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14节(1 / 2)

  “哈哈哈,还真是瞒不住你。”宋援朝笑道:“还记得之前我和你提过的事么?就是让你暂时不要去羊城的话。”

  “去不去羊城和这事有关系?”李大琪有些意外。

  “当然有关系。”宋援朝郑重道:“还是那句话,我们是兄弟,我不会坑你,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其实你自己也应该琢磨过,既然我们能靠做买卖赚钱,为什么我还特意找了个校办工厂的工作?”

  对于这点李大琪也是疑惑,只不过还没来得及问。

  “我进校办工厂是有原因的。”宋援朝掸了掸烟灰,却没继续抽,目光看向远方说道:“现在政策还没完全明朗下来,我们这买卖说白了就是在打擦边球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找个单位是很必须的,再加上校办工厂不是普通企业,相对灵活些,对于我们以后的规划很有利。”

  “再说,你在那边当临时工同样可以兼顾衣架的买卖,这不影响。更重要的是,眼光要看的远,想的深,走一步,看三步,只有这样才能越走越顺当。”

  说完后,宋援朝拍了拍李大琪的肩膀,再一次向他道歉,因为之前没和李大琪商量就直接和李叔董阿姨他们说了这事。

  “道歉,当然要道歉!”李大琪抬起头,嘴角含笑顺手一把勾住宋援朝的脖子往下扯,边扯边道:“你这家伙哪学来的这一套套的,还把兄弟我都装进去了。没得说,这个歉你必须道,说好了啊,欠我一顿饭,改天这红烧肉必须管够!”

  “哎呀呀,你小子力气这么大想搞谋杀呀?老子的脑袋要给你拧下来了,行行行,红烧肉管够,管够还不成么?放手放手,快放手。”

  两人嘻嘻哈哈打闹着越走越远,就和儿提时一样,在路口留下一片欢快笑声。

  翌日,宋援朝早早去了二中,和上次一样穿的整整齐齐,还特意带上了自己刚到手的户口本。

  同门卫刘大爷打了声招呼,宋援朝递了支烟。

  刘大爷见宋援朝来了笑呵呵地给他开了门,宋援朝这一次不需要刘大爷陪着进去,在门卫聊了几句再递了支烟后就去了教学楼,不一会儿到了校长室。

  敲开门,周校长见是宋援朝来了顿时笑着起身,宋援朝上前毕恭毕敬地向校长行礼,道了声校长好。

  “坐坐,你先坐。”周校长倒了杯水给他,笑眯眯地让宋援朝坐,等他坐下后问道:“户口下来了?”

  “谢谢校长,刚下来了。”宋援朝点点头,从书包里把户口本掏出递了过去。

  周校长接过后打开看了一眼,随后放到一旁:“户口下来了就好,不过援朝啊,有件事我得提前和你说清楚。”

  “校长您请说。”

  周校长正色道:“校办工厂那边基本都不是校工编制,当然你是例外,但是在校办工厂上班这待遇要和学校有些不同,而且校办工厂的性质特殊,是没有上级拨款的,所以不仅要自己养活自己,还要每年上缴利润给学校……”

  怕宋援朝不明白,周校长仔细同他讲解了学校和校办工厂的关系,说白了校办工厂就是学校体制外的工厂,因为学校属于教育部门不是企业部门,校办工厂的定位比较尴尬,它的上级虽然是学校却又不在教育部门,无法和企业那样有正常拨款,说白了就是小娘养的。

  除此之外,校办工厂又是独立核算,需要自负盈亏。学校对校办工厂有管理权和指导权,却又要靠校办工厂自己想办法生存。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可事实就是如此,这也算是一个时代特色。

