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40节(1 / 2)

  等张建国收起了钥匙,宋援朝把一个木盒子放在桌上推了过去,张建国看着这个木盒子有些疑惑不解,在宋援朝的示意下打开了木盒。

  “这……?”

  木盒里面放着几件东西,一件是男孩子玩具驳壳枪,这把驳壳枪做的非常逼真,枪身是用铁皮做的,上面涂着黑漆,装着木把手,看起来和真枪没什么两样。

  握在手里沉甸甸,更让人惊讶的事这把玩具枪还能装弹匣和橡皮子弹,直接可以用类似于气枪的原理发射子弹。

  可以说,这把玩具枪和后世的仿真枪没什么区别了,枪把上后端还系着一条鲜艳的红绸布,如果哪个孩子拿着把枪插在腰间,走出去简直就是全沪海滩最靓的仔。

  “这是给小浩子的,他念这念了好久了,本来想着等他生日那天再送他,可现在马上要走了,生日那天肯定是没办法亲自给了,现在就给您,到了那天还得麻烦您帮忙给他。”

  “这太贵重了,你给这小子买这么贵重的东西干嘛?”张建国看着这把玩具枪有些惊愕,这玩意他当然知道,自己家臭小子自从上次带他去儿童商店,在玩具柜台上看见后一直嘀咕着想要。

  虽然以张建国的工资不低,可这把玩具枪可老贵了,张建国看过价格足足要30多元,几乎是他工资的近半,所以张建国任凭张浩天天在他耳边念叨就是当作不知道,死活没答应买。

  谁想到宋援朝却记得这事,偷偷买来了打算等这臭小子生日给他一个惊喜。张浩是九月初的生日,离现在还有两个星期,不过那时候宋援朝早就在京师大学了,所以今天宋援朝提前把这东西给了张建国,委托他到时候送给张浩。

  “小孩子嘛,尤其是男孩哪里不喜欢枪的?浩子是我弟弟,我这当哥哥的他从小到大还没送过一件礼物,就当是前几年的补偿了。”宋援朝笑着说道,张建国想了想叹了口气,这东西买都买了也退不回去,无奈只能收了下来。

  这还不算,接下来宋援朝继续取出其他几件东西,分别是一个手脚能动的洋娃娃,一只用煤油的精致打火机,还有一块女式的沪海牌手表,这些分别是送给张萍萍、张建国和张家舅妈的。

  张建国极力推辞,这些东西价值都不比玩具枪便宜,尤其是那块手表最贵,这块手表在商店里起码要一百多还需要票,自己老婆一直念着想要一块手表,可就是因为价格太高没舍得买。

  “舅舅!我们是不是一家人?”宋援朝认真问,张建国张了张嘴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话。

  “舅舅,这么多年的照顾,你和阿娘对我怎么样我心里清楚的很,要说起来我亲舅舅也比不上你,更比不上阿娘。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这是我作为晚辈的一点心意,而且你也知道之前我做买卖赚了点钱,这些对我来说其实算不了什么。”

  张建国默然无语,宋援朝说的没错,他家和宋家的关系不是亲戚胜似亲戚,无论是自己还是老母亲都把宋援朝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这份感情根本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而且张建国的确知道宋援朝回来后偷偷摸摸做了点生意,赚了不少钱。他虽然从未问过宋援朝究竟赚了多少,但这个数字想来绝对不在少数,也许有一千吧?

  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宋援朝从其中拿出两三百给他们买点礼物,表示感谢也是理所当然的,可从来没想过要有什么回报的张建国面对现在这情况却有些不知所措。

  “收下吧,我是你外甥,这是我孝敬你们的。”在宋援朝的又一次催促下,张建国脸色微红,无奈收下了这些礼物。

  最后,宋援朝又拿出一个信封,里面装的是一个他从旧货商店买来的翡翠镯子。虽然这个镯子比不上当初张勇给他看的那个,但水头也是不错的,足足花了宋援朝一百七十元钱。

  此外,信封里还装了五百元的钞票,看到这些张建国用询问的目光望向宋援朝,等待他的解释。

  “这些都是给阿娘的,阿娘年级大了,以后让她少操劳些,平时也不要老吃咸菜萝卜干这些的,这些东西盐分太高又没营养,老人一直吃这个对身体不好,我不在沪海麻烦舅舅多照顾,平时买点鱼肉给阿娘多添些营养,这是我做小辈的孝心。至于这个镯子呢,我小时候调皮打碎过阿娘的一个镯子,那时候还给我爸揍了一顿呢,现在这个就当是当年不懂事的补偿,等阿娘今年过寿的时候麻烦舅舅您给她,告诉她我永远是她的孙子……”

