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250节(1 / 2)

  张建国听到这句话眼睛顿时一亮,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还没等他追问鹏城那边盛华的情况,宋援朝在一旁就否决了这个建议。

  “不行!”宋援朝摇头道:“盛华厂在鹏城,鹏城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经济特区,特区的企业性质和其他地方是完全不一样的,目前政策也不允许特区内企业在内地其他城市和当地企业直接合资,这牵涉到特区政策和国内企业政策双重问题,这条路根本走不通。而且集体性质的企业你想变更哪有这么简单,更不用说现在车队是这个情况了。”

  宋援朝的话让李晓芸一愣,她刚前倒没想到这个问题,可宋援朝这么一说李晓芸马上就明白过来自己忽略了关键问题,刚才出的那主意根本就行不通。

  “舅舅,我问您一个问题。”宋援朝一直在琢磨这个事,见张建国见这条路也走不通神色有些沮丧,开口对他说道。

  张建国投来询问的目光,宋援朝问:“如果让您彻底放弃目前的车队重起炉灶,您愿意不愿意?”

  虽然张建国刚才口口声声说要一拍两散什么的,可当宋援朝直接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张建国还是迟疑了。

  毕竟这个车队是他这些年的心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点点经营出来的。在车队,张建国投入的精力和努力外人很难想象,在车队刚建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事全靠张建国一个人忙里忙外,而当车队逐步走上轨道后张建国也没丝毫放松,为了车队和车队一大帮人的饭碗,每一天他都如覆薄冰竭尽全力。

  艰难的付出终究等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可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就闹出这样的烦心事,张建国怎能不心灰意冷?可哪怕就是这样,对于车队的感情张建国依旧很深,在他心里车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么放弃了?从心理这关就很难过去。

  见张建国有些迟疑,宋援朝也没直劝,转而问起了李晓芸。

  “晓芸,你哥和正国在鹏城那边干的不错吧?”

  “嗯,当然不错,援朝哥你不是……”还没等她说完,宋援朝就给她使了个眼色。

  李晓芸很聪明,马上就明白了宋援朝的意思,当即就当着大家的面说起了鹏城盛华厂的情况。

  随着她的讲述,无论是张建国还是罗阳都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李大琪和秦正国在鹏城他们都知道,也听说盛华在鹏城搞的不错,但是具体怎么个不错法,张建国和罗阳还没有一个概念,毕竟前者自腾飞厂改制后,李大琪就南下了,而罗阳现在也把大栅栏的买卖都交给了别人,一心一意搞起了娱乐方面,对于服装行业很久没有关注了。

  在李晓芸的讲述中,他们从最初的稍有兴趣渐渐变得惊讶起来,尤其是当听说盛华厂在鹏城不仅拥有属于香江盛华的工厂园区外,其工厂规模之大,员工之多,产量之巨简直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等李晓芸略有添油加醋地说完后,两人依旧还没从惊愕中回过神来,他们面面相觑,怎么都没想到李大琪和秦正国居然能在鹏城搞出这么大规模的企业来。

  其中罗阳更是深深看了宋援朝一眼,相比张建国,罗阳更清楚盛华公司的来历,前些年他一直和盛华在合作服装方面的业务,而且他在香江的公司也是通过盛华协助才开办起来的。

  宋援朝和盛华的关系罗阳虽知道不完全,可他确信宋援朝肯定是盛华的老板之一,要不然也不会宋援朝一个电话香江那边就如此配合,而且根据小乔他们说,香江盛华的那位叫徐慧的女总经理提到宋援朝的时候都是用很尊敬的口吻称呼他为“宋先生”的。

第498章 谋划

  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张建国若有所思地看向宋援朝。

  “援朝,晓芸说这些……”

  宋援朝微微点头:“当初放弃腾飞厂这件事舅舅您是清楚的,当时有不少人不理解我让大琪这样做,可最终腾飞厂还是在大琪手上放开了。”

  “有些事我们不能钻牛角尖,有的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说憋屈,又或者心里过不去,这些我都能理解,毕竟自己亲手一点点创立起来的企业就这么没了,换成任何人这里都会有疙瘩。”

  宋援朝伸手向自己的心口指了指,诚恳道:“在面对事实情况,有些事我们没办法改变,就像您刚才说的那样,车队企业的性质是摆在那边的,车队的那些人诉讼从政策来看也没什么问题,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你的承包责任协议。”

  说到这,宋援朝把目光投向了罗阳:“老罗,你刚才说找关系,拼后台,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这个问题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解决,一句话说的好,人心散了,这队伍就不好带了,就算这一次强压下去,难道车队的那些人就会真的甘心?人心是很难琢磨的,一旦起了贪念,这个贪念根本就压不下去,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有他们这些人在,以后的麻烦还多着呢。”

