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381节(1 / 2)

  正是因为如此,今年的春晚领导们很是看重,必须要拿出一个好节目让全国人民满意,再也不能砸了这个刚刚竖立起的牌子。

  由于这个原因,再考虑到罗琳的名气,特意找到她让她再一次参加春晚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罗琳这几年在国内的名气不小,而且又是内地歌手打入香江歌坛并占有一定地位的唯一歌手。

  在不久前,罗琳的新专辑在罗阳的运作下在内地和香江同时发售,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里面的两首主打歌更是火遍全国,就连香江的知名度也在这张专辑发售后提高了许多。

  罗琳让罗阳和宋援朝说声谢谢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个新专辑的两首主打歌依旧是宋援朝帮忙才有的。

  “琳姐上春晚也好,去年那个春晚差的不行,弄的什么破玩意,我也服了。”一旁的李大琪插了一句道:“还是琳姐的歌好听,小丽特别喜欢,上市后我就帮她买了一盒,对了!CD碟什么时候出?小丽昨天还在问我呢,你这个大老板不会不准备出CD吧?”

  “呵呵,怎么会呢,早就准备好了,明天就正式上市。”罗阳笑呵呵地回答,自己姐姐的事他能不上心?按照计划是先推出磁带,然后再推出胶片和CD,后者会同时上市,具体的时间就在明天。

  既然大舅哥需要,罗阳怎么能不上心呢,拍着胸脯说CD也不用去买了,他晚点和香江公司这边打个招呼,让他们送几张过来就成。

  笑着就这个事闲聊了几句,罗阳突然想起一件事问:“对了,听说你们在国内的合作公司搞的不错?”

  听到这句话,宋援朝、李大琪还有秦正国三人都笑了,罗阳没直接参与这个项目,知道的只是一个大概。

  实际上如今国内的合作公司何止是不错这么简单,用一句老套的话来形容,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才是。

  目前盛华电讯在全国七个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内公司合作,已经成立的合作公司有近三十家,还有其他几家还在谈,预计过完年也将有结果。

  这些公司成立后,给盛华电讯带来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由于公司的性质和双方利益的捆绑所至,等于盛华电讯在这方面形成了半垄断的优势,直接把许多竞争者给剔除在外。

  虽然盛华电讯自主的产品仅仅只是中小型产品,对于大型设备的技术力量还未达到。可就算这样也足够盛华电讯在这些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加上盛华电讯通过其他合作模式和国外一家生产大型程控交换机的公司取得了产品代理,所以在大型产品上同样拿得出手。

  盛华电讯的这种模式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市场结构,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因为半垄断的缘故,导致盛华电讯在一个省(市)成立合作公司后,等于直接就把对手从市场上给排挤出去了。

  这样一来,使得竞争对手的市场大幅度萎缩,而盛华电讯的市场以火箭一般的速度飞快增长。

  仅仅这一年来,盛华电讯的项目数量翻倍增长,其利润异常惊人。

  就在前几天,宋援朝和秦正国还关注了这件事,宋援朝还好些,当秦正国看见盛华电讯的年报数字后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上面天文数字的利润后面的零多得他一下子数不清,他怎么都没想到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盛华电讯就完成了对盛华集团原本其他产业的超出,达到了如此惊人的结果。

  “还行吧,怎么?你打算一起玩玩?”宋援朝半开玩笑问。

  “我又不懂这个,玩什么玩,你们玩就是了,再说我现在也是盛华的股东,公司多赚了钱,难道你们在分红上会亏待我?”罗阳摆手说道,这话一出大家全笑了起来。

  “我有个事问问你们的意见。”罗阳说道,见三人向自己看来,罗阳组织了下语言道:“我在香江公司你们是知道的,起初只是小打小闹,这几年发展算是马马虎虎……”

  罗阳在香江的公司大家都清楚,最初成立的时候还是盛华这边帮了不少忙,虽然是娱乐公司,主要做的还是音像产品方面,尤其是罗琳这几年的专辑都是罗阳的公司再操作,再加上张敏敏和公司的几个签约歌手。

