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449节(1 / 2)

  宋援朝看了她一眼,笑笑道:“你的任务也很重要,对了,我记得你和现在的董事长关系还不错?”

  应安妮略有得意道:“你也知道我在公司管的只是行政方面,具体业务不负责,再加上新来的董事长也不清楚我的底细,而且我还是耀良的老婆,所以他平时对我倒是有几分亲热……”

  “亲热?怎么个亲热法?这老小子胆子肥了呀?这事我怎么不知道?”一旁的孙耀良急眼追问。

  “你满脑子瞎想什么呢?我说的亲热是那种亲热么?”应安妮瞪了他一眼,顿时引来大家哄堂大笑。

  笑了好一会儿,孙耀良这句插话倒是打破了刚前的沉闷气氛,让大家轻松了些。

  应安妮继续道:“新来的这位董事长一直不甘寂寞,想在公司内部拉帮结派,不过理他的人并不多,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我这来了,说白了就是想拉拢我对我示好吧。”

  “我呢也没直接拒绝,反正就是那么一回事,表面上客客气气,再怎么说他也是董事长,有些工作也需要他配合,关系闹僵了也不太好。”

  宋援朝冲她竖起一个大拇指表示赞扬,应安妮倒有些不好意思了,笑着摆摆手。

  宋援朝道:“既然这样,你就和这位董事长接触一下,适当地把可口可乐如果并购南都的后果和他说一说。我想,一旦他明白了可口可乐并购南都,那么接下来南都所拥有的股权比例就转移到了可口可乐那边,这么一来他这个董事长的位置可就不稳了。”

  “我明白了!”应安妮眼睛顿时一亮,明白宋援朝让她这么做的用意。

  虽然这位董事长目前在司特只是一个摆设,而且他的能力也不强,可不管怎么说从名义上来讲他毕竟是董事长,而且实际的行政职务也不低。

  此外,他能来司特占这么一个肥差,上面也是有人的,要不然张三没来,李四也没来,偏偏这个位置就落到他头上了呢?

  而且宋援朝让应安妮说的这些也是事实,没有半天夸张,只要这位董事长不傻,他肯定能听得明白一旦南都被可口可乐给并购的后果。从应安妮对他的了解来看,或许他不会在乎司特的发展有多好,但肯定会在乎屁股下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位置,这样的话从个人角度来看,他必然会想办法去阻止可口可乐并购南都。

  “宋哥,书记那边要不要也通一个气?”应安妮举一反三问。

  宋援朝想了想点头道:“这个可以试试,不过我觉得书记那边恐怕作用不大,我们这位书记一直就是闲云野鹤的存在,不过试试总比不试的好。”

  宋朝援从这个角度入手倒是让郑国元想到新的手段,他当即说了说,孙耀良听后觉得郑国元的办法也不错,可以尝试一下。

  宋援朝表示同意,但他也郑重提醒大家,有些事可以做,但绝对不能做的过火,尤其是不能闹出群体事件来,一旦真闹大了,追究起来都没好果子吃。

  现在他们的目的只是要阻止可口可乐公司对南都的并购,一切手段都要在控制中进行。此外宋援朝告诉大家,他也会从其他渠道进行施压,多管齐下,希望大家能记住这点。

第865章 陆世良

  陆世良是南都的一把手,他在南都工作也有好几个年头了。

  江大海离开南都之后,接替江大海的是一位新同志,不过在南都呆的时间并不长,仅仅不到两年就离开了。

  等这位同志走后,陆世良才来的南都,并且担任了南都的一把手。

  陆世良这人是搞政务出身的,对企业工作并没有什么经验,而且性格也不如当年的江大海那么强势,却和上面的领导关系不错。

  在一把手这个位置上,陆世良对南都的实际经营插手并不多,和现在的厂长钱万江以前就认识,所以配合的还算不错,相比当年江大海和顾平之间针锋相对,他们两人在南都却是一团和气。

  这其中固然有陆世良不是江大海的原因,也有前几年厂长责任制的确定因素。从这点来说,陆世良倒是有几分自知之明,而且他也明白自己不懂企业经营,所以除了自己本职工作的一摊,其他方面基本都和钱万江商量着来。

