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292节(1 / 2)

  味道做的非常正宗,宋援朝拿筷子吃了一口连连点头,这个味比当年他们吃的好吃多了,不过也很正常,当年物资贫乏,连吃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菜了,逢年过节拌个凉菜里面少盐少油很常见,而且许多时候有些菜弄不到只能用野菜当替代品,野菜弄的不好又苦又涩,哪里有现在这样的条件?

  “几位先用,面稍等会,马上就来。”

  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的年轻厨师放下凉菜对宋援朝他们说了一句,态度很是不错,也许是因为吃不准他们的来历和刚才的开票员一样以为他们是上面下来的干部。

  宋援朝笑着点点头说了声谢谢,四个人继续吃着菜,不一会儿四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就上来了。

  面上来了,红彤彤的臊子盖在面上香气扑鼻,令宋援朝不由得食指大动,二话不说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好久没吃着这么香这么正宗的臊子面了,别说宋援朝和秦正国,就连林燕和应彩霞两位女士也是吃的眉飞色舞。

  “这面汤给四位等会漱漱口。”正吃到一半呢,刚才年轻厨师又端着个盘子过来了,放下盘子把盛在里面的四碗面汤一一给他们摆上,笑容满面很是客气道。

  秦正国略微有些诧异,看了年轻人一眼笑问:“我说这位小同志,你们现在的服务态度非常不错呀,以前我来过你们这可没这个待遇。”

  “原来几位是老客呀!”年轻厨师顿时就笑了:“怪不得几位一进门就觉得脸熟呢,您几个好久没来了吧?”

  宋援朝心里暗笑,还脸熟呢?这年轻人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当年他们离开大西北的时候这年轻人才多少岁?再怎么着也不可能在这里见过他们。

  不过这话宋援朝只是在心里,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嘛,何况开门做生意这也是常见的套话,没必要当真。

  “现在不是全国上下都搞改革开放了么?国家都在提倡新时代有新气象,我们干这个工作的也是为人民服务,当然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嘛,也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嘛。”年轻厨师年龄不大这嘴皮子倒也会说,这话还一套套的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

  他这话一出让宋援朝几个全笑了,尤其是秦正国更是笑着连连点头,还特意装模作样对年轻厨师表扬了一句:“你这个小同志觉悟不错,嗯,不错……好好干,有前途……有前途啊!”

第576章 俞师傅

  秦正国还没把话说完,一旁的应彩霞就狠狠踩了他一脚。

  这家伙还真当自己是大领导了?猪鼻子里插葱装像呢!

  开玩笑也没这么开的,万一让人误会了就不好了。

  “不好意思小同志,我爱人和您开玩笑呢。”应彩霞歉意地对年轻厨师道,年轻厨师倒也不生气,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再说这是对他的鼓励和认可,自己高兴还来不及呢。

  说了两句闲话,宋援朝已经看出来了年轻厨师似乎有什么事要求他们,果然不出所料,年轻厨师又客套了几句,这次压低声音询问他们有没有多的全国粮票,如果有他想换一些。

  秦正国顿时就乐了,怪不得这小子赶着上来伺候呢,好话还说了一大堆,原来是因为这个呀。

  秦正国告诉年轻厨师,全国粮票有倒是有点,但是不多,换不了多少给他。

  谁想年轻厨师一听就更来了精神,他搓着手说有就行,自己也换不多,如果可以的话帮忙换个几斤就行了,家里有人要出远门没这个实在不行,请秦正国他们帮帮忙。

  宋援朝也没说话,应彩霞和林燕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就让秦正国一个人和这年轻厨师交谈。

  全国粮票他们并不缺,这次出来身上带了不少。可这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是好东西,因为各地的粮票是不同的,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全国随意使用,如果没有这玩意,到了外地弄不好连饭都没办法吃。

  不过秦正国也不可能告诉对方自己带了不少,只是说带的不多。这是避免一些麻烦,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又加上之前又出了这样的大事,秦正国如今可比以前谨慎多了。

  换点全国粮票,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而且这个年轻厨师秦正国倒也有几分喜欢,当即掏了掏口袋,从里面找了找,然后对年轻厨师道:“小伙子,最多也就能给你换这点,你看够不够?”