  因为宋援朝的情况特殊,周校长可以为宋援朝解决校工编制,可一旦在校办工厂工作的话,那么这份工资就要从校办工厂那边来走,其收入和普通校工略有区别。

  从这点来说,对于宋援朝是有些不利的,因为按照正常校工和校办工厂那边的福利相比,宋援朝要稍许吃亏,所以周校长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劝宋援朝不要去校办工厂,可以先在学校里给他安排一个其他活,比如图书馆的管理员、学校办公室普通教工这些,这工作既轻松又不累,不仅待遇比校办工厂那边强些,更重要的是周校长说这些关键在于他依旧想让宋援朝有充裕的时间复习,以便今年参加大学考试。

  对于周校长的好意宋援朝心中非常感激,可是依旧拒绝了周校长的建议执意要去校办工厂。

  得到宋援朝坚决回复后,周校长无奈只能叹了口气,答应了宋援朝的要求。

第28章 选择

  办手续,调档案需要几天时间,周校长先带着宋援朝去学校人事科填了登记表,然后再带他去校办工厂那边认了认地方。

  二中的校办工厂就在二中东边,进门是一处不大的院子,进去后看见有两个穿着劳动服的中年女子在忙活着,见到周校长她们停下手笑着打了声招呼。

  “老马在不在?”

  “马厂长正在车间呢,我带您过去吧。”一个女子放下手里的东西拍了拍戴着手套的手。

  “不用了,你们先忙吧,我自己去车间。”周校长摆摆手,带着宋援朝向车间走去。

  说是车间倒不如说是一个大仓库,整个校办工厂就是一幢两层的楼,一楼东西打通,靠西边堆着原料和货物,其余地方就是车间所在。

  进了车间,就听到一阵阵嘈杂的声音,有搬东西的拉动声,有人的说话声,更多的就是一片接连不断的缝纫机踩动声。

  二中的校办工厂规模也不能说小,整个工厂目前有三十五个人,其中厂长一人,出纳兼办公室劳资一人,车间主任一人,这三人属于正式校工编制,至于会计是由学校财务室来兼任的,由校办工厂的出纳平时和财务室对接。

  除去这三人外,其余三十二人中的十八人属于集体编制,剩余的十四人是临时工编制。

  这些普通工人中男的有五人,他们主要负责送货、搬运这类的繁重工作,其他都是妇女,年龄全在三十以上,有年级大的都差不多要退休了。

  出纳是位胖胖的大姐,今年四十不到,据说之前在地区小学财务室工作,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调到了二中校办工厂。

  车间主任姓罗,大家都叫他老罗,今年五十六岁,身体不太好,请了长病假在家修养。

  厂长马讯比老罗小四岁,今年也五十二了,他在十多年前就是校办工厂的厂长了,算是这里最老的一批员工。这些日子老罗病假车间缺人,马厂长就亲自来车间盯着生产。

  宋援朝他们进去的时候,马厂长正在同一个女工说着话,由于现场嘈杂又离得远,宋援朝也没听清他们在说些什么。

  周校长上前几步,冲着马厂长喊了一声,马厂长回头见是周校长来了,抬手向周校长这边打了个手势,示意稍等一下,随后继续和那女工说了几句话后就快步朝他们这边走来。

  “老马,这就是上次和你提过的小宋。”

  周校长对马厂长介绍道,马厂长打量了下宋援朝露出了笑容:“宋援朝,宋老师的儿子对吧,你爸和我可是老同事了,喊我马叔吧。”

  “马叔您好。”宋援朝连忙伸出双手和马厂长握了握手。

  “老马,小宋的手续学校那边还要过几天才能办好,今天我先带他过来看一眼,顺便和你碰个头认识一下,等手续下来就让他来你这正式报道。”周校长在一旁说道。

  马厂长当即表示没有问题,说这个他会安排。

  见两人已经见面了,周校长学校那么还有事就先回去了,宋援朝和马厂长先送了周校长出去,随后再转回到车间。

  “我们校办工厂主要是生产一些劳保用品,比如手套、口罩、帽子、工作服这些,这些产品除部分供给劳保用品店,还有一些由几家工厂定点采购,作为他们厂子每季度的发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