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17节(1 / 2)

  整个工厂气氛不错,工人之间也没什么勾心斗角,在工作时大家关系亲密,相互帮忙,谁有麻烦旁人见了都会主动上来搭一把手。

  前世的宋援朝也是从基层做起来的,后来又当了中层干部,对于基层管理这一套他并不陌生,尤其是像校办工厂这样的简单化的小厂子,宋援朝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宋援朝没有一上班就表现出高调的样子,相反他显得极为低调,平日里除可熟悉流程和厂里人员之外,经常向马厂长和老师傅们请教,空余时常主动帮别人干些活,边干活时边和对方聊天拉家常,以从对方的口中了解情况。

  几天下来,这个干事勤快,说话好听,又没什么架子的年轻人很快就被厂里的同事们认同了,甚至有几个热心的大妈大姐还偷偷问宋援朝有没有对象,要给他介绍对象来着。

  这让宋援朝实在哭笑不得,果断以自己已经有对象为由借口拒绝。

  这个回答使大妈大姐们感到非常遗憾,要知道宋援朝可是校工编制,而且又是厂长收的徒弟,听说以后还要接替老罗当车间主任,这样的有为青年居然已经有对象了,实在是可惜了。

  退而求次,大妈大姐们又把目光盯上了同来的李大琪,虽然李大琪只是临时工,从这点来说不如宋援朝,可李大琪人长的不错,高高瘦瘦的面容清秀,而且据说李大琪和宋援朝是从小玩到大的同学,又是宋援朝介绍进来的,以后宋援朝当了车间主任肯定会拉自己小兄弟一把,说不定到时候李大琪就会从临时工成为正式工。

  一时间,要为李大琪介绍对象的人可不少,这让从未经历过这种事的李大琪硬生生给吓出了一身冷汗,面对热心的大妈大姐们,李大琪只能百般推辞,最后还是宋援朝给他出了个主意,以家庭困难家里没地方住为由,这才让那些热心人打消了牵红线的念头。

  一忙就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

  中午,宋援朝拿了自己带来的饭盒和李大琪一起。

  “这几天下来觉得怎么样?”打开铝饭盒,宋援朝用筷子扒了两口,边吃边问。

  “还行,我这边的活比较简单,同事们也挺好相处的。”李大琪是男的,车间里干缝纫活的都是女同志,男同志一般都是做一些打包、送货、装卸之类的力气活。

  “让你干这些活心里有想法没?”宋援朝特意问了一句。

  李大琪笑着摇头:“什么活都不是干?相比下乡的时候这活可轻松多了,现在有了这份工作,我爸妈也放了心,这几天脸上的笑容也比平时多了不少。”

  拍拍李大琪的肩膀,宋援朝点点头:“这就好,在这上班钱虽然不多,可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份正经工作,而且还记得我上次提过的吧?现在上班只是开始,你平日里多留意些工作细节,空的时候各个岗位多转转,多学学,以后会派大用处。”

  李大琪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宋援朝又是他的发小,两人的关系远比普通兄弟来得更亲。

  他心里明白宋援朝特意把自己安排在这家校办工厂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如果说赚钱的话,以他们做衣架的活轻易而举就能赚不少钱,可偏偏宋援朝如此安排,甚至连他都主动要求来这里上班。

  宋援朝这么做肯定有他的原因,何况宋援朝几次提醒李大琪这样的安排是有深意的,至于究竟什么深意宋援朝还没明说,但不管如何,在李大琪的心里他是绝对相信宋援朝的,反正宋援朝不会骗自己,他也愿意跟着宋援朝干。

  这两天,宋援朝开始逐步接手车间的管理,虽然表面上没有改动马厂长定下的规矩,但在细节方面宋援朝按照流水化管理模式稍许改动了下,使得车间的生存相比原本更畅通了些。

  这样的结果马厂长看在眼里,他虽然嘴上没说,可心里对于这个徒弟是极为满意的,在他看来这么一个好苗子的确进对了厂,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等宋援朝锻炼个半年什么的,接替老罗当车间主任绝对没有问题。

