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96节(1 / 2)

  赵明磊的事宋援朝听说了一二,尤其是当得知卫强不知道通过什么办法拿捏住赵明磊后,作为始作俑者的宋援朝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不得不承认,卫强是一个极能利用机会的人,而且出手果断狠辣,一下子就把赵明磊从云端打入了尘埃,而这样的人也最适合走仕途这条路的。

  宋援朝和卫强算不上什么朋友,他和卫强认识只是因为罗阳的介绍罢了。说句实话,在对付赵明磊这点上,他们可以说是各得所需。也许卫强早就猜出了赵明磊出事的真正原因,可卫强却从来没有在宋援朝面前提起半句,从这点就能看出卫强的城府之深。

  这样也好,反正只是合作,有些事看破不说破对大家都好,宋援朝和卫强不是一路人,以后大家相交的可能性很小,再加上有了这么一层关系,未来再见面反而有了香火情,这对宋援朝和卫强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

  没了赵明磊这个臭狗屎在一旁蠢蠢欲动,倒让宋援朝在学校的生活轻松了许多。在卫强彻底搞定赵明磊的同时,宋援朝之前买的那套院子也到了手。

  就在几天前,报社那边通知宋援朝已经全部搬迁完毕了,而后院的几户人家也早早搬走了,岳老二亲自把钥匙给送了过来,看着手里的一串钥匙,宋援朝的脸上挂起了快乐的笑容,这套院子相比现在自己住的那套院子得好许多,宋援朝也早就想过怎么折腾这套院子。

  先把原本隔开的前后院重新打通,然后恢复院子的原貌,这是一项大工程。

  如果是在一年前,宋援朝根本就没这个财力,可是如此宋援朝财大气粗,手上就不差钱,就这样修缮和恢复这套院子的工作就成了宋援朝今年要做的大事,为了更好地达到恢复如初的目的,宋援朝特意找到了京师大学建筑系和历史系的老师。

  京师大学建筑系虽然比不上五道口大学的建筑系那么有名,可实力也不算差,而且京师大学历史系的比建筑系更有名,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师依旧在任教,他们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

  作为京师大学的学生,宋援朝打听这些并不难,再加上他和卫强之间默契的关系,从学生会那边也可以得到些消息,此外还有已经进入学生会的程蒙山在呢。

  没花多少力气宋援朝就了解到了情况,找了个机会亲自去住在学校教工小区那边拜访,敲响了建筑系姚教授家的房门。

  开门的正是姚教授,姚教授今近六十岁,年轻时姚教授曾在欧罗巴留学,后来学成归国。当年还在梁思成先生夫妻手下做过助手,后来进入京师大学任教,从助教、讲师、副教授一直干到现在的正教授,虽然在学校建筑系名气不是最大的,可相比其他只精通理论的几位教授而言,姚教授实践水平却是最高的。

  “姚先生,您好。”(大学的老师称呼为先生,其实当年初中起就开始称呼先生了,无论男女。)

  “你是……?”姚教授抬了眼镜,打量这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对方的胸前别着京师大学的校徽,也就是说对方是自己大学的学生,不过姚教授却又记不起这个学生是否是自己的学生。

  “哦,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宋援朝,79级经济系一班的学生,今年来拜访您是有些事请教您。”宋援朝微笑着说道,姚教授看了一眼对方,觉得对方有些面熟,却怎么都想不起来,而且他确定宋援朝和自己肯定没有交往过,而且对方也自报家门说是经济系的学生了,这经济系学生找自己干嘛?

  但不管怎么说,对方是自己学校的学生,登门拜访作为老师总不能拒之门外。点点头,姚教授让门请宋援朝进屋,宋援朝倒了声谢,提着特意一网兜刚买的黄蕉苹果进了屋。

  “姚先生,来的匆忙,小小礼物不成敬意。”进了屋,宋援朝把苹果递上,姚教授看了一眼笑道:“你是学生,我是老师,学生拜访老师还弄这些?亏得是苹果,如果你带其他的我非得给你丢出去不可。”

  “姚先生,看您这话说的,学生拜访老师带礼物这是礼节,以前拜师还有束脩的说法呢,今天我是有问题来向您请教,怎么能空手来呢?”

  “哈哈哈,这个道理倒是说得过去,行,这苹果我就收下了。”姚教授也不是什么老古板,爽朗笑着接过了宋援朝递来的苹果。

  把苹果在一旁放下,姚教授突然想起了什么,回身打量着宋援朝:“我总觉得你有点脸熟呀,就一下子想不起来哪里见过了……”

  想了一会儿,再看看冲着自己微笑的宋援朝,姚教授突然一拍额头就笑了:“是你这小子,我想起来了,新年晚会在台上唱歌的那个,就是唱当你老了的那首歌的,对不对?”

