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75节(1 / 2)

  岳老二继续道:“所以这个事绝对不能这么办,我和报社那边谈了谈,他们同意对外公开也是6000的价格,不过实际缴款必须是15000,这样的话就不会惹麻烦了,您觉得呢?”

  宋援朝皱起了眉头,这不等于是阴阳交易么?明着6000,暗地里交15000,这多出来的9000算什么回事?

  “岳爷,这样操作的话看起来似乎没问题,可您知道我可不想惹什么麻烦,如果是这样交易的话一旦这事给捅出来可不是什么小事。”宋援朝神色严峻道。

  这种阴阳交易在后世不少见,尤其是企业中更是常见,通俗的讲就是“吃回扣”,换在古代也叫“漂没”。

  宋援朝虽然看中了那套院子,也很想拿下来,可这种事一旦做了却是后患无穷。尤其是前院属于报社,报社又是二轻局的下属单位,就算对方做了保证,可这种保证能信?

  前世的时候宋援朝在国企呆了那么多年,从基层一直做到集团的中层,因为金钱问题上下马的领导比比皆是,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拿了钱的领导那个也不傻,拿钱时候自然是做过掩饰的,可问题在于这些事不伸手则已,一旦伸手就会落下把柄,等事后翻出老账根本就跑不了。

  宋援朝可不想因为这事惹上什么麻烦,哪怕岳老二拍着胸脯向他做保证,宋援朝依旧还是摇头。

  “宋爷,我也不知道您担心些什么,我实话和您说了吧,这钱不是落个人口袋的,报社内部无非就是想截留部分下来给大伙发点福利奖金什么的,你想呀,一旦按实数报上去,这钱最后肯定要全交给局里,这样的话报社上下还忙活什么?一点都没落着好处,您说是不是?”

  “按您的意思,多出来的9000是入他们的小金库?”宋援朝问。

  “对!就是这个意思,真要是犯法的事您给我十个胆我也不敢干啊!何况还给您惹麻烦呢,我岳老二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清楚?能干这种生孩子没屁眼的事出来?您尽管放一百个心,这事保证没问题,要真出了事我这脑袋拧下来给您当尿壶成不成?”

  一激动,岳老二说话都有些结巴了,甚至把脑袋直接给宋援朝伸了过来,抬手冲着后颈啪啪啪直拍。

  “您这话说的,我要您这八斤半干嘛。”宋援朝是哭笑不得,虽然他的确不想惹麻烦,可那套院子真的好,拿下来后好好弄一下绝对在燕京城是数一数二的。这样的院子可不是常有,换在后世就算有钱也是买不到,如果错过机会真是可惜了。

  但话又说回来,宋援朝不想冒风险,如果冒了风险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当即有些纠结的他抽着烟琢磨了起来,想了片刻心里倒是有了个主意。

  “岳爷,您看这样行不行。”宋援朝把手上的烟蒂掐灭,重新递了支烟给岳老二:“这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就算要买前院加后院就要掏2万多,再加上这马上就要过年了,钱也不是很凑手,我得先回沪海一趟,这事能不能等过了年从沪海回来后再说?到时候我想约一下报社那边的负责人见个面,大家吃个饭喝个酒什么的,再把这事定下来成不?”

  “这个……”岳老二有些迟疑,原本他打算趁过年前把这事敲定,毕竟要过年了嘛,谁不想过个肥年。报社那边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想趁过年前弄笔钱给大家发点物资什么的,过个好年。

  当岳老二实话实说这事后,宋援朝想了想让岳老二先坐,接着他起身去了一趟正屋,片刻后再回到了西厢房。

  “这里是1000,现在我手头一时间也拿不出太多的钱,这些钱您自己先拿200,其余800帮忙给报社那边捎去,让社里添些年礼什么的,大过年嘛,总得让大家先过个好年不是……”

  “宋爷,您这不是埋汰我么?我……”岳老二见宋援朝把一叠钱往自己面前一放,顿时脸涨得通红。

  说着,岳老二坚决把钱让宋援朝收回去,可宋援朝直接抬手按住了他的动作,笑着说道:“瞧您说的,什么叫埋汰,我可从没这么想过。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您说是不是?再说了,您这些日子帮着我跑前忙后的我都瞧在眼里,总不能让您白忙不是?”

  拍了拍岳老二的手背,宋援朝诚恳道:“就算话说回来,这钱也不是白白给的,您就当是订金不就得了,您说呢?”

