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贵竹(1 / 2)

惊魂已定后,狄清舟露出伤口,让老农看看,讲了自己的遭遇给老农听。

老农听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庄稼人,心里实诚,见不得这么嫩的孩子受这么多罪。

“哎,乖娃儿,回家里喝口水,给你找大夫。”

老农扶住狄清舟往家走。

狄清舟一到老农家里,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

这个家好像他自己的家啊。

一个小院子,几间小房子,正房,偏房,厨房。

很简单,有点简陋,但很温馨。

院子里种的有各种蔬菜,还有一些叫不出来名字的小花,在秋风中开的肆意飞扬。

就像回家一样,狄清舟坐到院子里的石凳上,静静发呆。

老农端来一碗水,水里撒了一些芝麻粒。

狄清舟喝着芝麻水,刚刚停止的泪又开始了,滚落到了碗里。

他记得娘说过,三伏天收麦子,人太渴了,大口喝水,容易呛到,就在碗里放些麦粒,慢慢喝,又解渴又不呛。

老农端来的是芝麻水,白白嫩嫩又饱满的芝麻,一看就是新季下来的。

这在农家是十分珍贵的。

狄清舟喝完水,接过来老农递的一个窝头,细细嚼着吃。

“哎,家里没啥好的,娃儿别嫌难吃,再晚点,婆婆回来了,给你做口热汤面。”

“谢谢爷爷,这好吃。”

狄清舟朝着老农深深鞠躬。

老农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两人正说着话,老农的孙子回来了。

“爷爷,他是谁啊?“

狄清舟抬眼看到一个壮实的小伙子,推了院门进来,中气十足的问道。

他站起身,还没有说话,老农接住了话茬。

“是个过路的,走亲戚的,饿坏了。”

“那咋就吃个窝头啊,我给你做热汤面。”

小伙子的话出乎狄清舟意料,他以为对方会说几句不好听的,毕竟对方的年纪正是二十来岁,浑身的劲用不完,最喜欢用拳头说话的时候。

小伙子说做就做,一会儿功夫,热汤面好了。

应该是经常做饭的人,和面,擀面,烧水,下面,一样都不让别人插手,就自己来。

做完了饭,搬起一张竖在墙边的小木桌放到狄清舟面前,端来一碗热汤面。

“吃吧,手艺还凑合,合不合你的口味,你担待着点儿。”

狄清舟说了一句,谢谢。

小伙子大手一挥,“客气什么,我叫贵竹,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狄清舟。”

狄清舟扒拉着面慢慢吃,刚出锅,新鲜的面,配了院子里种的马齿菜。

“本来马齿菜是要蒸着吃,我试了好几次,用油煎一煎,下到面条锅里一样好吃。我奶奶说,胡闹,我觉得不错。”

小伙子别出心裁的做法,确实让面条口味不一般。

这是狄清舟离开清屏观以后吃的最美味的食物了。

他平时觉得好吃的,还有一次。

他六岁那年,淮家口码头,救他命的渔翁给他一碗小米甘糟。

那之后,他经常难受到了极点时就会想起那碗甘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