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惊慌失措91(1 / 2)

六月初九日,李唐东大门潼关防守危如累卵,迫在眉睫。之前,哥舒翰派遣部将火速进京向国主唐明皇告急。唐明皇接到消息后,心如火燎,赶紧派遣将领李福德率领监牧兵驰奔增援。

就在这一天,唐明皇坐卧不宁,眼巴巴眺望潼关方向,平安火一直没有燃起,他无法入睡。

平安火就是烽火。原来,李唐边境镇戍以及部分内地,每隔三十里地设置一座烽火台,如果看到敌情就燃放烽火,下一家看到了照样操办。就这样,一个传一个,以此类推传递烽火,进行报警。如果敌人数量多了,那就多燃放几个,以示报警程度。到了开元后期,内地暂停烽火设施,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到潼关一线又重新恢复,但是改报警为报平安。哥舒翰出征前约定,潼关如果平安无事,则在每天晚上燃放烽火以报平安。

这一天,唐明皇心急如焚坐等平安火燃起,他一直等到了天亮,也没有看见平安火。第二天,他也没有看到派出的探子回来奏报。究竟出了什么事情,令人一头雾水,干巴巴光着急。要是今天还是望不到,那人们就会往不好的地方想开了。可是这种事情,只能胡猜疑,谁也不敢开口乱说。

此时,唐明皇被生命攸关国家社稷这一危机时局所清醒。杨贵妃怜惜三郎的身体,便多次催促他回宫入寝。这些日子以来,唐明皇不能听杨贵妃说睡觉,一听就上火,轻着便说:好了,好了,你先去睡吧。重的话,便响吧道:“睡睡睡!光知道睡,你是个猪哇!要不是你,朕怎么会走到这一步?”杨贵妃一听,噘着嘴哭唧起来,哽咽道:“你说这事怎么会连累到我,我对你怎么样?你心里不清楚吗?哪一方面照顾的你不是服服帖帖开开心心?现在国家有难了,却迁怒于我?!”言罢,哭声更大了。高力士赶忙解劝,把杨贵妃安抚好后,又来到明皇跟前劝解。

“陛下,这几天寝食难安,面容憔悴,应该休息一下,这里老奴给盯着,一有情况,立即奏报。”高力士施礼道。

“少说话!”唐明皇烦心道,“力士,扶着朕到勤政楼,朕打算上楼顶亲自看看。”

“嗻!”高力士施礼道。

高力士搀扶着皇上来到了勤政楼顶层,并打开了东向的窗子,两个人凝视屏气观望着。眼前黑得一抹拉嘎,看不见远处一丝光亮。俗话说:白天苍蝇满饭餐,晚上蚊子又成团。皇宫里这种现象实属少见。可在这炎热的六月,在顶楼却有蚊子传来的“嗡嗡”声。此时,又闷又热,浑身汗涔涔的,加上焦躁的心情,蚊子不时亲上一口,蛮疼的。高力士一手拿着拍子赶蚊子,一手拿着扇子给皇上扇风去暑。

“大家,咱们回去吧?”高力士不忍视皇上受这份罪。

“回去也睡不着,还是再等等,看一看。”唐明皇轻声道。

“陛下好几天没有休息了,如果还是这么熬夜费神,可对身体不好呀!”高力士眼里涌着热泪劝皇上道。

“哎,力士比朕还大一岁,都老胳膊老腿了。”唐明皇感叹道。

“老奴身子好坏,不打紧,陛下须有一个好身子,才能更有精力处理国家大事,才能安定民心,才能早日戡乱结束。”高力士解释道。

“唉,力士呀,这会没有外人,朕问你,莫非朕到了......”明皇指惶说让位于太子,可话到嘴边说不下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