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235节(1 / 2)

  怪不得在南都总厂,江大海和顾平内斗如此厉害,却始终不去碰古常军,而古常军也稳稳当当一直坐在三把是的位置上独善其身。

  在之前,宋援朝只以为是古常军特殊的职位让江大海他们忌惮而已,再加上古常军并不争权,表现的很是淡然,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的态度。

  而现在宋援朝算是明白了,古常军这个人非但不简单,眼光毒辣胸有城府,而且上面的关系也很硬,在南都他的地位超然,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没有在这话题上多说,古常军只是轻轻点了点后就把话转移了出去。

  “今天江大海找你是不是因为销售公司的事?”古常军拿筷子夹起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道。

  宋援朝点点头:“是的,多亏您上午提点了我一下,要不然我还……”

  不等宋援朝把话说完,古常军摆摆手:“提点什么的就不用说了,你当初搞这个销售公司的时候恐怕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也考虑过后续的变化,我这个电话只是卖个好给你,顺便为了约你今天这顿酒。”

  说着古常军伸手冲着桌上的饭菜笑了笑,宋援朝见他说的有趣也笑了起来。

  “你的想法非常不错,通过三产成立一家销售公司,然后再以销售公司这个平台直接跳开南都原本的供销系统,由自己直接掌控。而且从销售公司的经营范围来看有些类似于供销社,如果做好了未来未必不可直接取代南都的供销科。”

  古常军说道:“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更方便,用这个办法从另一个角度打开局面,你这样的思路一般人可想不到。而且从目前销售公司的情况来看你也做到了这一步。”

  “假如江大海不插手的话,用不了一年销售公司在你手上一定能大放光彩。可问题江大海也不傻,他能在南都当这么多年的一把手,除了他的职位外,关键整个南都的供销系统基本掌控在他的手里。”

  弹了弹烟灰,古常军继续说道:“我和江大海搭档年头不短,对于他这个人还是有几分了解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江大海不会袖手旁观,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是一把手,要做点安排你也拒绝不了。”

  宋援朝笑笑点头,话说到这种程度上,宋援朝也就不隐瞒了,反正他今天和江大海在办公室里的商量决定这些天就会上厂会,等上了厂会后一切大家就全知道了。

  当即宋援朝就和古常军说了他和江大海交谈的经过和商讨后的结果,认真听完了宋援朝的讲述后,古常军思索了下点头道:“这个结果嘛,也不算差,勉勉强强还能接受。”

  江大海是南都的一把手,宋援朝在工作安排上并没有拒绝的权利,正如古常军说的那样官大一级压死人,江大海要把供销科的许伟安排到销售公司,宋援朝是拒绝不了的,这在行政上是正常工作安排和调动,哪怕目前一分厂由宋援朝负责也是一样。

  不过宋援朝还是暗中耍了个心眼,借着级别的问题没让许伟直接担任销售公司的经理,而是以一分厂副厂长兼管销售公司的名义落实岗位,同时还让出了一个销售公司副经理的职位,顺手还让江大海帮忙落实佘亮等人干部编制问题。

  对于宋援朝,江大海也不想太过逼迫,毕竟宋援朝是在上级领导那边挂了号的,假如一点都不给宋援朝面子也说不过去,这事闹大了江大海也没办法交代。

  所以两人的博弈虽然是江大海成功向销售公司伸手,从而安插了自己人。可宋援朝也同时保住了孙耀良在销售公司经理的职务,双方表面都过得去。

  这个结果在宋援朝看来也只能是差强人意吧,其实他在成立销售之前就考虑过了这个情况,他知道销售公司这一招瞒不了总厂太久,江大海和顾平不是傻瓜,一开始他们没反应过来,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明白这个销售公司的厉害之处。

  宋援朝只是希望这个时间来的慢一些,让他把销售公司的基础打扎实了,但来的再慢终究也会来的,就像现在这样,江大海还是看到了这点,果断作出了反应。

  其实宋援朝最初的想法是把销售公司作为独立于南都系统之外的企业存在的,如果这样的话无论是江大海还是顾平都无法向销售公司插手。可偏偏目前的政策不允许他这么做,要成立销售公司只能在南都或者一分厂作为上级主体的情况下进行,而宋援朝当然不会选择前者,只能选择由一分厂作为上级主体,并以三产公司的名义成立销售公司了。

  “关于销售公司的这件事是施满林私下向江大海汇报的。”古常军提点了一句,宋援朝脑海中瞬间就浮现出施满林的样子,这位施副厂长看来对宋援朝的“怨念”很深呀,那次吃了亏后还记在心里,这些日子没少盯着一分厂这边,怪不得江大海这么快就搞明白了销售公司的情况。

  “现在这个结果还算不错,应对的也算得体。”古常军点评了一下宋援朝和江大海讨论后的结果,不过他又说道:“你是不是觉得这件事上顾平没插手有些奇怪?”

