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乡里也缺钱(2 / 2)

“为什么不同意?”

“当然不同意啊,乡里跟镇里的诉求是不一样的,乡里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钱,可镇里,虽然也想要钱,但名显然更好。

说白了这全国上下乡镇企业多了,多一个藕粉厂不多,少一个藕粉厂也不少。

可做成规模的,做成产业的,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让整个地区都跟着受益的,凤毛麟角。

况且对于镇里而言一个藕粉厂其实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真要觉得那么挣钱,想搞的就不应该是乡里,而直接是镇里。”

“……”

陆岩之所以当时上门报喜的时候产业化的事情只字不提,固然有身份不对等的原因,不想惹麻烦也是一个考虑。

因为要是说起,以目前的环境思潮,乡里镇里想要亲自下场是大概率事件。

届时少不得就会引发一些恐慌,乃至矛盾。

不曾想这事还是来了。

好在局势也没那么糟糕,一方面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的他已经不同了,别说乡里想,就是镇里想,那上面还有市里呢!

他在市里勉强也算可以发声了,总不至于市里目光还那么短浅,要企业不要产业。

况且逻辑上讲,即便是乡里有想法,吃独食将其它人都排除在外的可能性也不大。

一来是很难办到,这里没藕别处还有呢,这边不让做还可以去旁边做呢,本乡不让做别的乡还可以做呢,咋整?

二来也没什么太大的好处,乡里乡亲的,得罪人,招骂。

李茂盛琢磨了一会,尽管还是不能全部理解,却也多少听懂了一些,便又放下心来,笑道:“意思是不影响对吧?”

“应该不影响。”

“大概率就是多了一家同行,而且要到下半年,真要说起来这还是一件好事。”

想要做成产业,目前来讲自然是参与者越多越好,产能越大越好。

也因此,乡里有想法真不是坏事,尽管很多人可能不这么认为。

说完陆岩又道:“不过李叔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到下半年,场所也好,设备也罢,可能就不能这么随便了。

没准到时候还要办执照,纳税,毕竟做得多了,就必须考虑卖出去,卖到市里,卖到省里,甚至卖往全国。

要想产业化,也必须正规起来,不能再跟自己家里做饭一样,随便糊弄,想怎么来怎么来。”

其实都是下半年的事。

这些东西即便到时候没人提,陆岩也想好要推一把的,毕竟他还不想正式退出,吃独食又不太好。

只是既然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也不介意提前打个预防针。

李茂盛说实话还是想不太明白。

在他而言,其实东西做出来能吃就完了,没必要脱裤子放屁搞那么大一堆。

不过既然陆岩都说了,他也服气,便笑道:“行啊,叔听你的,到时候你怎么干,叔就跟着怎么干。”

语落,知会了一声,让帮忙去拉一车石灰,随后两辆自行车,两人一道前往乡里。

乡里倒也爽快。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乡里的名人,连市里都要高看几眼的,一听要去弄果苗,二话不说便开了介绍信,还专门派了一辆手扶拖拉机。

这是来到这个时代以来陆岩第一次出远门,四五十公里,目的地,市郊一处国营农场,开拖拉机光路上就两三个钟头,回来时天都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