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关于教育改革的细则(1 / 2)

“有了教科书,大夏就可源源不断的培养出科技人才。”

“坦克、步枪等,可以大幅度提升人族军队战力。”

“还有适合人族修炼的人道功法...更是可以迅速提升国力。”

“国力与国运越强,朕就越强!”

“还有那人道气数护城大阵...依靠此阵,即使有仙宗强者来临,朕也无惧!”

这次系统的奖励,让夏川很是满意。

不过,他并未因此骄傲自大,因为大夏人族所面临的挑战,才是刚刚开始而已,

“虽然奖励很丰厚,可靠此去对抗‘仙’,怕是还不够!大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想到这里,夏川感到任重道远,又看向系统奖励,喃喃道:

“系统的奖励,不止包含科学,也有玄学。”

“看来,朕走的这条,科学与玄学并重之路,没有走错!”

顿了顿,他开始分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不能让儒学一家独大了,否则,系统给予的教科书,便毫无用处!”

想到这里,他叫来六部尚书与赵雄州,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此前,我们改革教育,将县学改为小学,将府学改为初中,遇到了极大阻力。”

“不过,自灭掉薛家之后,一些不法分子,便就心生忌惮。”

“此时,更有利于教育方面的改革推动!”

他打算。

一座县城内,暂且设立三座小学。

每个州内设立六座初中。

每道主城内设立九座高中。

至于京城,则设立十二座大学。

南方某些发达的城市里,也可以设立大学。

由于现在的科技生产力比较落后,很多百姓都在因为生计发愁,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很多。

所以,暂且就先采取小学义务制教育的规划。

等到将来,国家彻底强盛起来了,在进行大规模的扫盲与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运动。

凡事要量力而行。

身为皇帝,现如今每走的一步,都颇为关键,不然影响的就是整个人族得气数,不求速胜,但求稳。

每一座学府中,也不像之前的县学府学一般,只学儒家文化。

而是百家齐放。

有人喜欢研究儒学,那就让他去学儒。

有人喜欢练武,如今有了玄黄炼体术,可以由朝廷来培养他成为一名强者。

如果有人对科学感兴趣,那就让他去学玄黄炼气术与各种数理化知识。

总而言之,四个字——容纳百川。

最大程度的,挖掘人族子弟的天赋与潜力。

此举迎来一众大臣的赞叹之声:

“臣似乎看到,我大夏人人如龙的时代,即将到来。”

“陛下为天下人族子弟开龙门,只要跳过去,人力也可堪比神明!”

“陛下圣明!”

“...”

但也有某些人,对此感到忧虑,

“倘若那些不思图变的儒家子弟与士族子弟,再次跳出来反对,该如何是好?”

夏川早就预料这种情况会发生,于是只简单吐出一个字,“杀。”

一切不利于国家稳定发展的因素,都要杀。

一切为大夏发展而奋勇向前的先驱者们,都应得到国家的保护与支持。

这就是当代人皇夏川的态度。

商议完教育改革的事情,他又看向兵部尚书李世靖,说起军事方面的事情,

“工部需要操劳的事情太多了,你们兵部也不能闲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