。

  这其中自然有着内地目前对这样的机构限制的原因,但自今年开始,政策开始略微有些放开了,虽然对基金会直接在内地做慈善还有限制,尤其是必须通过相关的官方机构合作模式才能进行,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目前,基金会的理事长是应彩霞,副理事长是林燕,李晓芸和郑丽都是理事,还有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基金会的秘书长负责日常事务。

  林燕这些年的工作主要是在广告公司方面,现在她们的广告公司已经在国内行业中是相当的了,公司规模越大,业务量也在一直猛增,而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作为老板之一的林燕反而清闲了许多。

  这其实也是正常的,在创业之初许多工作和决策需要创始人亲力亲为,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企业内部结构的完善,当老板的就会逐渐从琐事中脱出,从而主要把控公司的决策和发展方向。

  林燕她们的公司就是这样,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各个部门招揽了不少人才,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方面,都有适合的专业人士和岗位执行,所以林燕也从忙碌的具体业务中逐步脱身。

  既然林燕想把盛华慈善基金会的工作在内地开展,宋援朝是持支持态度的,再加上做这些事对于社会也是极其有利的方面。不过,具体如何做,怎么做,又怎么把这些慈善工作做到实处,宋援朝希望林燕能够好好考虑,另外他还觉得等这些工作做起来后,作为自己的子女,未来也能通过慈善基金会的工作得到一些锻炼,从而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转眼就临近清明节了,1990年的清明节是星期四,现在清明节还没放假一说,所以大家扫墓都是赶在清明前几天的周日去。

  宋援朝一家也是如此,四月一日这天星期天,宋援朝开车带着林燕和孩子们去了姑苏,他们特意提前出发,早点五点多就出了门,因为今天去墓园扫墓的人会不少,早些出去避免道路拥挤。

  可就算这样,到达姑苏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堵车,一直到临近九点他们才达到地方。

  停下车,宋援朝一手提着香烛等贡品,一手拉着阳阳,林燕抱着囡囡,一家四口朝着父母墓地方向而去。

  到了地方,宋援朝刚放下手里的东西,顿时愣了愣,因为他看见父母的墓地已经被清扫过了,不仅墓碑和贡台擦拭干净,尤其是贡台还摆了一束献花和还没烧净的香烛。

  “我下去一趟,你们先等我一会儿。”宋援朝对林燕说了一句,匆忙就朝着下面小跑而去,边跑还边左右张望着,试图从四处来扫墓的人流中辨认什么。

  可是,他什么都没辨认出来,四周来扫墓的人都看起来那么普通,一个个陌生的面孔没有一个让他有丝毫印象的。一直走到最下面,宋援朝也没找到究竟是谁给自己父母扫的墓。

  好几年前,有一次宋援朝来扫墓就发现有人提前来过了。当时宋援朝觉得有些纳闷,因为根据他所知自己父亲那边已经早就没亲人了,至于母亲那边,因为父母的去世,宋援朝已经和他们早就断绝来往,前世的时候就老死不相往来,如今同样也是如此。

  既然这样,那么究竟会是谁会来给自己父母扫墓呢?这个疑团一直在宋援朝的心中。

  后来,宋援朝又碰到一次,更加深了宋援朝的好奇,为了搞明白究竟,宋援朝还拜托过墓地的管理人员帮自己留意一下这个事,但两年过去,这个事依旧没有任何眉目。

  而今天,当宋援朝看见自己父母墓前摆放的献花和香烛的时候,宋援朝第一反应就是刚刚就有人来给自己父母扫过墓,而且绝对还没走远,这也是宋援朝迫不可待寻找来人的原因。

  可惜,宋援朝根本不知道来的人是谁,就连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不知道。他盲目地在来扫墓的人流中找寻,能找到目标才怪了呢。

  无奈之下,宋援朝只能再一次去管理人员那边打听,到了地方管理人员倒是认识宋援朝,主动和宋援朝打了招呼。

  可惜,当宋援朝询问这个事的时候,管理人员面露尴尬,说今天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一直忙着在门口维持秩序,根本没注意这个事。

  宋援朝虽然早就对这个答案有所预料,可依旧还是很失望。他点点头,再一次给管理人员塞了两包烟,拜托他们继续帮自己留意这个事,如果有消息一定要尽快告诉自己。

  这个事几年了,宋援朝越来越好奇,究竟会是谁给自己父母扫墓呢?对于这个问题,他想过许多,也私下打听过,却一直没有答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