  吃了午饭稍休息了片刻,在外面抽了两支烟,宋援朝继续回到车间工作。忙忙碌碌到了下班时间,宋援朝和李大琪把车间打扫干净后,这才骑着自行车向防空洞那边赶。

  这个年代自行车可是稀罕物,一辆自行车要150多元,除去钱外还需要自行车票,要不然有钱都没地方去买。

  沪海最有名的自行车品牌有两款,一款叫永久,另一款叫凤凰,这都是沪海最驰名的。

  如果一个人骑着一辆崭新的永久或者凤凰自行车驶在路上的话,这人肯定是整条街上最亮眼的崽。

  其耀眼程度绝对不亚于后世开着玛莎拉蒂、保时捷、法拉利的富二代,只可惜宋援朝和李大琪他们的自行车却不是新的,更不是什么永久和凤凰,而是从二手商店里淘来的杂牌货。

  可就算这样,一辆车也足足花了宋援朝他们近百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自行车交通的确要方便许多,尤其是像宋援朝他们现在两头跑,坐公交的话实在是耽搁时间。

第35章 林燕

  京师大学。

  这是一座中国最高等级的学府,更是无数人心中梦想的象牙塔。

  京师大学最初叫京师大学堂,建于1898年的晚清时期,至今已有81年的历史了。

  郁郁的树林中沿着小道向前,就能看见校园中最著名的一塔一湖,在湖边有着不少学子,这些学子中有的在交谈,有的在漫步,更多的是找个地方坐下,捧上一本书,专心致志地阅读。

  “林燕!林燕!”

  远处跑来一个女孩,喊着林燕的名字。

  正在湖边坐着看书的林燕抬头向来声的方向望去,冲那女孩招了招手。

  “你怎么躲在这?早知道我就不去图书馆找你了。”那女孩跑的有些气喘,小脸红扑扑的。

  “图书馆人太多,这里清净。找我有事?瞧你跑的一脸汗,擦擦。”林燕笑问,从口袋里掏出手帕递了过去。

  那女孩接过擦了下额头的汗珠,稍稍喘匀了气息,埋怨道:“你倒是悠闲,你家那位可是在宿舍那边等你老半天了。”

  “那位?”林燕不解地看看对方。

  “赵明磊啊!”

  “他?他可不是我什么人,以后别说这话,我可不爱听。”林燕的笑容顿时收敛了起来,表情有些严肃。

  “我说林燕,又怎么啦?你妈给你介绍的这赵明磊不是很优秀么?”那女孩有些意外道。

  “你都说是我妈了,这事我可没答应。”林燕淡淡地回道。

  自参加高考被录取后,林燕就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涯,相比在西北下乡,大学里的生活条件是之前无法相比的。

  更重要的是林燕能够回家了,回到那个让自己牵肠挂肚的家,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

  大学的学习很是繁重,林燕如饥如渴地学习着,在学业之余,林燕心里只有想念着在西北下乡的那里,因为在那边有一个让自己无法忘怀的人。

  原本以为宋援朝去年就能够考上大学,完成和自己的承诺来京师汇合。可谁想等了好久,直到开学后也没见宋援朝来报道,之后林燕好不容易才打听到,当自己离开后宋援朝就得了一场大病,正是因为这场病宋援朝高考失利,并没有考上大学。

  得知这个信息,林燕偷偷地大哭了一场,她当初能考上京师大学完全是宋援朝的缘故,如果不是宋援朝主动给自己让出了名额,并不遗余力地帮自己补习的话,林燕怎么能从西北回到京师呢?

  宋援朝的高中的确没毕业,可他也是读了两年重点高中的人,何况宋援朝的父亲还是重点高中的老师,以宋援朝的学习基础如果能好好复习的话,考上大学是有很大可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