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270节(1 / 2)

  这些宋援朝心里很清楚,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此外还有优民厂的因素在内,别看姜友兴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但他同样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现在两家厂子还在蜜月过程中,靠着泉林厂优民厂得到了喘息,接下来泉林厂经营的越好,优民厂的日子也越舒坦。

  可不要忘记人心都是不足的,老话说的好,升米恩斗米仇,何况从一开始郑国元就打着优民厂的主意,姜友兴又不是真傻,时间长了他会一点都不差距?

  再加上作为代工企业的优民厂赚取的仅仅只是部分代工费,利润的大头都在泉林厂手里握着,等到那时候姜友兴的心里会舒服才怪呢?以姜友兴之前搞直供销售失败的性格和眼界来看,他肯定会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到时候不闹点事才怪。

  郑国元算计的再好,他能算得准人心?能算得准外部不受控制的变化?答案是否定的,所以郑国元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关键问题在于郑国元太超前了,如果他能缓一缓,等过上几年后再这么做,成功的概率会更大。但现在?宋援朝心里就给他判了“死刑”他的努力最终不会有什么结果。

  见宋援朝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应安妮也就没追问下去。

  她相信宋援朝不会无的放矢,既然宋援朝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那么就拭目以待好了,看看最终的结果会不会和宋援朝判断的一样。

  “对了和你说件事,我准备搬家了。”喝了口茶,宋援朝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事在单位不太好说,回家说也不方便,现在是最合适的场合。

  “搬家?”应安妮一愣,不明白地看着宋援朝。

  “你也知道我一直住在你们应家的老宅,之前住着没问题,现在你回来了,我继续住实在是不方便。我有老婆孩子,你一个没出嫁的大姑娘同住应家传出去对你不太好。”

  “而且我是司特公司的董事长,你又是司特的大股东和副总,被外人知道我们住在一起传出去更不像话。”

  “这件事我在沪海的时候就考虑过了,前些时候找人帮忙买了套房子,这些天已经装修好了,等过两天我就搬出去住那边去。”

  “没这个必要吧?”应安妮诧异道:“虽然房子是我们应家的,可这套房是长房的,现在是彩霞堂姐的产业。她当初把这房子借给你住,你就安心住着就是了,如果你担心刚才的那些问题也容易解决,我搬出去住就是了……”

  “别别,这就更不合适了。”宋援朝不等她说完就抬手制止:“你可是应家的人,住再应家老宅天经地义。我只不过是个外人,本就不应该雀占鸠巢。再说了,我也不是没地方住,而且等沪海那边公司正式开业,接下来的日子我常驻沪海的时间比在金陵更长,所以我搬走才是最合适的。”

  见应安妮还要劝,宋援朝根本不给她再劝的机会,斩钉截铁就把这个事给定了下来,这让应安妮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从心理来说觉得宋援朝这样似乎有些不把她当朋友,神色显得很不舒服。

  应安妮的表情落在宋援朝的眼里,但宋援朝却依旧没改变主意的想法。这件事正如他说的那样早就考虑清楚了,无论作为合作伙伴还是朋友,如果想要长久的话在有些方面保留一定的距离是非常有必要的,应安妮现在也许不明白宋援朝的苦心,不过他相信她终究会明白的。

第537章 老同学

  宋援朝在金陵买的房子离应家老宅并不远,说实话在这边住了这么多日子,宋援朝已经习惯了周边的环境,而且他和孙婆婆一家交往的也很好,住的远了平日里去看她老人家也不方便,所以宋援朝托人在附近寻了一套房。

  房子不大,自然不能和应家老宅比,也比不上宋援朝在燕京和沪海的两个居处,只是一个两层的徽式小院,院子比宋援朝沪海那边的石库门房一楼稍大些,原主人在院子里种了些竹子和花草,还有一口老水井。

  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楼是三间房间,一间是主卧,一件是次卧,次卧宋援朝改成了书房,还有一间面积很小,宋援朝索性当成了杂物间使用。