  “是有这个想法,顾厂那边……?”

  “呵呵,他没插手是因为时机没到,他和江大海斗了这么多年,虽然江大海有了安排,可这件事还是要上会的。”古常军冲着宋援朝眨了眨眼睛,宋援朝顿时心恍然大悟笑了起来。

第469章 荡漾

  宋援朝和古常军这顿酒喝到半夜才散,他们聊了许多话题,一些以前不方便说的,或者从不对外讲的话,古常军借着这顿酒都同宋援朝详细说了说。

  古常军的话让宋援朝对于南都厂这个企业更进了一步了解,同时对那些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也更为清楚了。如果仅仅靠自己的话,恐怕要很长一段时间宋援朝才能靠自己慢慢理顺,而古常军在南都这么多年,南都上上下下哪里有什么能瞒得过他的?

  在之后的话题中,古常军再也没问宋援朝最初的那个问题,虽然宋援朝没给出答案,但以古常军的老练已经从宋援朝坦率的回答中明白了这个年轻人的想法。

  这顿酒是古常军和宋援朝喝的第一顿酒,或许也正如他所说的也许是最后一顿酒。

  等到古常军离开南都,前往遥远的山城工作后,南都这边就再和他没有任何瓜葛了。

  但出于感情,古常军对于南都心里还是有所牵挂,他找宋援朝喝这顿酒的真正用意是因为他看准了在南都唯有宋援朝才能带领它走出困境。

  但古常军也明白,宋援朝固然有他的优势,可也有他的弱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过于年轻,在南都的时间又太短,根本不可能直接取代江大海掌控南都。

  何况就算没了江大海还有顾平呢,这一二把手在宋援朝想出头不是那么容易的。宋援朝刚来没多久,就从一分厂这边打开了局面,这让古常军极为欣赏,从这点他看出了宋援朝是想做事也勇于做事,更有很强能力的年轻干部,在古常军来看,如果宋援朝能留在南都,南都的未来是有极大希望的。

  但宋援朝会留在南都么?宋援朝没给出回答,因为他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可恰恰宋援朝坦率地回答让古常军更确定了自己的看法,坚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无路如何都要把宋援朝留下来,而让他留下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走之前帮宋援朝一把,给宋援朝能够实现抱负的可能。

  除了这个情况之外,古常军离开之前也要做一些安排,比如他在南都的一些关系什么的。

  这些关系虽然比不上江大海和顾平,可作为三把手古常军还是有几个可靠也能用的人,这些人当然不可能跟着古常军走,那么把他们交给宋援朝是最为合适的。

  对于古常军的好意,宋援朝表示了感谢,不过也和古常军明说如何用人他也有自己的要求。对此古常军表示没有问题,他只管牵线,接下来怎么用,是不是能用,这一切由宋援朝自己决定。

  接下来的几天里,一切平淡如水。

  关于许伟调任一分厂副厂长的决定还需正式上会,由于古常军这几天找了个身体不好的理由请了病假(其实是在办调动之前准备)暂时延迟了厂办会议,而早就知道碰头会情况的顾平也乐得这件事拖延些日子,所以这个厂办会一直没合适时间召开,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这是古常军的缓兵之计,目的是给宋援朝争取一些时间,同时趁这个间隙把自己在南都的人私下介绍给宋援朝,以加强自己走后宋援朝在南都的话语权。

  此外,销售公司那边宋援朝也需要提前做好安排,不过就算古常军帮着宋援朝拖延,但这个拖延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金陵的一切对于应安妮来说都是那么新奇和陌生,同时又能从许多地方感触到从小父亲对她讲述的那些往事的点点痕迹。

  这几天,应安妮在金陵四处逛着,拍摄着各处的照片,这些照片她到时候都要带回去给父亲看,父亲虽然无法回来,可能通过这些照片的景象就能直观地看到自己故乡的模样。

  孙耀良一直陪同着应安妮,带着她在金陵各处转,虽然孙耀良不是金陵本地人,可来金陵后的这些日子里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已经对金陵各处了如指掌,再加上要陪应安妮逛,他又提前做了一些功课,所以这个“导游”干起来还算称职。

  这天一大早,孙耀良就带着应安妮去了金陵师范学院,这里曾经是金陵女子大学的所在,后来并入金陵大学,1952年又改名为金陵师范学院直到如今。

  金陵女子大学,是一家非常有名的大学,孙婆婆就是这家大学毕业的,而应彩霞和应安妮的奶奶也在这家大学求学,而如今往昔的名字虽然消逝在历史尘埃之中,可依旧能够在如今的师范学院中找到一些痕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