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唐太宗李世民(四)(2 / 2)

“麻烦孙太医了,还请孙太医下去给陛下煎药。”长孙皇后道。

“此乃臣的分内之事,当不得娘娘如此,臣告退。”

【齐王李元吉:凭啥我是搅屎棍?你这是人生攻击!我要投诉!】

【闭嘴吧你!】

【叮!直播间提示:齐王李元吉已被主播禁言!请大家谨慎发言!】

【额,看来咱们的二凤陛下心理承受能力有点...要不剩下的咱们之后再说?】

【唐太宗李世民:没必要!朕是真的·想知道后人对朕的全部评价!】

【额,那好吧!咱们继续!

第二个就是篡改历史了,根据记载,贞观十三年,李世民以“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为名,向谏议大夫褚遂良调阅起居注。褚遂良坚持史官修史原则,断然拒绝,说:“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一年之后,即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再次干扰史官修史。这次,他面对的是房玄龄。房玄龄相对容易说话,满足了李世民的无理要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实录》、《今上实录》各二十卷,呈上李世民的龙案。

种种迹象表明:李世民之篡改史书,乃是有意“抓大放小”,删除掉了所有“囚慈父于后宫”的罪恶,鼓励史官大书特书诛兄杀弟细节,目的是以此掩彼,扰乱和遮掩住后来世人的耳目。】

【唐太宗李世民:这...朕...】

【历史各朝王侯将相平民百姓:..........】

【第三就是李世民虽然是个好皇帝,但并不是个好父亲!太子李承乾叛乱和蜀王李恪叛乱就说明了这一点!

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在李世民强大的基因下不乏天资卓越的儿子诸如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吴王李恪都是非常聪慧且品行不错的孩子,但是落下的结局都非常的凄凉。

太子李承乾在八岁以前就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以及很好的性格,深受李渊、李世民、长孙王后等人的喜爱。年仅八岁就被李世民封为太子,之后更是非常勤勉,不论是念书、礼仪都非常出众,但是到了十八岁之后,李承乾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为他有一个弟弟,魏王李泰!根据历史记载,魏王李泰非常受李世民重视,李世民对李泰重视到什么地步呢?在最受宠的时候甚至能拥有和太子一样的礼秩!皇子们都有封地,按照规定皇子到了年龄之后,必须要去封地的,李泰却不用,再加上李泰的文采出众,种种问题加在一起,这让李承乾认为李世民有改立太子的心思。

还有就是李世民给李承乾请的师傅们!包括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刘洎、岑文本等人,这些人不是大儒,就是名臣,在这么多老师的教导下,为什么李承乾还会造反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高压教育!高压教育彻底压倒了李承乾!

这些人确实有真材实料,但是每当李承乾犯一点小错误,他们就会给李世民打小报告,一旦他们给李世民打小报告,李世民就会呵斥李承乾,可是你也不想想,李承乾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哪有不犯错的?一个魏征就让你李世民受不了了,他李承乾身边这么多魏征,搁谁谁不疯啊!

还有就是,李世民认为太子身为国储,必须要严厉教导,所以就算是李承乾做的不错,李世民也不会夸奖他,再加上李世民经常夸奖李泰,李承乾认为李世民有改立太子的想法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最后就是李承乾患上了脚疾,这让李承乾彻底疯魔了,甚至宠爱一个男宠,一个叫做称心的人,这也让李承乾更不得李世民的心了,李承乾是因为脚疾而自卑,心态崩了,才变得荒唐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