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世修降表衍圣公!28(1 / 1)

【好了,咱们这次有关于苏东坡和他的怨种弟弟的故事到此结束,咱们进入今天要讲的重点!那就是有关于诸子百家的儒家!

儒家注重“人道大伦”,希望推衍“爱与敬”。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于中国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东亚文化圈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而“儒学”、“儒家”、“儒教”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要区分开来。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儒家主张对待长辈尊敬尊重,朋友之间言而有信,为官者清廉爱民,做人自知之明,尽分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待上司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待父母亲属孝敬,“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当然了,这是包括秦朝以及之前的儒家,后期的儒家经过不断的发展,尤其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了维护统治者统治的思想!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

汉朝以后,儒学地位下降,在魏晋南北朝时玄学盛行。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佛教和道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直到五四运动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可以说在宋朝之前的儒家,还算是比较优秀的,先秦时期的儒家,诸子百家争鸣之时,儒家更是人才辈出,蒸蒸日上,但是宋代开始,儒家文人就变了味!把孔孟思想改的牛头不对马嘴,还有就是宋代的‘君与士大夫共天下’,让儒家文人彻底丧失了本心,一心争权夺利、搜刮民脂民膏,搞得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接下来说说宋朝之后的儒家都是什么人物!有世修降表衍圣公,水太凉、头皮痒的钱益谦!还有那些个争权夺利的士林党争!

数千年来最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老夫子,他的后代逐渐成为了笑柄,甚至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传出了“世修降表衍圣公”的笑话!早在宋朝以前,这孔子的后人都有一定的地位,比如在秦朝叫文通君,汉朝叫奉祀君,褒成君,魏晋南北朝时期叫奉圣亭侯,在唐朝叫褒圣侯,文宣公,直到宋仁宗时期,孔子后人都是文宣公。

宋仁宗时期给孔子后人封为‘衍圣公’,从此之后就定为了‘衍圣公’这个名号。

可是我们发现,这孔子的后人,尤其是到了衍圣公时期,这骨头都不怎么硬,是逢难变节,投靠敌人,真真是世修降表,事情是真的吗?是真的。要说起这事,首先要从靖康之变开始。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康王赵构率领文武群臣南迁,可是人南迁,这孔庙的香火不能断啊,怎么办呢,也好办,当时的衍圣公孔端友决定,自己随宋高宗渡江去江南,可是自己没有儿子,于是他让大侄子孔玠跟自己南迁,让自己的二侄子孔璠留在老家,可是这时候时局动荡,大金的大军已经攻占了山东,并且建立了伪齐,让刘豫做伪齐的皇帝。

他做了皇帝之后,封孔端友的二侄子做了衍圣公,但凡是个胸怀天下的大丈夫,真豪杰,会接受刘豫的封赏?可大侄子接受了,二侄子孔璠(fan)就成为了北方的衍圣公,这样,大江南北有两个衍圣公的局面就出现了。

几十年后,南宗的衍圣公已经变成了大侄子孔玠的孙子孔文远,北宗的衍圣公是二侄子孔璠的孙子孔元措,这时候,大金朝入驻汴梁,北宗孔元措跟大金朝入驻汴州,可他走了,曲阜没人管了,这时候就又有主意了,让同辈人孔元用当曲阜的衍圣公,这下好了,一下子冒出三个衍圣公,后来蒙古人占领山东,孔元用依然是衍圣公,这下好了,无论是大金,还是大宋,亦或者是大蒙古,是人手一个衍圣公,谁也不得罪,而反观岳飞,韩世忠,还在辛辛苦苦的大战金兵。这样一对比,高下立判。

不仅如此,在清朝初年,剃发令横行,有些地区甚至因为剃发令而屠城,这个时候,我们尊敬的第64代衍圣公孔衍植给皇帝献上了“上剃头奏稿”,更是为剃发令举行了旷世隆重的仪式。

在清末,75代衍圣公孔令贻是八面玲珑,一边巴结慈禧和光绪,一边巴结德国人和英国人,在民国时期,孔令贻是先巴结袁世凯,后巴结张勋,再巴结徐世昌和北洋政府,这样的人,作为孔子后人,把孔子他老人家的脸都丢的干干净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