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智勇双全108(2 / 2)

事已至此,如今睢阳城里的储备粮业已吃光。将士们一天仅有少量米可以吃,并掺和着树皮、茶叶与纸张裹腹。而燕军粮道一直畅通无阻,兵败之后又到各地征调,因此,充足兵员,伤亡及时得到补充。由此可见,当时平民百姓当兵,很多人一直想法就是,只要谁给饭吃或给钱花,就去当兵。即便抛妻别子告别父母也不得已而为之,这与洗脑关系不大。因此,这些打仗的兵,不能叫战士,只能称为士兵。

可跟张巡打仗的兵就不一样,他的手下士兵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即便物质匮乏,然而大无畏精神时常铭记,革命意志根深蒂固。在光辉思想引领下,苦中作乐,勇往直前,将革命进行到底。这样的钢铁士兵,称之为革命战士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说着说着,楔子语便云涌起来。好了,就此打住。

斯时,张巡军中内无粮草,外没援兵。就这样,六千八百将士业已元气大伤,战士们损耗仅仅剩下一千六百多人,疾病缠身,恶神不离不弃,致使战斗力丧失殆尽。

张巡两眼冒着怒火,颧骨高突,形象枯槁,可他还有一颗红亮的心,那就是忠于职守忠于国家社稷。敌人围他几重重,而他只好下令整修守城装备抵御敌人。燕军制造出高大云梯,上面布置二百精兵,推到城下边,这样可以让士兵跳进城内。张巡早已制定出相应措施,他命人事先在城墙上挖了三个大窟窿,等待云梯快靠近时,从一个窟窿里伸出一根大木头,这木头上有铁钩,但凡构住云梯就不能退去,接着,又从另一个窟窿里伸出一根木头,顶住云梯不能向前移动;紧接着,再从第三个窟窿里伸出一根大木头,其头上系着一个铁笼子,笼内点着火,以此烧云梯,云梯一烧断,云梯上的士兵就能烧死。

燕军的钩车能构城头上的敌楼,钩车走到哪里,哪里的敌楼就被钩倒。

张巡本是个文人,可他脑子灵活,善于分析具体问题。为此,他在大木头上放置了连锁,锁头装置大环,套住燕军钩车头部,接着把钩车拔入城内,截取车上的构之后,便把车放掉。燕军此番用心良苦,还制造出木驴进攻城池。张巡将计就计,便用烧化的铁水往木驴身上浇灌,木驴立刻就化了。

一招不成,又生一招,真可谓毕其功于一役。最后,燕军在睢阳城西北角用土袋与干柴聚集成阶道,想以此登城。

张巡不跟燕军交战,却偷候摸候把柴草跟助燃剂松明投进正在堆积的阶道内,历经十几天,燕军都没有察觉。张巡伺机出兵迎战燕军,并差遣小分队放火烧阶道。熊熊烈焰,让燕军没法施救也无法靠近,只能眼巴巴看着大火吞噬着劳动果实。这一烧不要紧,大火没日没夜地烧了二十多天才熄灭。

张巡见招拆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敌人对他刮目相看叹为观止,致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贸然进攻。不仅如此,张巡命人在城外深挖三道壕沟,并安置木栅栏围城,同样,城内也挖了深壕,凭借此工事进行抗战。

尽管如此,这时唐军仅剩下六百人,张巡跟许远分兵把守,许远守护西南部分,张巡守护东北部分,他们与战士们情同手足共御外辱。一日,张巡看见燕将李怀忠在城下巡逻,便对他展开了心里攻坚战。他向李怀忠发问道:“同是大唐将领,你为何叛国投敌?”李怀忠经他这么一问,脸一红,尴尬不已。张巡见对方心旌摇曳,觉得是争取的对象,便温言良语进行解劝,什么你在敌人那里呆了多长时间,家里大人做过官没有,李怀忠一一做了回答。最后,张巡讲事实摆道理,动之以情,说道:“李将军世受国恩,为什么还要跟着叛军与李唐王朝作对呢?你扪心掂量掂量能没有愧疚吗?”李怀忠无言以表且满面愧色。张巡继续说道:“从古至今,凡是谋反的叛逆的哪一个落了好下场?一旦事情平息下来,您的家人难免被杀害,您忍心看到这个惨景吗?”

张巡的一番说教,如同温水煮青蛙,这种心理战术,不可谓不高明。李怀忠听罢,幡然悔悟。李怀忠哭泣着走了,时间不长,李怀忠带着几十个人归降官兵。就这样,被张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政治理念,策反了总共有二百多人,他们发誓:即便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