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50节(1 / 2)

  在店堂站了片刻,并没有人上前招呼自己,宋援朝倒也不意外,因为这时代的国营商店就是如此,东西摆在那边你爱买不买,现在的营业员才是上帝。

  宋援朝从林燕处听说过林道远的情况,林道远曾经读过京师大学,说起来还算是他的学长呢。

  宋援朝考虑过,带普通的礼物肯定不行,如果换成贵重的礼物恐怕林道远也不会接受,鉴于林道远的情况,宋援朝觉得文房四宝是最合适的,这东西作为礼物一来雅致,二来也不起眼,而且林道远对此应该不会拒绝。

  顺着柜台转了一圈,宋援朝最后把目光停留在出售砚台的那张柜台前。

  文房四宝,说的就是笔墨纸砚,宋援朝想来想去买方砚给林道远是最合适的,不过他对于什么砚好,那种砚出名却不清楚,但没关系,宋援朝看不懂砚总能看得懂价格,所以他专挑价格高的比较。

  这时代的商店还是很正规的,所有的商品都是真货实价,在这种地方你根本不用担心买到什么假货,至于价格也不会乱来。

  像后世那样,标价8888的玩意你可以直接还到188,说不定你沾沾自喜的同时老板还能赚你180,背地里再笑骂你一句傻X。

  但在现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店里摆着的什么东西卖什么价格,完全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是这个时代独有的特色。

  站在柜台前,目光在一排排砚上扫过,最终宋援朝把目光落在了其中三款。这三款砚价格是最高的。

  第一款是椭圆形,外盖上雕刻着青松,雕工极是不错,弯曲的青松向右边倾斜,恰到好处地把中间的砚台给展现了出来。

  第二款是圆形,四周点缀着梅花图案,雕工也是极佳,造型古朴。至于第三款,方方正正显得有些简洁,上面雕工也略微简单,只在两旁雕着几棵竹,寥寥几笔勾画而已,除此之外就再无其他装饰了。

  但是这三款砚偏偏是最后一款的价格最高,宋援朝想了想后直起身,让营业员帮忙把这三款砚全部拿出来看看。

  “你要买这三款?”营业员微微皱眉看了眼宋援朝,不过见宋援朝穿着整齐,胸口还别着京师大学的校徽,想了想后也不多说,直接小心翼翼地把这三款砚从柜台里取出,一一放在柜面上。

  “这三款砚有什么讲究?尤其是这款,为什么价格最高?”宋援朝逐一仔细看,并上了上手,可作为外行说实话他根本就看不出这三款砚的区别,不由得抬头向营业员问。

  “前面这两款是方城砚,最后这款是歙砚,所以价格要高些。”营业员如此回答道。

  宋援朝听得是稀里糊涂,他前世对这玩意没怎么研究过,更不明白什么是方城砚什么是歙砚,可不管怎么说,从营业员的表情来看,这三款砚都不是普通的砚。

  “就这款歙砚吧,麻烦您开票。”宋援朝考虑了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最不起眼的歙砚,毕竟它的价格最高,而且造型简单看起来很是普通,如果送另外两款他有些担心林道远见了会不喜,反而这款歙砚模样寻常,更为合适。

  开了票,去一旁付了钱,拿着回单交给营业员,营业员已经利索地把歙砚装进了一个纸盒用绳子扎好。宋援朝把毛巾从书包里取了出来,再在外面包裹了一圈,这才小心翼翼地放进了书包。

  买好东西,心里踏实多了,宋援朝顺便在店堂里闲逛着,逛了一圈,这才注意到边上有个楼梯可以通往二楼,楼梯口并没有设置栏杆,也没挂着“闲人免进”的告示牌,宋援朝迟疑了下迈步走了上去。

  到了二楼,宋援朝微微一愣,因为二楼和一楼的虽然一样格局,但里面布置却完全不同。相比一楼的大曲尺柜台,二楼只有正面摆着一张长约三米宽两米的大桌子,除此之外再也瞧不见其他柜台。

  在二楼的四周墙上挂着一副接着一副字画,还有卷起来的许多画轴插在好几个半人高的大花瓶里。此外还有几个玻璃柜,里面摆着各式各样的玩意,有花瓶、有碗、有珐琅制品、有金银器和玉器等等。

  见到这一幕,宋援朝顿时精神一振,明白了二楼卖的是什么东西。虽然他对这些不怎么了解,但想来国营商店总不能卖假货,当即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

  东西虽然多,却没有注明出处和价格,无论是书画还是那些古董都是如此。宋援朝看了一会儿觉得奇怪,径直来到桌子前向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师傅询问。

  “师傅,这些东西怎么卖?”

