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是旧人归81(1 / 2)

“哟,回来了。”

“嗯,回来了,前几天刚考完试。”李鸣笑着和邻居说着。

“你妈可是老早就煮了好菜在上面等你。”

“哈,叔,那我先上去了啊。”

李鸣快步上楼,饶是体力如他——一个几个月前曾经参加过校运会的死宅,如今也是有些喘气。

所以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考虑之前老妈说的给家里装电梯的合理性。

当然,这也不能忽略他快了正常人将近一倍的上楼速度以及身上的负重。

“李鸣,回来了?”许是听见了李鸣沉重的脚步音,楼上的李菊丽有了觉察。

“嗯。”李鸣随口回道,他还是觉得这样问有些奇怪,明明说了是今天到家,结果老妈还要问是不是自己。

但转念一想,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地问法了。

“饭已经好了啊,等下直接上来吃饭就行了。”

“嗯。”

李鸣关上门,快步走上五楼,推开了右边的门。

家里地方其实不算大,姑且算是三室吧,没有厅。

门帘被挂在两侧,此时从门口便可以直接看到整个房间的布局——

书柜上草雉剑和它的剑鞘依着空调交叉而立,一个模型端端正正地摆在书桌的正中间。

三张海报呈“品”字型贴在墙壁上,与其相对的床头的墙壁上也贴着两张海报,一共五张。

为什么是五呢,是因为五是个吉利是数字吗,还是因为李鸣喜欢五?

李鸣觉得两个原因都有一些,但更重要的还是钱。

不论买多少张海报都是固定八块钱的运费,要是买少了,那可就有些心疼这八块钱的运费,但要是买多了那心可就更疼了!

不过后来李鸣觉得买五张其实刚刚好,贴太多了反而显得杂乱。

这倒不是什么既来之则安之的自我安慰。

李鸣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的贴法不对,后来他又看到张喜欢的图片,想要打印成海报的时候才发现他居然不知道把新的海报贴在哪里。

不管把新海报贴到哪都会感觉多余,于是李鸣还是放弃了再买新海报的打算。

就像现在这样看起来就很舒服了,已经没必要再去变了。

也许,这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李鸣觉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房间的构造,一方面是自己的贴法,所以五张可能就是最合适的。

他个人认为在海报的数量上,贴三张就有效果了,贴七张就已经很多了,要是超过十张就显得有些缀余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对,过犹不及。

不过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李鸣有个朋友,高考后一口气买了二十张海报贴在自己卧室里……

说起来贴海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李鸣可是费了好大功夫才把海报贴好的。

刚开始第一张找垂线倒还算简单,第二张不仅要找垂线还要对齐第一张,费尽心思弄好后还要把椅子拖过来把第三张贴到第一张和第二张的中线上。

没办法,贴太低了不好看,这样一来“品”字型的贴法中最上面那一张的高度就很高了,幸好仗着身高优势李鸣费了番功夫,但也算完成了。

第四张和第五张的工作量反而相对较小了。

贴好后李鸣看了看,发现海报表面有些凹凸不平,原来是贴的时候把一些空气封在了里面。

大体上不影响观感,但,很膈应人。

毕竟李鸣有一些完美主义的趋向,于是便把海报撕下来又给重贴了一遍。

李鸣贴好后还不禁洋洋自得,自己这一手贴海报已然渐入佳境,可惜,已再无用武之地啊!

不过很快,李鸣就知道了什么叫作人狂有祸——这是他从小便被老一辈人给训诫大的话,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那天晚上,李鸣吃完回房间发现,因为贴的时候多次重复粘贴,双面胶粘性下降,所以海报掉了三张,剩下的两张也摇摇欲坠。

这不,渐入佳境的贴海报技术可以试着渐入神境了。

简单来说就是得要再贴一次。

后来,当李鸣喘着气躺在床上看着平平整整、稳稳当当贴在墙上的五张海报时,不由欣慰出声:

“这,是朕的江山呐!”

南方的朋友应该知道,每到降雨时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就会升高,然后就会出现诸如墙壁上挂水,衣服晾一礼拜都不干,以及桌面上的纸发皱的现象。

刚好,李鸣家在南方。

而且更巧的是,李鸣贴海报的时间刚好也在降雨时节。

所以几天过后,李鸣看着墙壁上边缘发皱的五张海报面无表情地说道:“毁灭吧,我累了。”

大体上不算太影响观感,但是膈应人,还是非常膈应人。

或者更准确来说是非常膈应完美主义者。

于是乎,身为完美主义者的李鸣每每看到这不完美的海报,就感觉像是有一把小刀在割他的心脏一样。

看到一次,小刀就割一次。

于是乎,李鸣终于下了狠心去拿透明胶把海报边缘全贴了起来。

本尊贴的可不是海报,是道,乃为本尊所悟的不折青松道,待吾一朝证道即可飞升化仙,届时此处将做为本尊的大道伊始之地为千秋万代所瞻仰膜拜,李鸣心中如是想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