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胡骑的真正实力(2 / 2)

接下来的三排是长枪兵,全都将手中的长枪架在前排同伴的肩膀上,同时也用身体抵住前面人的后背。

最后两排是弓箭手,全部手持制式弓箭的他们按照计划是火力输出的主力。可惜因为结阵太慢,并没能在胡骑冲锋的途中射出箭矢。

百十个吓的瑟瑟发抖的民夫全都从车底爬到了另一侧,和另一边的盘古军将那十几个俘虏夹在了中间大车的底下。

原以为能将对手一冲而散的胡骑诧异的发现对手居然在自己就要杀入人群的前一刻结成了阵势,措手不及之下来不及勒住战马,冲在最前面的几骑一头撞上了如林的枪阵。

只听“轰”的一声响,双方撞在了一起,马上的胡兵被长枪捅成了筛子,可胯下的战马却在临死前借着冲势一下就撞进了盘古军阵中。

盘古军这边十几个盾牌兵霎时间就被战马撞的骨断筋折、口吐鲜血,只是因为身后的同伴死命抵住才没有飞起来。

后面的胡骑本来就没想硬冲敌阵,在看到前排同伴的死状后下意识的就是一勒缰绳。

就是这一顿给了盘古军堵住缺口的时间。

位于第三排长枪兵最中间的麻杆在战马撞过来的一刹那不由自主的闭上了眼睛,然后就感觉握着的长枪枪杆一沉。等他下意识的睁开眼睛,什么都还没来得及看清就感觉一股巨力传来,自己的身体随之就要飞起来,紧接着就感到后背撞上了什么。

根本来不及扭头看看身后的麻杆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身前大口呕着血的一个战友整个人缩在自己怀里,同时感觉自己浑身的骨头如同要碎了一般。

还没等他已经涌到喉头的那口血喷出来就感觉后背一松,然后看见身后的战友如同发了疯一般的越过自己向前方被死马撞出的缺口堵去。

一瞬间,麻杆突然想起了趴在门槛上的老娘和老娘身下地上的那一摊黑褐色土地。

“咯吱吱”一阵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发出来的牙齿紧咬声中,麻杆将喉咙里的血硬生生的咽了下去,居然就那样手里握着只剩半截的木头枪杆也向缺口冲了过去。

像麻杆身前那样的缺口有好几处,有很多人也像他一样就那么直愣愣的堵了上去,根本顾不得手里拿得是什么。

刚刚挤到最前面一排的麻杆还没站稳就感觉头顶一凉,然后就看见面前好几个离的很近的胡兵掉下马来。

最后两排的弓箭手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候射出了第一轮箭矢。虽然被骑兵冲锋气势震慑他们连平时训练中的力道和准头的一半都没有,统一度也远未达到齐射的标准,可这么近的距离,胡人又都骑在差不多静止的马上,八十多张弓根本就是极近距离的平射集火,取得的战果非常大。一轮下来直接射翻了十来个胡兵,也就是拖在最后面的五人因为前排同伴的遮挡才没被射中。

唐笠的紧张也没有完全消散,这和之前两次在山里打游击时基本是偷袭或伏击完全就是两种形式的战斗,见到眼前的战果后不可避免的愣了一下,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等到他反应过来大喊“冲!”的时候,最好的时机已经失去了。

发现己方就剩下自己五人的羌骑只要调转了马头,骑马的他们要逃哪里是盘古军两条腿能追上的?

回过神来的唐笠总算是彻底恢复了冷静,虽然心急如焚却及时制止了己方士卒的追击。

开玩笑,自己这帮人就凭两条腿去追击逃跑的骑兵,还不得被敌人用骑射“放风筝”玩死?

唐笠迅速发出了下一步的指令,留下一什人手照顾伤员,自己和其他人迅速越过车阵在另一侧重新列阵。因为土坡上的齐大毛已经发出了示警,另一侧的胡骑已经杀了过来。

唐笠心想看来之前那二十骑冲锋前射出的那支响箭就是信号,敌人是从两边同时发起的攻击。

也幸亏了盘古军最初的混乱让绕到后方的那二十羌骑太过轻敌,没有等一下另一侧的友军就先行冲阵了,否则两边骑兵要是同时冲到的话,盘古军大概率是真顶不住的。

现在可倒好,羌骑的贪功冒进不但给了盘古军调整的时间,还让己方变成了添油战术。

不过这回冲来的胡骑没犯同伴的错误,看见盘古军已经列好的阵势后就提前放缓了速度,没有直接冲过来。

度过了之前慌张期的唐笠头脑又恢复了清醒,变阵前的同时就让老桩的斥候队向两侧土坡上爬去。这是要让他们骑上藏在坡后的战马夹击和追杀敌人。

唐笠很清楚绝对不能让一个羌骑逃走,否则在这敌人的后方很快就会招来更多的敌军。

到时候自己这些人留在原地是等死,要是撤退,在平原上没了任何地形依托,更不会有任何胜算。

要说之前唐笠和盘古军因为两次反围剿大胜而有些傲气的话,刚刚经历的短促战斗则让他们彻底清醒了过来。

在平原上野战,自己这群实际上还只能算是新兵的家伙暂时根本就不是官军尤其是胡人骑兵的对手。

只要有一个胡人骑兵逃走,就算附近没有其他敌军,己方要撤回山的路上也不可能不被追上,要知道那可至少需要大半天时间。

一边指挥人和胡骑对射,唐笠心里一边暗自祈祷,希望刚刚那五个胡人骑兵别直接逃走去搬援兵。

还好运气不是太差,两侧土坡上的齐大毛队虽然命中率仍然惨不忍睹,却很快高声告诉沟里的唐笠那五个胡骑又绕回来了。

听到消息的唐笠心知机会一闪即逝,立即下令解散队形全军冲锋,其中还包括两侧土坡上的齐大毛队,务必要缠住随时都可能撤退的羌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