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回信(2 / 2)

稻谷不出意外还是一毛八一毛九,

两季稻谷加起来其实有九百的亩产就很不错了。

更何况藕塘还能养鱼,甚至是养甲鱼。

陆岩笑着点头:“有道理,所以不出意外明年就要开始大面积改种莲藕了,再往后,就是莲藕加甲鱼,还有莲子。”

“那咱们呢,是不是也要改?”

过去没什么人种藕,是因为自然资源丰富,除了直接吃并无其它用途,故尔过剩。

可随着藕粉生产逐步产业化,莲藕供应从自然野生转向人工种植,可以说是必然。

甲鱼也一样。

其实现在价格就很好了,比猪肉贵不少,只是暂时没什么人注意。

真要价格继续涨,手里又有点闲钱,届时不用说,自发的就会开始养。

关键还能搭配得很好,莲藕甲鱼共养,一分地,两种用途,不但不冲突,还能相互促进。

愿意的话,甚至还有莲子,还能养鹅,那不比种稻谷强得多?

就不说水稻田了,便是棉花田,到时候没准都会想办法挖来种莲藕养甲鱼。

陆岩却摇头道:“改就算了,莲藕省事,挖起来却也不容易,再说了,总是要有人种稻谷的,种稻谷也不耽误养甲鱼。”

“那万一到时候都留给自己没人供咱们莲藕怎么办?”杨雪便问。

陆岩停下手来,杵着耙子看向树下,乐道:“为什么会这么想?”

“难道不是吗?做藕粉又不难,今年还不知道多少家准备自己做呢!”杨雪说道,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陆岩摇头:“或许吧,做藕粉的确不难,今年自己做的也肯定要比过年那会多。

但这只是开始,慢慢的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干不下去退出不干了,慢慢的,会只剩十几家,甚至几家。

到那个时候分工就会自然形成,种藕的种藕,做藕粉的做藕粉,就像种稻谷之于打米厂,种油菜之于榨油厂。”

“所以咱们就是打米厂榨油厂对吧?”

杨雪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有全懂。

主要藕粉这个行当不一样,需要的设备技术门槛实在是太低了,到底会不会有人退出很难说。

陆岩也没深入解释。

因为这东西就没法解释,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升注定了机械设备会替代人工,市场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品牌与厂家。

小麦翻完提了两个竹篮他便出发了,见状杨雪也起身拍拍屁股跟上。

忽然又想起来,嘿嘿笑着折回拿了把伞。

这可不是什么折叠伞,天堂伞。

乡下地方当下来说也没有那种高级玩意,娇贵,不实用。

这就是正儿八经的雨伞,挡雨用的,傻大黑粗,所以看着就很奇怪。

但还是觉得开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