  老师傅身材不高,背有些微驼,穿着洗的发白的蓝布工装,双袖带着深色的袖套,头发斑白,估摸着要年近六十。

  老师傅正忙活着,他面前的桌子上摊着一副工笔画,画的是两只鸟儿站在枝头,一只在前一只在后,在前的一只正回头望着后面的一只,黄色的鸟嘴微张,仿佛在和同伴鸣叫着什么,而后面的那只歪着头聆听。

  在画的边上摆着大小不一的毛刷毛笔,还有剪刀、小刀、清水、浆糊等零零碎碎这些玩意,这些都是裱画的用品。

  没有停下手里的动作,老师傅闻声只是微微抬眼,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半耷拉着,用余光扫视了下宋援朝。

  “你指哪件?”老师傅边忙活着边问。

  宋援朝迟疑了,伸手朝着挂在最近的一副画问:“这副奔马图怎么卖?”

  “这是徐悲鸿的奔马图,售价260。”老师傅直接报出了价格,宋援朝听了顿时一惊,虽然这副奔马图不是悲鸿先最杰出的作品,因为徐悲鸿善于画马,所以在他一生中画了不少奔马图,其中有八骏图和六骏图,还有一副最为著名的单匹奔马图。

  宋援朝询问的这副奔马图是一匹横奔的枣红马,虽然不属于徐悲鸿最出名的那几幅,但同样也是精品。

  260元,这个数字对于普通人来讲可以说价值不菲,毕竟现在普通工人每月的收入才不到50元,这足足是他们半年的工资了。可对于宋援朝来说,这价格简直是太便宜了,260元!宋援朝前世虽然不收集这些东西,但也听说过徐悲鸿的精品在未来二十年后的升值会有多大。

  “那么这副呢?”宋援朝的心脏剧烈跳动着,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看似平常地伸手指向了边上的另一副画。

  这是一副工笔重彩,上面画着的是一个古代仕女,画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张大千。

  “100!”老师傅抬了抬眼,口中直接报出价格。

  “100!?”

  宋援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听错吧?张大千的工笔重彩才100元?当宋援朝再次确认,从老师傅口中确信这副画的确只有100元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第106章 恍惚

  按捺着心中汹涌,宋援朝深吸了口气,继续又问了老师傅其他几幅画,当一个个简直离谱的价格从老师傅口中报出来时,宋援朝两眼发直,简直目瞪口呆。

  饶是宋援朝前世活了近七十年,对许多事可以说是波澜不惊,而且他也听说过在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近代画家的作品价格非常便宜,可他怎么都没想到能够便宜到这样的程度。

  要知道他刚才在楼下买了一方歙砚,这方歙砚花了宋援朝整整200元,等于是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了。而现在,一副张大千中年时期的工笔重彩仕女图只要100元,这简直就是颠覆了他的想象。

  除去张大千外,国画大师鲁若的一副画才卖15元,陆俨少、张伯驹和其他人的作品全都不超过20元,简直比白菜价还白菜价。

  二楼的这些画挂出来的都是近代画家的作品,其中徐悲鸿的作品是价格最高的,这也许和徐悲鸿的个人经历有关,毕竟徐悲鸿在社会上的名气太大了,78年的时候国家还专门出版了徐悲鸿精品画集,正是有这样的原因,他的作品价格远远超出其他人。

  此外,徐悲鸿先生已经过世,这也是他的画价格高的另一个原因,而其他人都是在世的画家,至于张大千的名气虽然响亮,可他的存世作品太多,而且人也健在,再加上张大千解放前去了台海的原因使得国内不怎么对他推崇,所以他的画作价远不如徐悲鸿。

  宋援朝二话不说,直接掏口袋把身上带着的钱几乎全拿了出来,果断买下了那副张大千的工笔重彩和鲁若、陆俨少、张伯驹等人的几幅作品,这些作品的价格加起来也就200出头,这还是宋援朝带的钱不够多的缘故。

  老师傅开了票收了钱,随后把这几幅画取了下来,然后仔仔细细卷好扎好,外面再套上一个布套交给了宋援朝。

  宋援朝捧着这一大堆的画轴乐得心里开了花,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能捡漏,而且还捡了这么大的漏,再瞧着四周挂着琳琅满目的其他作品,宋援朝心里是直痒痒,恨不得把二楼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地全部搬回家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