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同舟共济81(2 / 2)

倪金章对叔叔这种“小家子气”想法与做法进行疏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明澈的眸子里,呈现的是光明磊落,他喝了一口茶,接着开导:“首首,咱倪家屡世承蒙皇恩润泽,如今,那些不二之臣造反朝廷,我们倪家后人应该赤胆忠心,报效李唐社稷才是。俗话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那日,倪泉兴夜不能寐,清夜扪心,觉得金章这孩子说得确实不错。因此,他要与众人积极行动起来,一道投入到平叛这场滚滚洪流之中去。

于是,倪泉兴协同组织与各地老百姓奉献爱心,有粮的出粮,有草的出草,有棉被的出棉被,有棉衣的出棉衣,有的家庭孩子多,也是为了弄口饭吃,便踊跃从戎,报效国家。

倪金章看到这喜人的场面,开心不已,他要立即返回军营汇报情况。临走时,倪泉兴说了这么一个事情,他道:“一听说平叛,不少大小伙子纷纷表示,出远门条件不允许,要让他们在敌后消灭敌人,会义不容辞。”随后,倪泉兴加重语气道:“我从各个流寇话里听音,他们表示出力平叛可以,要是跟官兵远行军不行。”

倪金章略微沉吟道:“这种情况也不错,不过,我回去后还要向长官如实汇报。”

是日,倪金章很快就进入了安禄山管辖区内。一路之上,他不时碰见溃败的官兵与安禄山追袭的部队,幸而他的坐骑,都是久经训练的战马,登山涉险,如履平地,一碰见军队,就绕道避开,从未生事,一路平安,来到了藁城。

大营内,李光弼、郭子仪两人正与仆固怀恩、郝廷玉等将军研究作战计划,一听说军需官倪金章回来了,便一齐出去迎接。

在营帐内,倪金章把路上所见所闻以及在老家发动群众,积极报国,同仇敌忾,一一做了陈述。

郭子仪笑逐颜开道:“只要他们有报国之志,说什么黑道白道?老百姓谁不愿意安居乐业,许多人流为盗寇,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故而我做官以来,对于盗寇,从来都是网开一面,主张用抚,而不主张用袭击来做这样的事情。绿林中有这样的义士,他又愿意为我所用,那自是求之不得。”

倪金章大喜,道:“如此敢请大人赐给我一角文书,给他一个名义,把他们编成一支义军,纵不能决胜疆场,至少可以在敌后牵制安禄山的兵力。”

郭子仪老于世故,他看见倪金章到来,温言笑着说道:“国家多难,正是男儿报国之时,现在他们来的正是时候!”

倪金章来的时候,就有七八个壮小伙子一致要求当兵消灭敌人。其中还有人为了怕家里人羁绊,而偷候摸候赶过来的。面对这种特殊情况,他无言以表,只得首肯。

随后的日子里,军需物资源源不断送到了官军营。倪金章仿佛看到了女人们日夜赶制千层底棉鞋、棉裤、棉袄以及棉被的情景,也历历看到了男人们为了李唐社稷而同舟共济的壮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