  从这点来看,似乎南都的内部气氛要比江大海时期要好许多,可实际上这些年南都情况越来越糟,和陆世良、钱万江两人却是分不开的。

  虽然江大海和顾平时期,两人因为谁都不服谁,内部争斗激励,可不管怎么说无论是江大海还是顾平无论在企业管理还是生产、销售上都是很有一套的。

  假如在计划经济时期,以陆世良和钱万江的平庸或许会安安稳稳干下去,一直混到退休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经营简单,一切都按照计划来进行就行了,也不需要费脑筋考虑产品、市场等方面的问题。

  可现在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已经有了十来个年头,一切早就和以前变的不一样了。靠着“无为而治”想安安稳稳当一辈子国企的领导根本不可能,再加上陆世良和钱万江上任后接连出了几个昏招,又错过了几次机会,使得南都情况越来越糟。

  现在的南都表面上依旧是一家大型国企,可内部已是千疮百孔,企业没了活力变的死气沉沉,产品在市场上越来越不好卖,三角债数额越来越大,从去年开始南都的资金就出现了严重问题,靠着南都本身就连正常维持企业运转都艰难,无奈之下只能向上级部门求助,用着上面拨下来的款子拆东墙补西墙勉强度日。

  陆世良也不傻,他虽然不懂企业经营,更没有带领南都走出困境的能力,可他却很清楚南都的时间不长了。

  上级部门不可能无休止地对南都进行补贴,这样的拨款终究有一天会到头。但对于现实,陆世良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对他而言无非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能熬一天是一天,上面拨下来的款子除了填补企业漏洞外,就是用来吃吃喝喝,反正这样的日子不长了,能吃喝多久算多久再说。

  所以当前两个月,陆世良再一次向上级部门求助,要求上级部门拨款,但上级部门却没有和往常一样爽快地把款子拨下来的时候,陆世良就隐隐感觉到了不妙。

  一直没等到款子下来,陆世良心里忐忑不安,找来钱万江两人关起门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个名堂来。最后,还是靠着和之前一样拆东墙补西墙自己先弄了笔钱勉强把这个年熬过去。

  等过了年没多久,上面的领导就把陆世良和钱万江找去谈话,告诉他们经讨论后决定对南都进行改制的结果。

  得知这个消息后,陆世良和钱万江都是震惊不已,但却又无能为力。他们两人其实心里都清楚,这一天终究会来,却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人嘛总有侥幸心理,总觉得或许最糟糕的结果不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可当这一天最终来到时,心里又有些无法承受。

  反对是绝不可能的,如果陆世良和钱万江有这个魄力的话,南都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在领导面前,两人都表了态,表示接受上级的安排,一定在南都站好最后一班岗,配合好对南都的改制工作。

  回到南都,忧心忡忡的两人就关起门来商量了半天,商量的内容无非是他们接下来怎么办,还有关系到他们自身利益的一些事的解决等等。不过就在他们商量的时候,有关南都改制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短短几个小时里,整个南都上下就全知道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世良和钱万江一直在关注南都最终改制的方案进展,同时两人也暗中在找后退的门路。

  一旦南都完成了改制,他们未来能否留在南都都是一个未知数,而且对陆世良和钱万江来说,与其留下来倒不如找一个更合适的去处,反正他们都是国企的领导,身上还有着行政级别,就和当年江大海和顾平一样,借此换个地方干或许也不错。

  “陆书记,这个需要您签个字。”传来了敲门声,陆世江放下了手里正在看的报纸,随手拿起一份也不知道什么内容的文件装模作样地翻着,说了一句请进。

  推门进来的是供销科的科长老杨,进门后对陆世良点头微笑,然后把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接过文件,陆世良简单翻了翻,这是一份原料采购合同付款申请,上面已经有了厂长钱万江的签字。

  点点头,陆世良掏笔在最下面签下了他龙飞凤舞的大名,然后抬头对老杨吩咐道:“这个合同尽快执行下去,你等会去问一下财务科今天下班前把货款给汇出去有没有问题。”

  “您放心,我来之前去财务科那边问过了,财务科把货款已经准备好了,等会我把东西送过去他们就能安排。”老杨点头回答道。

  陆世良很满意地看了一眼老杨,这个老杨还是不错的,不亏他来南都之后一手从普通采购提拔到供销科科长的位置。

  自己的心意老杨全摸准了,而且有些事也做到了前头,就像这个采购合同,这几年来类似的安排可是不少,老杨都帮自己做的稳稳妥妥。

  “老杨呀,你跟了我多久了?”拿起面前的烟盒,陆世良抽出一支甩给老杨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