  公司的经营不算差,因为公司的主要市场是在内地,再加上罗阳公司在香江的便利和内地对香江歌手的追捧,此外还有前年张敏敏在内地的一炮而红。

  而且罗阳发掘了一个新的女歌手,这个才17岁的女孩潜力极大,高一时参加了青年歌手大赛,一曲《什锦菜》引起轰动,正好罗阳因为某些原因担任青年歌手大赛组委会的成员,在现场就被这个女孩的嗓音和独特的魅力给吸引住了,当场拍板把她签进了自己的公司。

  这个叫章蔷的女孩虽然年轻,可罗阳一点都没看错她的潜力,去年的第一张唱片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其势头几乎和当初罗琳没多少差别,而且她的风格和罗琳完全不同,奔放而独特,吸引了为许多年轻人追捧。

  今年罗阳打算直接在两地为她推出第二张专辑,未来更是罗阳公司力捧的歌手之一。

  从整体来说,他的公司发展还是不错的,也赚了不少钱,但在香江本地的名气却不大。

  罗阳告诉宋援朝他们,在去年通过和沪海电影制片厂合作后,罗阳就有了进入影视业的想法。而且李晓芸和林燕的广告公司创立就是罗阳的一步,广告公司真正的目的不在于广告业务,而在于为影视业做好准备。

  在内地,民营企业甚至外资企业要进入这个行业是基本不可能的,充其量也就是和上次合作的方式作为合拍性质,而且在操作中还有诸多限制。

  罗阳很清楚这点,所以他在香江的公司前些时候进行了调整,准备从最初单一的音像制品和唱片发售业务逐步向影视业转变。

  罗阳决定以香江为基础,通过香江比较成熟的娱乐市场展开影视业的业务,实际上他现在也是这么做的。

  不过目前来看进展的不是很顺利,一方面罗阳作为一个外来人在香江的根基不深,香江是一个比较排外的地方,对外人不太友好。而且香江目前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香江影视业的结构复杂化,要做好这个市场非常困难。

  “我已经重新注册影业公司了,接下来会尝试着找合适的剧本、导演和演员进行影视方面的制作。”罗阳对大家说道:“电视剧方面有些困难,这个基本是无线和亚视垄断,外人根本进不去,目前只能从电影方面入手。不过香江的电影制作和上映同内地不一样,需要有院线支持,如果没有后者哪怕你拍出电影也很难上映和收回成本。”

  “你意思是想找合适的院线公司合作?”听到这秦正国忍不住问了一句,他在香江时间比所有人都长,也更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对!”罗阳点点头:“目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和合适的院线公司合作,第二条就是自己收购和建立自己的院线。”

第736章 建议

  秦正国对于罗阳说的第一条没有意外,可当听到第二条的时候皱起了眉头。

  “这不容易办吧。”秦正国道:“合作还能商量商量,大不了就是合作的底线和利益分成区别。可如果要收购和建立自己的院线这可不容易,现在香江最大的电影公司同样也是院线的老板,分别是银都、邵氏、嘉禾、金公主这几家,这些都是实力非常雄厚的。其余普通的院线基本都依托这些大公司生存,你要合作的话或许还能谈谈,可要自己独立收购或者新建院线恐怕就……”

  李大琪对这些不了解,自然也提不了什么意见。

  至于宋援朝也是一知半解,不过他对于罗阳的心气还是有些赞同的,罗阳之所以提出要独立收购或者新建院线恐怕也是经过考虑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说。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就等于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而院线就是负责把产品销售出去的渠道。

  作为一个企业家和商人,宋援朝比任何人都清楚渠道在商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销售渠道,那么产品再好也不可能成功。

  虽然和几大公司进行合作,尤其是银都合作的把握更大一些。

  说到银都就要说起它的历史和诞生了,在香江几大公司中,银都是一个另类,它属于老牌影业公司之一,也握有一定的院线渠道,但它却有着内地的深厚背景,和其他影业公司又有本质的不同。

  罗阳的身份和背景如果和银都接触,那么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很大。可仔细一想,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的方面自然是能通过银都的渠道进行上映,甚至因为双方的背景相同,罗阳的公司还能从银都的合作中获得一些优势。

  可弊端也是实实在在的,因为银都的背景所至,它在香江影业有独特的地位,同时也是被其他影视公司所排斥的。

  一旦罗阳和银都合作了,那么未来要想和其他影业公司合作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罗阳自己也许已经察觉到了这点,才选择了这个决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