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疯狂的想法50(1 / 2)

等到唐笠率领的步卒大军冲到跟前的时候,只抢救出了不到十辆火势尚未完全烧起的大车,全都是骑兵拼死护住的。

其他八九十辆的火势已经彻底烧了起来,完全没有了扑灭的希望。

就是那抢出来的十辆也都紧挨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为了抢救出来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接到命令的众人却没有一个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畏缩。

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新加入的新兵表现的甚至比老兵还要勇敢,这和他们的出身有很大关系。

新加入的这些新兵超过九成都是百姓出身,有些是历次劫粮战中被解救的民夫,有些是陆续逃进山的百姓。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很多人都是一家老小全在盘龙谷中。

他们一方面感激盘古军救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另一方面知道山里的家人都在等着自己抢到粮食回去。所以论武技和战场经验这些人可能不如老兵,论作战勇敢却是一点都不逊色,尤其是在抢救粮食这件事上。

唐笠也没有光站着指挥,身边十几个亲卫都没能拉住力气变得越来越大的他冲进火场,只能咬着牙也紧跟着冲了进去,拼了命的保护主帅安全。

其他人见到唐笠都如此这般,全都更加奋不顾身了。终于在付出了十几人被烧成重伤的代价后,成功的把能抢出来的全都抢了出来。

看着眼前熊熊燃烧的大火、一个个浑身是血的骑兵兄弟和身上冒着躺在地上呻吟的同伴,每个盘古军士卒心里却都明白,任务又失败了。

心中的绝望点燃了怒火,怒火烧毁了理智,人群中猛地有人发一声喊,然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咬牙切齿的朝着结阵撤退的敌人追去。

唐笠虽然也有点心如死灰的感觉,却并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很快就高声下令不要追击。

现在这种情况下咬牙追击,除了能多杀几个敌人泄泄愤还能有什么用处?

再说,看敌人撤退时也依然保持的阵型,这么一窝蜂的追上去也很可能被对手打个反击,即便是最后全歼了敌人伤亡也不会小。

这次战斗己方的损失已经很大了,再和敌人拼命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当务之急是想想接下来的对策。

坐在地上任由医匠给自己涂抹伤药的唐笠没什么心思听老桩关于剩余物资数量的汇报,更没心情搭理耷拉着脑袋意识到自己错误的郑大。刚刚就是这货带头在没有命令的去追击撤退的后秦军的,甚至任凭撤退的号角声想了半天才不情不愿的撤了回来。

按照盘古军一直以来严明的军纪,郑大知道自己这回肯定是要挨罚的。

此时的唐笠正在强迫自己的大脑高速运转,思索接下来何去何从。

其实也并不是无路可走,办法也并不难想到,之前唐笠就听几个士卒闲聊时提到过,此时的他只是在心里飞速盘算着那个十分疯狂的对策的可行性。

从陆续救出的秦人民夫口中,盘古军很容易的就能知道,和北魏东部军大本营的上党城一样,南边后秦军东北部军的老巢晋城此时已经成了物资中转地,囤积了巨量的、足够解决所有问题的粮食和各种物资。

可那却是一座北魏正规军都从未打下过的坚固大城,甚至长期作为后秦东北部军主城的它更像是一座军事要塞,所有人都从来没敢想过去打它的主意。

不过已经没有任何其他退路的唐笠此时却不得不想了。

此战之前带出山的干粮就只剩一天的量了,刚刚抢救出的粮食盘点后也只够三千人吃上一天。如今的盘古军再也不是最初的模样了,那时候随便抢到一车粮食就够百十号人吃上一阵子,现在三千张嘴每天的消耗是惊人的,尤其是在战时。

两天后断粮,就算是现在立即掉头回山,路上也尽可能的省着吃,也很难坚持到返回盘古寨。要知道现在可是还有两百多行动不便的伤兵,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把他们和阵亡兄弟的遗体丢下的。

到底是咽下注定要有的损失,狼狈至极的逃回去?还是冒死一搏,看看能不能突袭打下晋城?

其实从这句唐笠心里不断犹豫的话里就已经能看出答案了,他潜意识里是倾向于后者的。

原因一是基于理性的分析。

山里也快断粮了,自己这三千人回去也很难再凑出足够再次出山的干粮了。而且就算是从百姓嘴里抠出能够让自己再次带人出一次山的食物,遇到的情况估计也和这次没什么区别。敌人的果断自爆根本无法破解,实在是存了心的放一把火太容易了。

第二个原因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就是只有唐笠自己知道这就是个自己的梦,在这个梦里自己死了是可以重来的!就算是运气糟糕的到了极点,大不了也就是从铜川县的大牢里再越一次狱罢了。说不定重来一次的过程中,还能有意识的规避一些之前自己并不十分满意的细节。

这个心底深处永远无法和两个世界里任何人说的秘密,也是唐笠在这个世界里一生都酷爱行险的最重要的原因。

彻底作出这个疯狂的决定之后,唐笠立刻召集众人开始商议,然后就发现自己手下这支队伍里的人全都是疯子!

盘古军的主要领军人物都是泥腿子出身,虽然对唐笠的想法有些吃惊,却对其中的难度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说一句无知者无畏。

只有想李程和梁栋这样的前北魏官军才知道这个计划具体有多疯狂,却同时也都很清楚此时己方面临的困局,细想之下只能叹息其实也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