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万历问询,六子释疑(1 / 2)

朱常润落在离起点不远的地上,回想刚刚在天空中开启奥库拉斯(Occulobe)的高强度红外热感视觉时,风之流动如诗如画,犹如天地间最美妙的乐章。

首先,大气之温度各异,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画面。冷风如深蓝或紫罗兰般的绸带,在空中舞动;热风则如烈火或朝霞,以红色或橙色的光芒照亮天际。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天地之间的一幅流动的画卷,充满了生命与活力。

其次,风速之变化也在眼中一览无余。快速的气流如同江河之水,明亮的线条或弧线在空中划过;缓慢的气流则如炊烟,在空中缓缓弥漫。这一切都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有节奏、有韵律,充满了和谐与美感。

再者,风的涡旋与气旋更是让人惊叹。这些看似混乱的气流,实则遵循着精妙绝伦的物理定律。它们如同舞者,在空中旋转、跳跃,影响着云层的形成与移动,与大地、山川互动,甚至能影响到远方的天气。

最为神奇的是,通过红外视觉,他能看到风与万物的相互影响。一群飞鸟穿越天空,它们的体温改变了周围的气流;北京城中居民生火排放的热量也会影响到附近的风向。这不仅是物理现象,更是哲学与道德的体现,让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通过高强度的红外视觉,朱常润仿佛进入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复杂而美妙的世界。风的流动不再是无形无色,而是充满了生命与活力,犹如大自然绘制的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心生敬畏,不禁让朱常润感慨:原来这就是道在不同人眼中所显现的面目不同的缘由,仅仅是拥有了强红外视觉,整个世界就变了一副模样,若我的能得证太乙真仙,仙界(亚空间)又该是怎么一副景象。

周围的太监宫女迅速跑了上来,跪下围城了一圈,还一边小声议论起来:

“殿下这是真的修炼成仙了啊!”

“废话,没成仙你有听说人能在天上飞的吗?”

“话本里妖怪貌似也能飞。”

“慎言、慎言。”

“呵呵呵……”

一阵轻笑之声突然传到了众人耳中。

“哈哈哈……”

这阵低笑声越来越大,众人终于发现来自圈中的朱常润身上。

“哈哈哈哈哈……”

大笑声真可谓震耳欲聋,所有人的耳膜都有些生疼。

正当有人要晕倒的时候,朱常润把笑声一收,冷然说到:“摆驾,回宫。”

另一头,万历皇帝朱翊钧正与郑贵妃在宫中悠然谈笑,皇帝微笑道:“爱妃,莫需忧心。常洵虽未能继承皇位,然其在洛阳王府亦可享尽荣华。他的王府朕让刘骥派人监工的,建的比大内皇宫还好,你就放宽心。“

“郑贵妃听罢,眼眶微红,轻叹道:“然而洛阳遥远,来回需半月有余,有两千多里路程(在明朝,一里通常等于180丈,而一丈等于10尺。明朝的一尺约等于32厘米。因此,明朝的一里可以计算为:

1里=180丈×10尺/丈×32厘米/尺=57600厘米=576米=0.576公里

所以,明朝的一里大约相当于0.576公里。这是一个近似值,因为北京和洛阳之间的陆路距离大约在1736里到2000里之间,即1000到1200公里之间),如若洵儿就藩,那我两母子一年也见不得几次面了……“郑贵妃说罢,又欲哭泣。

话音未落,司礼监掌印太监刘骥急步冲入,面色激动:“陛下,祥瑞显现,祥瑞显现矣!”

万历皇帝一挑眉:“何为祥瑞?”

刘骥急声道:“方才有神人自紫禁城城墙乘风而起,直冲九霄。”

郑贵妃不屑一笑:“胡言乱语,人能飞天?刘骥,尔岂患癔症乎?速退!”

刘骥双手合十:“老奴决无妄言,此事有目共睹,宫女、太监、守卫皆有证言。”

万历皇帝沉吟片刻:“如此,速派人查明,同时请龙虎山张真人与全真道王真人来宫。”

刘骥恭敬地回应:“陛下放心,已有人去查访。”又吩咐左右去请张自烈、王长保到万历宫中来。

不多时,一名太监进来禀报:“陛下,据查,那飞天之人乃是惠王殿下。”

万历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原来是吾儿,速召他来朕前。”

朱常润此时正静坐于自己的宫中,回味刚刚的在天空中翱翔的经历。

他越想越觉得那空中看似混乱的气流、无所不在风的涡旋与气旋就好比大地之上的江河、湖泊,大海中的洋流、岛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