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150节(1 / 2)

  所以当八厂的暖杯包装产品在市面上销售火旺的时候,黄宝贵第一个看到了商机,并做出了立马跟进的决定。

  对此黄宝贵很有信心,毕竟三厂无论规模还是实力远超八厂,如果三厂能以最快速度推出同类产品的话,那么八厂根本无法和三厂竞争,这样一来市场占据主导的就不是八厂而是三厂了。

  等到那时候,超越一厂和二厂的愿望就不再是梦幻了,凭借着这个产品,黄宝贵觉得自己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可惜的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黄宝贵敏锐地看到了这点,其他厂子同样也看到了这点。

  为了争夺这个市场,所有厂子全对这新产品虎视眈眈,摩拳擦掌想办法,意图抢在别人前头冲进市场分一杯羹。

  一开始,三厂还算占据了优势,在最初和燕京本地的供应厂子洽谈包装的情况下,由于各家厂都下了包装订单,再加上暖杯包装需要开模和生产周期,这需要时间。

  不过三厂的运气真是不错,在这时候居然打听到了八厂的包装是从津门采购的,黄宝贵果断让供销科立即去津门那边洽谈。很快津门那边反馈了个好消息,似乎是八厂那边因为什么原因突然停止了后续采购订单,所以津门的厂家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供应暖杯包装给三厂。

  得知消息后黄宝贵大喜,在电话里直接交代供销科那边马上签订合同,尽快安排车辆把包装给拉回来。

  就这样,三厂比其他厂家提前了近半个月搞出了同类产品,同时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投放到市场上。

  当三厂投放产品到市场的时候,八厂那边据说因为原料供应不足的原因暂时停产了该类产品,闻讯此事黄宝贵在办公室里开怀大笑,这真是天助我也!怪不得津门那边的暖杯采购八厂停了,市场上八厂也没继续投放该类产品,闹了半天是后续无力啊!

  黄宝贵能在三厂干了这么多年厂长可不是吃素的,他得知消息后马上命令全厂加班加点生产,供销科那边也趁此机会把产品不计代价地铺出去,一口气抢夺八厂原来的市场渠道。

  就这样,三厂以最快速度取代了八厂成为了市场的占领者。仅仅一个多星期,三厂出产的产品卖得比八厂还火红,每天看着外面要货的客户排成长龙,一车车产品拉出去,整个厂子上下忙得热火朝天的模样时,黄宝贵的心里就和吃了蜜一般甜。

  可惜的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半个月后一厂二厂的同类产品也开始投放到市场上,原本一家独大的局面瞬间就变成了三国鼎立。

  而正当黄宝贵摩拳擦掌准备挟先行优势和一厂二厂来个龙争虎斗的时候,又过不了多久,其他厂子的产品也出来了,这一下市场又从三国鼎立变成了军阀混战的场面。

  一时间同类产品满天飞,每家厂子各显神通在市场上争斗激烈无比,才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一些后来跟进的厂子为了和一厂、二厂、三厂争夺,甚至主动开始降价,意图用这种办法争取市场份额。

  面对这种乱局黄宝贵沉着应对,马上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准备是适当地降价销售,以保证先手和市场份额。第二手就是开拓外地市场,把产品销往外地,用跑量的方式来弥补利润损失。

  不得不说黄宝贵的应对手段还是正确的,所以在之后的两个月里三厂勉强稳住了局面,虽然由于降价销售原因导致产品利润急剧下跌,可随着外地市场的铺开,产量和销售额大涨,从总体维持住了局面。

  可黄宝贵并没想到他能做的事别人一样也能做,三厂的应对措施同样落在别人眼里,还没等黄宝贵缓一口气,其他厂家同时速度跟进,这一下战火直接从燕京和燕京周边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并越演越烈。

  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国有企业包括集体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有计划分配的,这种计划分配不仅包括原料供应还包括销售。而当市场开放后,纯粹的计划经济开始转为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原本的秩序就直接给打破了,而带来的就是行业内部无序的竞争。

  现在黄宝贵面临的就是这种无序竞争,各厂家为一个同类产品打得头破血流,更要命的是随着产品向全国市场推进,外地的其他厂子也开始有样学样,一时间大量的同类产品充斥着整个市场,原本的香馍馍转眼就成了烂大街的玩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产品利润的不断下降和竞争的越发激烈,三厂这边的库存积压不可避免的出现。

  此外,现在的市场和当初八厂刚刚投入该类产品时不同,因为产品已经从卖方市场开始转为买方市场,市面上十几二十个品牌的同类产品在争夺,作为销售终端的医院、药房等自然也不会采取当初和八厂合作那种先付款拿货的方式了。

  现在,销售方面早就改成了代销模式,也就是先送货过去卖,等货卖了后再结款的方式,而且这种结款表面上是一个月,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两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正常回款。