  说着,宋援朝又想到了那蓝布手帕包着的那些钱,眼睛情不自禁就红了起来,吸了吸鼻子,强忍着不让自己眼泪落下来。

  张建国没有说话,他默默地把东西收了起来,随后把手放在宋援朝的肩膀上重重拍了两下:“援朝,放心吧,舅舅会安排好的。”

  “谢谢舅舅。”

  “哎,要说起来也是舅舅惭愧呀。”张建国感慨道:“按理说这是我这个做儿子做丈夫做父亲应该做的,可是你却帮我做到了,援朝,你长大了,真的长大了,舅舅高兴,舅舅今天心里特别高兴,谢谢你援朝,谢谢你!”

第84章 送行

  时间一晃而过。

  终于到了出发的那天。

  一大早,宋援朝告别了张家阿娘她们,坐上张建国开的吉普车去李大琪家接上他们一家前往老北站。

  到了车站,众人买了站台票提着行李直接送他们进了站台,现在离火车发车还有半小时,他们在站台作着最后的告别。

  “我这次一走最早回来也得寒假时候了,沪海这边就靠你了,做事不要太冲动,工作上碰到问题多和我师傅汇报商量,我师傅这人脾气直喜欢骂娘,但人绝对不坏,他在工厂干了大半辈子经验丰富,多听听他的意见没坏处。”

  对着送行的李大琪,宋援朝最后叮嘱,其实相似的话他之前已经和李大琪谈过了,现在临走再交代了几句。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你小子现在怎么和老婆婆一样啰嗦?”李大琪笑骂,同时又正色道:“这次去燕京上学拜托你件事,晓芸这丫头从来没出过远门,她的脾气你也知道,说话直来直去不过脑子,我担心她在学校容易得罪人,所以帮我照看下她。”

  “这个不用你说,晓芸是你妹妹,也是我妹妹,我这个当哥哥的从小看着她长大,到了那边我会安排好的,何况……”说到这,宋援朝突然间笑了起来:“这丫头可没你想象的这么容易受欺负,要我说呀,她这性格脾气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谁敢来欺负她?”

  听到这话,李大琪也乐了。

  宋援朝说的没错,李晓芸这假小子的脾气性格哪里能受人欺负?就算对着宋援朝和李大琪都是一言不合直接开怼的架势。

  回头看了一眼正和父母说话的李晓芸,和其他离开父母远行的女孩不同,自己这个妹妹非得没有半点离别的忧伤,而且这神色中还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雀跃,仿佛早就巴不得有离开家的这么一天了。

  见到这个情景,李大琪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同时也庆幸李晓芸这一次和宋援朝同时考进了京师大学,有着宋援朝在,离开沪海去了大学那边,他们一家也放心的多。

  “对了,有件事忘了告诉你,前几天张勇来找过我……”宋援朝突然想起了张勇的事,低声和李大琪说了。

  李大琪听完后点点头表示明白,想了想后问:“如果他从南边运东西回来卖,我这里要不要……?”

  “不用。”宋援朝给李大琪使了个眼色:“正国和顾杰就在羊城,他们在那边做事比你在沪海要方便的多,你主要任务还是看好厂子里的事,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又或者我师傅那边也搞不定的就给我打电话。我到了京师大学安顿下来会给你去个电话,留个地址和号码。”

  “至于张勇的事,你心里知道就行,毕竟现在这时候他做这事还是有些风险的,我们暂时收一收稳妥些,以后怎么安排等寒假我回来碰头再商量。”

  “我有数了。”李大琪点点头。

  这时候,先去停车的张建国来了,见到他宋援朝再和李大琪说了句话,随后就朝着张建国那边走了过去。

  “舅舅,今天真是麻烦您了。”

  “你这傻孩子,还和我客气!”张建国笑着摇头,接着把一个小包递给宋援朝:“拿着,你阿娘和你舅妈昨天晚上特意给你煮的,带着路上吃。”

  打开包,里面装着十几个茶叶蛋,宋援朝心中无比感动。

  “帮我谢谢阿娘,谢谢舅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