  再一次看向张建国,宋援朝认真道:“舅舅,我的建议是和当初腾飞厂一样,长痛不如短痛,趁现在还没彻底撕破脸的情况下主动退出,不过就算要退出当初的投入也得划分清楚,车辆什么的无所谓,我记得车队自有车辆并不算太多,多的都是挂在车队下面的个人车辆,这些全部给交给公司也行,但仓储那块地皮必须拿下来,这个绝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至于其他的您看着谈就是了。”

  张建国点起一支烟抽着,想了想皱眉道:“你说的倒也有道理,可是我有两个问题。”

  “您说。”

  “你让我保留仓储地皮有这个必要么?车队主要业务靠的是运输,没了车子光一个仓库又有什么用?”

  “这个……”宋援朝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有些话还真不好说,他总不能告诉张建国相比车队的那些车子,真正值钱的反而是作为仓储的那块地。

  别看这块地目前是在郊区,可从地理位置来说在未来却属于中环内了,而且车队仓储目前的这块地面积非常大,其升值潜力极高。

  相比地皮,那些车辆反而算不得什么,别看现在车辆的折价高出地皮,可要知道车辆是会折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折旧比例越来越高,最终变得一文不值。

  此外车队内部自有车辆所占比例不算太高,而且不少车从公里数来看也不短了,与其放弃仓储地皮直接拿车倒不如放弃车辆直接拿下仓储地皮,这是一件怎么算都划算的买卖。

  当然了,宋援朝自然不可能这么和张建国讲,所以他换了一种吃小亏占大便宜的说法说服了张建国,同时也告诉他相比目前的车辆,仓储更有用处。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把车队交出去,我再重新注册集体性质的公司?这不和之前一样么?如果再来这么一回我可受不了,这不走了老路?”

  “这个不用担心。”宋援朝笑着告诉张建国,只要他下了决定,接下来不需要重新注册车队,宋援朝这边会用合资公司的名义直接拿下仓储这块,然后再用合资公司来进行注册一家真正的“物流公司”。

  由于新的公司性质是合资公司,其中股权划分是非常清晰的,张建国作为物流公司的股东和实际经营人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办法入股新的公司,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因为公司性质未来扯皮的可能。

  “合资公司?是香江盛华?”

  “不!是一家的新的公司,现在还在准备工作中,不过等过了年估计就有了,您放心,这家公司虽然是合资公司,但公司经营方面由我说了算!”

  宋援朝这话让大家很是惊讶,追问之下宋援朝告诉了他们关于一分厂准备单独合资的消息,同时叮嘱他们这个消息绝对不能透露,因为一切还在准备和讨论过程中。

  听完宋援朝的解释,张建国刚前的愁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面的喜色。

  天无绝人之路,何况这件事有宋援朝帮忙托底,张建国还担忧什么呢?再说了,合资公司下属的物流公司,这个名字听起来就高大上,可比集体企业强多了。

  张建国这些日子早就受不了那些贪婪的赤佬了,要不是看在车队经营的份上忍气吞声好言相劝,以张建国的脾气早就翻脸了。现在有了退路,他还担心什么呢?既然车队是他一手一脚搞起来的,那么张建国就有绝对的信心重起炉灶,他倒要看看没了他张建国,凭着那几个贪心不足狼心狗肺的玩意能把车队搞出什么花来。

  这顿酒一直喝到半夜,后面谈的大多都是怎么让仓储地皮从车队产业中剥离,并且等宋援朝的合资公司成立后再成立物流公司的细节方面。

  当然许多事靠张建国自己去做是不行的,宋援朝也没这个时间和精力,而且他在沪海呆两天就得赶回金陵去,所以最后重要的任务就落到了平日里没什么事的罗阳头上,对此罗阳也不见外一口答应,还笑眯眯地说等物流公司建立后他打算参和一份,就不知道宋援朝宋大老板是否愿意。

  罗阳要参与,宋援朝当然不会反对,先不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凭罗家的背景,他参与进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何况罗阳参与也不会直接在内资方面打主意,毕竟作为合资公司政策规定的内资51%部分这个是不能改变的,但在外资结构上就可以做文章了,无论是张建国还是罗阳,直接通过外资占据一定股份,而且这点宋援朝也是乐于所见的。

  虽说合资的外资主体是应安妮的公司,但宋援朝和应安妮谈的时候从来没有打算让她的公司占据外资全部。宋援朝直接向应安妮提出,她那家公司需要由宋援朝方面进行注资,从而改变股权结构。

  宋援朝可以允许公司在重新注资之后由应安妮保留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可至少要出让45%的股权给宋援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