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265节(1 / 2)

  “这个人姓张,叫什么来着我忘记了……”罗阳挠挠脑袋回道。

  “姓张?”这一下宋援朝的兴趣更浓了,真不会是那位大鼻子“歌神”吧?罗阳走了狗屎运了?这都能给他找到。

  “年龄和我差不多吧,听说参加过两届歌手比赛拿过冠军,对了!说起这个歌手还得提到你的盛华呢……”

  听罗阳这么介绍,宋援朝知道自己肯定猜错了,年龄和经历就对不上,不是他所知道的四大天王中任何一个,不过既然能拿过歌手比赛冠军还是两届,这个歌手应该不差。

  可后面罗阳说和自己的盛华公司有关,这让宋援朝有些奇怪,盛华公司又不搞娱乐,怎么和自己有关?

  罗阳告诉宋援朝,这个歌手的确和盛华有关,因为这个歌手是业余歌手,平时有自己的工作,而他的工作就是在电子表厂上班。

  他上班的这家电子表厂和盛华有业务联系,之所以公司的人会推荐这个歌手还是盛华那边先推荐过来的,也是因为有这一层关系,罗阳才对这个歌手起了兴趣,打算过些天去见个面。

  “年龄和罗阳差不多,得过两届歌手比赛冠军,还在电子表厂工作……”这些信息在宋援朝的脑海中闪过,宋援朝突然觉得这个人的经历似乎有些熟悉,他仔细想了想,猛然就想起了一个人。

  “你说的这个人不会叫张敏敏吧?”

  罗阳一愣,顿时点头:“对对!就是这个名字,你又怎么知道的?”

第527章 时代的成就

  后世的年轻人如果让他说出几个香江歌手的名字,会毫不迟疑地说出许多,当然时代的不同他们记忆中著名的歌手也是不一样的,不过就算这样许多人对香江歌手的了解和喜爱有着不同看法,那些号称“殿堂级”的歌手一定会在这个名单上。

  可是有一位香江歌手90后出生的年轻人知道的很少,甚至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这个人在八十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在国内却是家喻户晓。

  当时的人们或许没听说过林子祥的名字,也不知道谭校长和哥哥究竟是谁,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刚刚上学的孩子却全知道张敏敏是谁。

  1984年,一首《我的中国心》让全国人民一夜间都认识了这个身材矮小,穿着西装,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香江歌手。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大气磅礴的音乐声响起,那带着深情的歌声在耳边回荡,黄霑的这首歌写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思念,而歌手张敏敏的演绎却给予了这首歌的灵魂,让它为世人所知晓。

  张敏敏呀,宋援朝心里不由得感慨,张敏敏作为在内地红极一时的香江歌手,他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名头一时无两。

  可惜的是张敏敏只是昙花一现,他从出名到消失仅仅只有短短的两三年,很快就全无踪影。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张敏敏个人的原因和当时香江歌坛的特殊原因导致的。

  作为一个香江歌手,张敏明在内地出名前并不算真正的出道歌手,就像罗阳说的那样,他的本职工作仅仅只是一个电子表厂的工人,唱歌是张敏敏的爱好,虽然他歌唱的不错,也拿过两个比赛的冠军,但相比那些著名的职业歌手而言,张敏敏的歌声虽然包含情绪,易打动人心,可从演唱的技巧能专业来看充其量只是业余歌手。

  而且张敏敏的容貌很是普通,瘦瘦小小的个头还戴着一副眼镜,这样的容貌并没什么突出,在娱乐界有着先天不足。再加上张敏敏是在内地出的名,这就更被香江歌坛所排斥了。

  出名后的张敏敏回到香江并没有想象中的一炮而红,虽然他当时在内地红得发紫,可作为香江人他的事业和家庭却不在内地。

  两地的许多不同导致了张敏敏在香江的歌手事业停滞不前,奋斗了几年后依旧在当地红不起来,后来他还当过演员拍过戏,跑过几次龙套后发现自己没有表演天赋,心灰意冷的张敏敏只能回到他的本职上去,继续干起了关于电子行业方面的工作。

  后世,宋援朝倒是听说过张敏敏的情况,那时候张敏敏虽然依旧热爱唱歌,却已打消了继续走歌坛的念头,成了一家小公司的老板。

  时代造就了张敏敏,也让他在中国歌坛上留下了浓浓的印记。可同样因时代的特殊原因限制了张敏敏,没让他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罗阳的公司居然推荐了张敏敏,这让宋援朝很是惊喜。如果能拿下张敏敏,对于张敏敏本人和罗阳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张敏敏之所以在历史上回到了香江发展,固然有许多原因,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内地没有渠道和人脉。他的登台和出现只是一个偶然,爆红后鉴于身份和内地和香江的不同,并没有留在内地发展的机会,所以只能返回香江。

