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燎原之势73(1 / 2)

有诗为证: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这首诗出自唐朝杜子美之诗《前出塞》,诗中着重点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战场上,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常山郡太守颜杲卿深谙此道,在他的指挥下,平叛藁城、智取土门关等战斗,无不与此相关。与此同时,颜杲卿差人带着李钦凑等人的首级前往井陉口示众。据守土门关的安军士兵看见主帅跟部分将官首级高挑,一个个目瞪口呆,屁滚尿流,随即树倒猢狲散状,一哄而散。

在安军主将高邈、李钦凑等相继被处斩后,当地黎民百姓笑逐颜开。“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他们踊跃支前并进行慰问。颜杲卿、袁履谦、冯虔、崔安石等人看到军民一心,共同戡乱,也是喜不自禁,心花怒放。这是沉默一个多月来,首次公开举起平叛旗帜所取得的胜利。

时间不长,安军另一名将军何千年奉大燕雄武皇帝安禄山之命,从洛阳前往赵郡办公,途中在常山一护栏(附近、周围)一个驿站休息。颜杲卿获悉后,立即派人前去迎接。

俗话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这样,何千年成了瓮中之鳖。可何千年是个机灵鬼,善于见风使舵。他思忖道:光棍不吃眼前亏。他为了以己之欲,便向颜杲卿献策道:“颜太守招募的新兵,没有经过严格训练,要想打胜仗,莫如堡垒高筑,战壕深挖,以静制动。等待大将军郭子仪、李光弼援军来到,然后合而出击。再传檄各个郡县,做好思想总动员,彻底切断安军之关键部位。”颜杲卿审视着何千年,觉得这个人识相。接着,何千年又补充道:“就目前分析,颜大人可以造大声势,就说李唐朔方军大将李光弼率领劲旅已经出了井陉口,戡乱胜利指日可待。”

颜杲卿依计而行,并派出使者游说正在围攻饶阳的张献城,并强调指出:“足下统领的是团练兵,奈何抵挡李唐的劲旅?”张献城获悉后,心的话:时局紧迫,我奈之何?随即不战而逃,其士兵见状亦做鸟兽散。

颜杲卿乘胜追击,并给河朔地区各个郡县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放下屠刀,归顺李唐。违者定斩不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