  房子没有三楼,但二楼上面有个平台,阳光好的时候可以在平台上坐坐,晒晒太阳喝喝茶什么的……

  房子已经装修好了,放了半个月味也散了,宋援朝抽了一个时间把自己的东西搬了过去。

  搬家的时候孙婆婆依依不舍,再三叮嘱宋援朝多回来坐坐,宋援朝答应一定会抽时间过去看她老人家的。

  至于应安妮,虽然心里别扭了一阵子很快也就释然了,毕竟她是在国外长大的,国外的习俗和国内不一样,这样的情况说起来也很正常,而现在和应安妮一起住在老宅的露丝就更不说了,得知宋援朝要搬家后就说了一句OK,再耸了耸肩。

  孙耀良本来也是想搬出来的,但被宋援朝给劝住了,宋援朝告诉他自己新买的地方不大,再加上老婆孩子有时间会来这边住几天,孙耀良如果去了恐怕没地方住。

  当然这只是托词,关键是宋援朝给孙耀良一个更多和应安妮接触的机会。

  孙耀良心里自然是明白,可宋援朝这么一走他住应家老宅觉得有些别扭,宋援朝给他出了个主意,就是让他也在附近寻摸一套房子,在新居未落实之前继续住在应家老宅就是了。

  国庆节过后,宋援朝和孙耀良就去了燕京。

  一来是燕京那边的分厂(分公司)情况宋援朝要亲自去看看,如果有问题现场解决。

  二来是他们要毕业了,转眼毕业期就到了,相比林燕她们一届,宋援朝他们这届的毕业要隆重的多。

  当初林燕毕业时学校直接就把毕业证书给寄了过来,甚至有的同学连学校都没回,直接在分配的单位收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就这样完成了毕业的程序。

  但宋援朝他们这届就隆重多了,学校专门办了个比较正规的毕业典礼,除去已分配落实路途遥远实在赶不回来的同学外,大部分同学都会参加这个典礼,从师长手里接过证书。

  作为“新三届”的大学毕业生,宋援朝他们是新三届的最后一届,也代表着从特殊年代走过来的这一批人。

  而在他们之后,更多的就是应届入学的学弟学妹了,看着面前熟悉的校园,一张张充满朝气却又陌生的年轻面孔,宋援朝的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

  回到燕京,宋援朝和孙耀良先忙着处理工作,等典礼前几天他们两人结伴回到校园,顺着熟悉的小道漫步走着,看着四周的景色,脑海中情不自禁浮现出自己第一次迈入这所学校的往日回忆。

  “三哥,这时间过的还真快,一转眼就四年过去了……”孙耀良不由得感慨道。

  宋援朝点点头:“是够快的,我还记得第一天报道在宿舍和你认识的时候,那天我进宿舍就老程一个人在,你是第三个到的,一见面就自来熟地和我打招呼,呵呵……”

  “对对对,我记得很清楚。”孙耀良咧嘴笑道:“其实我报道的时候就见过你了,当时你可威风的很,当众就把赵明磊这小子弄的下不了台。当时我琢磨着这个同学够牛,有机会一定要认识认识,谁想我一进宿舍就瞧见你和老程坐着说话呢,你说这巧不巧?”

  “哈哈哈!”宋援朝听了顿时大笑,连连点头。

  往事仿佛就在眼前,光阴转瞬而过,四年的学生生涯就这么快过去了,回想起来还真是感慨啊!

  “援朝!耀良!”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宋援朝和孙耀良同时停下脚步扭头望去,当看清对方是谁的时候,两人同时露出了笑容。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喊他们的人不就是刚提到的老程,程蒙山么?

  程蒙山穿着件蓝色的正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手里还捧着一叠书,望着他们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程老大,这么巧?我前面还在和三哥等会去找您呢,居然就在半道上碰上了……对了,我现在应该怎么称呼您?喊您程老师?”孙耀良嬉皮笑脸地和程蒙山开着玩笑。

  程蒙山是学生会干部,去年还被选举为了优秀学生代表,加上他的努力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所以他是宋援朝他们班级唯一一个留校的学生。

  去年到今年,程蒙山虽然还没正式毕业,但已经实际做起了助教的工作,听说几位教授对程蒙山的工作非常满意,毕竟程蒙山再考进大学之前就是当老师的,所以在工作中驾轻就熟,干的着实不错。

  “你小子,还是老样子没个正形。”见到老同学程蒙山很是高兴,捏着拳头就给了孙耀良当胸一下,孙耀良夸张地捂着胸口嚷嚷着老师体罚学生之类的话,一副怪样让宋援朝和程蒙山同时哈哈大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