  仔细一瞧,秦正国拿出来的全国粮票足足有十斤二两,这可乐坏他了,他连连点头说够了够了,当即让秦正国稍等会,他急急就跑到同事那边说了几句话,很快他拿着十一斤的地方粮票回来。

  “对不起同志,按理说您这些粮票至少能换十三斤的,可我们几个凑了凑只有这么点,要不您给我九斤就行了,您看成么?”年轻厨师搓着手带着歉意问道,目光中还有期待。

  秦正国看了看放在桌上的一叠地方粮票,再看了看这年轻厨师,想了想道:“算了,也差不了多少去,我们在本地反正是一样用,这些就全换给你了。”

  “谢谢谢谢,实在是太感谢了,真是谢谢四位。”年轻厨师大喜过望,连忙向他们四人鞠躬道谢,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秦正国递过去的全国粮票仔细点了点,接着收进了内衣口袋里。

  “对了小同志,和你打听个事。”等年轻厨师收起全国粮票,秦正国突然开口说了这么一句。

  “您说,只要我知道的一定告诉您。”年轻厨师心情非常不错,有了这点全国粮票这些天一直困扰自己的难题就解决了,别说秦正国和他打听点事了,就算让他光着膀子出去跑几圈都没问题。

  秦正国开口问:“我记得这里本来厨房有个老师傅姓俞,个子高高的,留着络腮胡,大约四十……不,现在算算时间五十出头了,你认识么?他还在这里工作么?”

  话音刚落,年轻厨师顿时一愣,他疑惑地打量着秦正国,再看看一旁的宋援朝他们,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怎么?不认识?呵呵,这也正常,你来的估计晚,帮忙问问店里的老人?也许有人认识。”

  “不不不,我认识俞师傅,不过您几位是他的朋友?”年轻厨师迟疑地问道。

  秦正国点点头:“算是朋友吧,当年打过交道,不过好多年没见了,算算差不多要六七年没见了吧,他现在还在这里做么?身体怎么样?还好吗?”

  “您几位真的认识俞师傅?”年轻厨师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秦正国顿时笑了起来:“认识,当然认识,不认识问你干嘛呢对不对?这次来这吃饭一是故地重游,二来也是看望一下俞师傅,可刚才进来到现在都没瞧见他所以才问问你。”

  年轻厨师这才放松了下来,他左右看看不知道在警惕什么,见没人注意这边这才压低声音道:“俞师傅我认识,他是我师父。”

  “你师父?”秦正国和宋援朝同时一愣,异口同声反问。

  年轻厨师连忙伸指在嘴边做了个嘘的动作,接着压低声音道:“我师父几年前就不在这上班了,现在在城西开了个面摊子一个人干呢。”

  “干个体了?”秦正国又是一愣,接着点头道:“个体不错,个体做好了可比在单位干赚的多多了,没想到俞师傅这把年纪还有这个魄力。”

  “哪儿啊!”年轻厨师摇头道:“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几年前我师父犯了错给开了,没办法才干这个的。而且我们这是小地方,全县才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能在外面吃的?师父在城西摆摊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不然一大家子要养呢,没了收入可怎么办?”

  “开了?怎么会开了?这国营单位不是不能随便开人么?”宋援朝诧异地问道,好端端的一个国营饭店大师傅居然被单位开了?这听起来简直有些离谱,要知道国营单位可是端的铁饭碗,哪能随便开人?

  “您几位不知道,我师父当年在这上班就没有正式编制,主要是以前的老主任看着我师父手艺好才特意安排进来的。后来老主任退了,来了个新主任,这不就盯上我师父的位置了。”

  “前几年我师父被新主任抓了个把柄,说他拿公家的东西私用,就这样找了个理由把我师父给开了……”

  “坐下说,具体是什么情况?”宋援朝递了支烟过去,年轻厨师接过后点上,抽了一口就连忙把烟从嘴上拿下来看了眼,当看见烟嘴上印着的牌子时,心里满是惊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