  “您真是好记性,没错,那歌就是我唱的。”宋援朝点点头笑道。

  “哈哈哈,我还没七老八十呢,这记性当然不会差,不过时间久了点一时间没想起来。”姚教授笑着指指宋援朝:“小宋呀,你的歌唱的不错,那首歌改编的也好,我和我老伴都很喜欢,对了,近期有什么新歌么?”

  “先生,我唱歌只是个人爱好,我是学生,主要的还是学习。当然等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尝试再创作几首。您和师母能喜欢我的歌我很高兴,对了,那首歌我已经送给学生会了,近期我们学生会会寻找合适的人进行翻唱,到时候如果出了录音带我给您送一盒。”

  “好啊!”姚教授笑呵呵地点头答应,当初宋援朝在台上唱这首歌的时候,台下的姚教授夫妻感触由深。这首歌唱的是爱情,却同样也是岁月的沉淀和人心中最真挚的东西,这对于已经经历了大半人生的这些老师们来说相比同学们更容易被打动。

第197章 来历

  教工小区的房子是解放初期建的楼房,这种房子类似筒子楼,但里面的格局要比筒子楼好多了,不仅装了煤气还有抽水马桶,在当年可是独一份。

  姚教授的家在一楼二室,进门是一个小小的客厅,客厅左边是厨房和卫生间,右边向南是两间房,一间是卧室,一间被姚教授用来做书房,里面满满一墙都是建筑书籍。

  整个房间面积不算大,却也不小,大约有着七十多平,再加上一楼外还有个小花园,花园打理的不错,几株蔷薇正盛开着,墙上攀着爬山虎,地上用五色的碎石铺成,角落里还摆着造型别致的盆栽。

  姚教授没让宋援朝在小客厅坐,带着他径直来到了小花园,小花园里摆着两把藤椅,此外还有一个圆型的小茶几。

  “先生,您这花园弄的很漂亮啊。”宋援朝左右看看赞道。

  “呵呵,教了一辈子的建筑,弄这些只是平日闲暇罢了,小地方摆不开,只能这样了。不过从建筑学角度来说,这样的小庭院东瀛的和式造型更合适些,但我对东瀛人不感冒,就没按那个方式去摆弄。”姚教授笑呵呵地说道,宋援朝微微点头,姚教授说的没错,中国的园林独具特色,但无论是北方的园林还是姑苏园林风貌都需要场地,只有合适的场地才能体现出园林的特色。

  相反在这种狭小空间不大的花园里,和式更能有所作为,可由于历史的原因姚教授这代人对东瀛的感官很不好,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两国已重新建立了邦交,民间也恢复了来往,过去的似乎已经翻过一页了,现在提倡两国友好,但是让姚教授按照和式风格去布置花园是根本不可能的。

  “先生,家里就您一个人?”

  “老婆子去女儿家住几天,所以我一个人清净几天。”姚教授笑呵呵地回答道。

  “你喝茶还是咖啡?”当姚教授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话时,让宋援朝彷如一下子就回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时代。

  “有咖啡?”宋援朝一愣下意识地问。

  “当然有,还是手磨的。”姚教授冲着宋援朝挤挤眼,有些俏皮道。

  虽然姚教授和宋援朝相差近三十多岁,可姚教授的性格非得不古板,反而很是有趣。

  “那就咖啡吧,谢谢您了。”宋援朝从善如流道了声谢。

  “等着!”姚教授让宋援朝先坐,转身向厨房走去,不一会儿就端了一壶咖啡和两个咖啡被还有糖罐、奶罐什么的回来了。

  连忙起身帮着接过,把东西在小茶几上摆好,宋援朝同时鼻中闻到了久未的咖啡香味。

  “你小子今天来的巧,这咖啡还是我在西南的学生给我寄来的,味道不比进口的差,你尝尝。”姚教授拿着咖啡壶在两个咖啡杯里倒了咖啡,笑眯眯地说着。

  一时间,整个花园里都弥漫着咖啡的香味,姚教授让宋援朝自己加糖加奶,加多加少随意,接着他什么都不加直接就端起面前的清咖喝了起来,入口时还露出了陶醉的表情。

  宋援朝也不客气,用不锈钢夹子在糖罐里夹了一块方糖,接着再用勺子弄了点牛奶,然后拿着小调羹在咖啡杯里调了下,等差不多后这才端起咖啡品了一口。

  “这咖啡真不错,很纯。”咖啡入口,宋援朝回味了下赞道。

  当看见宋援朝很是熟练地摆弄咖啡的时候,姚教授脸上露出了微微诧异,要知道这个时代知道咖啡的人并不多,就算宋援朝是大学生也是如此。而且知道咖啡又会喝咖啡的人就更少了,宋援朝表现出来的样子也不是故作姿态,姚教授一眼就能看出宋援朝是会喝咖啡也是懂咖啡的人。

  “小宋,你以前喝过咖啡?”姚教授很是好奇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