  假如罗阳把张敏敏签入他的公司,以罗阳的背景和实力这些就丝毫不成问题了。

  况且,在宋援朝的心里,对于张敏敏这个歌手是很喜欢的,也为他前世的消失而觉得惋惜。

  “听人说过,这个人在香江业余歌手似乎小有名气,对了,他好像有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你可以到时候问问他,找来听一听。”宋援朝点点头道,他记得这首歌去年黄霑就写出来了,张敏敏在得到这首歌后非常喜欢,特意登门拜访请求黄霑把这首歌交给他来唱。

  虽然黄霑在听了张敏敏的演唱后觉得他在专业上虽然差些,但演绎的感情真挚无可挑剔,这点和自己写这首歌的用意贴切,就此爽快地就答应了张敏敏的要求,从而把这首歌交给了他。

  从时间来看,张敏敏应该已经录制了这首歌的录音带了,只不过因为这首歌不是流行歌曲,再加上其他因素并没有在香江歌坛引起太大的反响,直到今年,顺利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的黄导演在一次偶然的出差中,在出租车上听到了这首歌的磁带,从而动了把张敏敏邀请来参加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的念头,从而让这首歌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让国人认识了张敏敏这个歌手。

  “《我的中国心》?”罗阳记下了这首歌的名字,对于宋援朝说的听说过张敏敏的托词他也并不意外,前面自己也说了之所以公司会推荐张敏敏给自己那是因为盛华公司的原因,而宋援朝是盛华的大老板,所以从这点来讲宋援朝听说过张敏敏也不意外。

  “对了,你要有时间跟我一起去香江吧?我记得你还没去过吧?”罗阳提到张敏敏只是随口而已,说完了这个事突然说道。

  宋援朝摇摇头:“司特公司这么多事,我现在忙的和狗似的,哪里有时间去香江?等忙完这一段时间再说吧。”

  “呵呵,这个词倒形容的贴切。”罗阳哈哈大笑起来,今年是司特公司合资的第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作为股东之一的罗阳当然清楚宋援朝身上的压力有多大。

  他原本也就是随口一问,不过如果宋援朝能一起去香江倒也不错,对于宋援朝的眼光和能力罗阳是非常佩服的,假如宋援朝能和他一起过去,说不定还能帮他考察一下自己的公司,顺便给自己出出主意呢。

  一想到这,罗阳心里就不由得感慨。

  他和宋援朝的认识说起来也颇有戏曲性,两人认识之初其实并不融洽,甚至还有些矛盾,那时候罗阳因为小乔的缘故差一点上了赵明磊的当,给赵明磊当了次枪。

  不过罗阳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虽然当初对宋援朝有些为难,却也仅仅只是表面矛盾,等搞明白究竟后罗阳主动找到了宋援朝说明了情况,双方也就此消除了误会。

  再后来就是大栅栏的那次偶遇了,也正是那次偶遇罗阳认识了李晓芸。

  大栅栏的买卖最初罗阳有些想当然,假如不是后面宋援朝的出手相助,说不定罗阳的买卖黄了不算,还得把以前和小乔他们一起干黑市好不容易赚来的钱全部贴进去。

  渐渐地,罗阳和宋援朝成为了朋友,在宋援朝的帮助下罗阳的买卖越做越大,这才有今天的成果,从这点来说罗阳非常感激宋援朝,也对宋援朝的本事极为佩服。

  笑着说起了这些往事,宋援朝也不由得想到了以前的这些事,两人同时乐了起来。

  “听说赵明磊这小子收敛了许多?”宋援朝笑问。

  “这小子当年在学校可被你整的忒惨,还有上回大栅栏的事差一点没彻底栽进去。”罗阳笑着冲宋援朝伸指点了点玩笑道。

  “这个能怪我?我可是被动防卫,落得那个下场都是他自找的。再说了,大栅栏的事可是你的事,我可是帮你小子的忙,怎么着?你小子落了好处还埋怨起我来了?”

  “哈哈哈,说的对说的对!这个得算我账上才是。”罗阳大笑着点头,接着道:“上回我回燕京打听了下,这小子现在在单位里混的还不错,吃过苦头后人老实了许多,看样子以后是准备在机关里干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