  就算这样,是否能真正回款也是未知数,因为只有卖掉产品才有回款,如果产品滞销不仅没有回款,还会产生退货问题。

  三厂现在除燕京和周边地区外,还在其他省市铺设销售渠道,这些销售渠道加起来是一个极大的数字,以这些销售渠道数量而言,仅仅是每个渠道以最小批量进行发货代销,三厂这边就需要提供数量惊人的产品。

  假如一切是良性循环的话,三厂还不用担心。可现在已经成了恶性竞争,这样一来就使得三厂在产品上投入了极大的资金。随着市场的不断恶化和竞争的激烈,这个资金的积压也在不断上升,哪怕三厂家大业大也是吃不消的。

  “厂长,这样下去可不行呀。”江国勋神色严峻,接过话提醒道:“现在厂里的资金压力太大了,各地的回款又这么慢,如果再过一个月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话,弄不好连正常生产都无法维持了。”

  “都是一群混蛋!”黄宝贵心里愤怒无比,站起来猛一拍桌子,张口就骂道:“好端端的生意被这些家伙弄成这样,一锅肉给他们折腾成了一锅烂粥,特娘的还是掺了沙子的野菜粥,这让老子怎么吃?”

  黄宝贵气得不行,假如不是一厂二厂,包括其他厂后续跟进,拼命和自己抢夺市场,更弄出来主动降价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三厂怎么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当初八厂退出,三厂趁机而入的那段美好日子是多么让人怀念啊!那时候三厂的产品在市场上卖的多好?利润又有多高?可现在呢?大家的产品都卖不动,利润更是急剧下降,燕京本地还好些,如果是外地市场再加上运费什么的,现在的利润简直和当初无法相比。

  可黄宝贵自己也不想想,相比其他厂三厂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最早生产和投放这类产品的不是三厂而是八厂,三厂一样是拾人牙慧意图抢夺人家市场的货色,大哥不说二哥,从本质上其实都是一个货色。

  当然了,人都是有双重标准的,对自己宽厚,对别人严格,换句话就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黄宝贵虽然是厂长可也是普通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当然也是如此。

  在黄宝贵看来现在这个局面都是别人造成的,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他和三厂只是受害者而已,如果没有这些家伙乱折腾,现在的三厂一定小日子过的美美的,哪来这些问题?

第304章 完了

  骂了几句娘,黄宝贵心里的怒火似乎找了个宣泄的口子散出去不少。

  他坐下后,拿起放在桌上的烟盒正准备往里掏烟,可谁想一摸烟发现已经抽完了,气的黄宝贵直接把烟盒一捏团成一团丢在地上。

  “您抽我的……”刘新红赶紧掏出自己的烟递过去,再划着火柴帮黄宝贵点上。

  抽了口烟,黄宝贵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他叹了口气道:“原本想借这个机会大干一场的,可谁想弄成现在这个样子,我……”

  “厂长,这不是您的错,都是那些厂子在瞎胡来,要不是他们乱搞怎么会成这样?”见黄宝贵如此说,江国勋赶紧安慰了一句。

  “老江,话虽然是这样,可现在这个局面……我毕竟是厂长,这个责任在我啊!”

  江国勋和刘新红同时摇头,安慰黄宝贵不要这么想,这种事毕竟谁都不想的,而且当初决策是开了厂办会议的,民主表决,大家都举手同意,所以由黄宝贵来担这个责任不公平。

  听到他们这么说黄宝贵心里暗暗点头,觉得老江和刘新红还是靠得住的。前者是自己的铁杆搭档,一起合作了这么多年了,至于后者就更不说了,自己的师弟,向来就是他的心腹。

  目前这个状况让黄宝贵焦头烂额,但问题不仅于此,作为厂长他考虑的还有后续责任的问题,一旦继续恶化下去万一上级部门追究决策责任怎么办?黄宝贵刚才的话真正目的是试探一下江国勋和刘新红罢了。

  “我考虑了下,这样继续下去不行,现在这个情况必须要变一变。”黄宝贵开口说道,见江国勋和刘新红聚精会神听着,他抬起捏着烟的右手在面前画了个圈。

  “这个蛋糕就这么大,现在一群饿狼扑上去吃,还折腾成这样,看来想好好吃是不行的了。如果继续,非但没什么效果,反而把厂里的资金和资源全部压了进去,眼下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我认为现在应该是收缩防线的时候了,把销售情况不好的渠道暂时收一收,抓紧货款回笼,同时厂子里这类产品也不要继续生产了,再生产下去没这个必要……”

  “可是厂长,之前我们订购了不少原料,这些原料可怎么办?还有,您可别忘了再过两个月枇杷就大批量上市了,几家农场那边都签了采购合同呢。”刘新红忍不住问了一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