  宋援朝的话让岳老二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好了,感动之余直接朝着宋援朝竖起大拇指直说宋援朝讲究。

  岳老二直接给宋援朝写了张条子,上面写明收到宋援朝1000元订金,还掏出印泥直接在上面按了手印。

  岳老二这么做的时候宋援朝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也没阻拦,等条子递到他手里后,宋援朝看了眼直接收了起来,接下来和岳老二天南地北地又聊了十来分钟,这才送岳老二出门。

第155章 应家

  宋援朝他们是二十五日放假那天离校的,火车站人多杂乱,宋援朝特意没让林燕送他,同林燕告别,背着行李直接离开了学校返回沪海,和来的时候一样李晓芸和他一起走,不过李晓芸直接到沪海下,宋援朝却先到金陵,要在金陵呆几天再回沪海。

  火车票是罗阳帮忙买的,知道他们要回去特意帮着搞了两张卧铺。长途跋涉还是坐卧铺舒服的多,再说以现在宋援朝和罗阳的关系这只是一件小事,宋援朝没有推脱就接受了罗阳的好意,和同学们道别后,宋援朝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火车上睡了一晚,第二天中午时分火车先抵达金陵,交代了李晓芸几句话,宋援朝下了火车,在站台和李晓芸挥手道别,说等几天沪海再见。

  李晓芸的火车缓缓离开站台后,宋援朝这才转身离开,片刻后走出了火车站。

  现在的金陵火车站和后世的金陵站位置相同,出站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玄武湖。不过金陵最著名的火车站却不是这里,而是十年前现在所在的新站启用时同时停用的浦口站。

  浦口火车站,知道这个名字的除了解金陵历史的人外并不多,后世这个站在1985年后又开始重新启用,同时改名为金陵北站。

  但如果读过朱自清先生的那篇《背影》的话,就能知道当时朱先生描写的火车站就是浦口站。

  站在火车站前,宋援朝眺望着不远的玄武湖,后世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片风景,但现在四周还显得很是萧条。

  金陵离沪海并不算远,不过宋援朝之前没有来过几次,虽然他有应彩霞家的地址,可怎么去宋援朝却不了解。

  想了想,宋援朝打消了直接坐公交车的打算,在车站外叫了一辆三轮车。

  人力三轮车,也叫“黄包车”,算是属于比较原始的出租车吧,这种车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后期才彻底被出租汽车取代,说了地址,谈好价格,宋援朝上了三轮车,坐在后面前面的师傅用力蹬着车,宋援朝然饶有兴趣地看着如今金陵城的风貌,并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三轮车师傅闲聊着。

  应彩霞的家住在武定门附近的三七八巷那片,这个位置位于火车站的南边,过去有些距离。

  大半个小时后,三轮车到了街口,再里面道路狭小车不好掉头,宋援朝就在这下车给了路费,看看四周顺着路牌径直往前面的巷子里走。

  这一片都是老巷子,大多都是古旧的徽式建筑,地上是石板路,许多地方已经有所损坏,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向前走了好一段,宋援朝终于找到了应彩霞家的位置,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应彩霞家居然高墙大院,虽看不清墙后的建筑什么样子,可从颇有气派的大门就能看出应家以前一定是大户人家。

  宋援朝、林燕、秦正国、应彩霞他们四人是当年在西北知青中关系最好的,不过说实话在下乡的那段日子里,大家对彼此的家庭情况却聊的不多,宋援朝只知道应彩霞祖上不仅当过官还是做买卖的,要不然她也不会离开家乡远赴万里去西北下乡了。

  前世的时候,宋援朝回到沪海后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一直忙碌,所以和应彩霞之间的联系并不多,再后来,除秦正国外,宋援朝和林燕、应彩霞都渐渐失去了联系,林燕他倒是打听过,知道她毕业后出国去了,至于应彩霞的情况却不清楚,一直到宋援朝离开人世那一刻都再也没见过她一面。

  放下行李,宋援朝站在黑漆厚重的大门前抓起门环拍了拍门,随后静静地等着。可过了片刻里面并没有生意,宋援朝微皱眉头再一次拍门,这一次力气用了大了些,但还是没人答应。

  “小伙子,你找谁?”也许是宋援朝拍门的声音有些响,应家这边没人应,反而是斜对面的一户人家家门打开了,一个年龄颇大的白发婆婆探出头来看了眼站在应家门口的宋援朝开口问道。

  婆婆的老式官话中金陵口音颇重,金陵虽然属于江南,可当地话和吴语却不同,更像是徽州话。

  不过宋援朝和应彩霞一起当了几年的知青,对于徽州话虽然不会说却还是能听懂,当即用普通话回答道:“婆婆您好,这里是应家吧?我找应彩霞。”

  “你是……?”婆婆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宋援朝,仿佛在审视他的来历。

  “我是应彩霞在西北下乡的知青战友,我姓宋,叫宋援朝,现在也是京师大学的大学生,这不学校放假了么,回家路上顺道过来探望一下,您知道应彩霞是住这里么?”宋援朝微笑着回答道,特意指了指别在胸前的京师大学校徽以表明身份。

  婆婆打量了一眼,当目光最终落在宋援朝胸前的校徽上,警惕的表情缓和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