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章宝玉拜别潇湘馆239(1 / 2)

在那一天,贾母去宝玉的住处看看他。当她见到宝玉时,她好奇地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宝玉微笑着回答:“昨天晚上,我看到了林妹妹来了。她说要回北方去。我觉得她可能有些糊涂了,因为她的家明明是在南方啊?所以我想让老太太帮我留住她。”贾母听了宝玉的话,告诉他说:“林丫头好福气,已经嫁给北静王作妃子了,她去北方是对的,你好好休息,日后北静王林妃会回来看你的,你放心好了。”然后袭人扶着宝玉躺下休息,宝玉一时糊涂就昏睡过去了。

接着,贾母离开了宝玉的房间,来到了宝钗的住处。那时宝钗还没有回到九如山庄,所以每次见到人时,她都会显得有些害羞。这一天,当宝钗看到贾母脸上布满泪痕时,她递上了茶水,并请贾母坐下。宝钗侧身陪着贾母坐了下来,然后关切地问道:“我听说林妹妹生病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贾母听到这个问题,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告诉宝钗:“我的宝贝女儿!我告诉你这件事,但请你不要告诉宝玉。林妹妹为了救宝玉,已经嫁给北静王做侧妃了。她受了多少委屈啊!你现在已经是媳妇了,我才告诉你这件事。现在宝玉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这件事。你们之前都在园子里,应该也都明白这一点。”宝钗听了这话,脸立刻变得通红;想到黛玉嫁给别人的事情,她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贾母又说了一些话后,便离开了宝钗的住处。

从那时起,薛宝钗经历了无数次的思考和纠结,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然而,她并没有急于行动,而是谨慎地等待了一段时间后,才将这个主意付诸实践。如今,情况果然有所好转,大家之间的交流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

尽管如此,宝玉的病情却似乎一天比一天好转。但他的痴情始终无法消除,总是想要亲自去经历一番痛苦的折磨。贾母等人知道他的病并未完全康复,所以不允许他胡思乱想。然而,宝玉内心的郁闷和痛苦让他难以承受,病情也时常反复。最后,大夫看出了他的心病,建议他先散散心,然后再用药物调理身体,这样或许能更快地康复。

宝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决定前往潇湘馆。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是他和林黛玉度过许多美好时光的地方。当他来到潇湘馆时,他不禁想起了他们未病之前的日子,那时候他们经常一起来到这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然而,如今屋还在,人却已经离去,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悲伤,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宝玉看到紫鹃陪着黛玉离开了,原本的丫鬟雪雁却留在潇湘馆打理事务。于是,他传唤雪雁前来见他,询问黛玉之前是否有说过什么话。雪雁本来心里有很多委屈,但见到宝玉如此关心,心情稍微好转了一些。此外,贾母和王夫人也在场,她不敢对宝玉有所隐瞒:于是,她详细地讲述了林姑娘如何再次生病,如何烧毁手帕,焚化诗稿,以及她在昏迷前后、死而复生的经过。

雪雁向众人述说:“我们担心姑娘会离开,所以想先为她擦洗身体。然而,没想到的是,当她听到宝玉婚房那边传来喜乐之声时,突然大声叫喊起来:“宝玉!宝玉!你好──”她刚说出“好”字,就感到浑身冒出冷汗,眼睛翻了一下就昏厥过去了。宝玉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非常痛苦。他想到黛玉一定是对他始乱终弃极为失望而叫出“宝玉!宝玉!你好狠!”的哀嚎并昏厥过去的。他不禁大哭起来,哭声悲恸至极,哭得气噎喉干。

雪雁再次提及了那一天,当黛玉突然昏倒并陷入深深的昏迷中,她一直没有醒来。大家都感到非常担忧,认为她可能无法再醒过来了。正当大家准备为她换上一套干净的衣物时,他们在衣柜的底部竟然意外地发现了一条刻有字迹的红玉带,他们没有来得及仔细查看。就在这时,他们竟然听到了黛玉的声音,她在叫了几声:“错了!错了!错错错!”之后,她就醒了过来,仿佛从死亡中复活了过来。

宝玉接过红玉带,仔细一看,他发现上面刻着元妃省亲时黛玉替写的小篆字样《杏帘在望》那首诗。宝玉记得这条碧玉红鞓带原本是北静王系过的。

宝玉清晰地记得,那是元妃省亲的那一天。元妃在见到他的时候,竟然对他说:“我听说你能够题咏诗词,这真是让我感到惊讶。在这潇湘馆、蘅芜院、怡红院和澣葛山庄这四大地方,如果你能为它们各自创作出独特的诗句,那将会是非常美妙的事情。”她接着说:“虽然你之前所写的对联已经非常出色,但我现在希望你能再为这四个地方各写一首五言律诗。我会亲自测试你的才华,这样才不会辜负我从小对你的教导和期望。”宝玉听后,只能恭敬地答应了下来,然后开始认真地构思。经过一番努力,宝玉终于完成了三首诗的创作。这时,黛玉看到宝玉为了构思而苦恼的样子,便走到他的书桌旁。她知道宝玉只差“杏帘在望”这一首没有完成,于是她叫宝玉先抄录已经写好的前三首,而她自己则开始吟咏,并将这首诗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将其揉成一个团子,扔向宝玉。宝玉打开纸条一看,立刻觉得这首诗比他之前写的三首都要高出许多。他心中震惊,急忙用恭楷将这首诗抄写完毕,然后恭敬地呈给元妃。元妃读完这首诗后,非常高兴地说:“你真的进步了很多!”她还特别指出,“杏帘”这一首是四首中最好的。

此事宝玉铭记在心,那个黛玉小篆写的纸条也被其偷偷收藏,并曾于一次酒宴后一时兴起向北静王展示,当时就被北静王要去,不曾想被篆刻在这条北静王的碧玉红鞓带上,看来北静王对黛玉才情倾慕已久。只是在宝玉迎娶宝钗后才招黛玉为妃,黛玉家世显赫,三代为侯,喜结良缘也是佳偶天成,天作之合。

探春看到宝玉如此伤心,便劝慰道:“林妹妹真是有福气啊,你为什么要哭呢?她现在成为了侧王妃,这不正是应了潇湘妃子的雅号吗?”虽然探春的话是为了安慰宝玉,但她知道这对他来说并不容易接受。毕竟,林黛玉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宝玉回想起之前对黛玉的承诺:“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现在他却始乱终弃,懊恼不已。但他转念一想,黛玉是个天仙般的美人,与北静王也算得上门当户对。再说,北静王对宝玉和黛玉都有早先的情分,而且黛玉自有潇湘妃子的雅号。这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的。这样想着,宝玉心中的纠结便渐渐消散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