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魂不守舍40(1 / 1)

就在唐玄宗看见貌美儿媳李杨氏呆若木鸡之际,一旁的老家奴高力士早就把刚才发生的一幕看在眼里,暗喜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奴费了诺多皱褶,过了筛子又过箩,也没有弄出个子丑寅卯,现在看来,有门!”转而又思忖道:“老皇上也真够味重的,看谁看不上,偏偏让儿媳妇把魂儿勾走了。”想罢,心花怒放之际,又不禁摇头表示不该这么做,可皇上他喜欢上了,那又能怎么办?看来心病还的心医治,对症下药,天经地义,没有毛病。如此做来,灯下黑在皇上看来这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时,高力士怕皇上酒后失态,在众人面前献丑,便赶忙上前搀扶着皇上重新坐在龙椅上。

这以后,皇亲国戚一个个相继过来拜寿,可皇上浑然不知,唯有魂魄被儿媳李杨氏勾走了。

过去,嫁过去的闺女就好像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娃娃抱着玩。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媳妇就是丈夫的附庸,连称呼也是:夫姓在前,女姓缀后,还得用氏进行统称。在那个年代,女人地位低下,做什么都要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李杨氏只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个标准胚子。

李杨氏,本姓杨,叫玉环,号太真。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宦门世家,传说,她出生时衔着一个玉环,身上似乎还长有“太真”字样。她的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恩爱异常。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

此时,杨玉环给唐玄宗做儿媳将近五年,皇上还是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儿媳。按照惯例,公公与儿媳妇过年过节请安拜礼时总会见面,可是,作为儿媳妇一般都是低下头,作揖施礼。作为长辈不好细巴获,光听人说寿王妃姿色出众,其余便没有放在心上。皇上听到别人称赞,心的话:陛下的家人娶的媳妇个顶个漂亮。

如今,让皇上大跌眼镜的是,自己的这个媳妇不是一般的漂亮,就好像仙女下凡人间尤物。至于怎么样摄人魂魄,可由后来的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所描述那样: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妃黛无颜色。

当天夜里,唐玄宗看见梅妃过来侍寝,便心不在焉道:“朕今个太蚀慌了,想睡觉了,卿暂且回去吧。”

梅妃听罢,思忖道:好不容易轮到我来侍寝,皇上却搪塞我,难道我哪里做的不好吗?还是服务不周。她思来想去,表示不可能,以前就像馋猫见到鱼似的,恨不得把我吃到肚子里,今个皇上却一反常态。她凝视着眼前的皇上,发现皇上萎靡不振,转而一想,是不是移情别恋,被哪一个狐狸精给把魂勾走了呢?她百思不得其解。不行,原始欲望不时浪涛滚滚,冲击着心堤,让她思潮澎湃,不能自已。

此时,她的脸色瞬间由白色泛成绯红,含情脉脉地娇嗔道:“皇上想怎么睡就怎么睡,臣妾绝不打扰。再说了,臣妾会按摩,等会给皇上好好按摩一番,保准睡觉香甜。”

唐玄宗见梅妃就跟粘糕一样粘着你,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让梅妃留下来;沐浴之后,便想让梅妃按摩一遍,今个确实累了,可谓身心疲惫,放松一下。

也不知道梅妃捏的不到位,还是胡乱揉搓,一番下来,梅妃蚀慌的手腕子酸疼,香汗淋漓且气喘吁吁;唐玄宗也感觉不自在,本想享受一番,然后舒舒服服地入睡,可事与愿违。此时,唐玄宗心急火燎,越发烦躁起来,一脸不悦,道:“卿费劲也不小,就是没有按摩好,这会儿,朕被卿倒是揉搓的精神了,哪里还能睡觉?好了,好了,卿还是走吧,就不要让朕遭罪了。”

梅妃听罢,心的话:没有功劳也得有苦劳,怎么一杆子把人打扫兴呢?想到这里,极不情愿,委屈得忿吃起来,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落在地上。

唐玄宗一看,哎吆呵,不能说教啦,一说就哭,你让朕今后怎么跟你交往?俗话说:男人靠捧,女人要哄。他压住往上冒犯的怨气,耐着性子,决定哄她最后一次,道:“好了,好了,别哭了,朕大喜的日子哭什么哭,不怪罪卿,你辛苦了。”

梅妃一听,这话柔中带刺,不过还感觉皇上认错了,便转涕为笑道:“谁哭来焉?还不是臣妾担心皇上睡不着觉给急的。”

梅妃见皇上心情好转,莞尔一笑道:“皇上,臣妾可天天想着与君共枕眠。”于是,梅妃在皇上面前,又是抛媚眼,又是娇娇滴滴,使出浑身解数极尽所能,讨得皇上欢心。她的情波欲海,蜜语甜言,弄得皇上神魂颠倒,浑身撩拨的支棱起来了。此时,皇上眉开眼笑欲罢不能,便一把把梅妃拽进了怀里......

一番欢愉之后,唐玄宗端视着梅妃洁白的酮体,微词道:“卿要是肉牛牛的,会更好!”

自从见到儿媳杨玉环之后,唐玄宗就唉声叹气朝思暮想,怎么这么绝色女人咱就没有呢?侍寝美女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依然撩不动皇上的情波。

这可怎么办?唐玄宗心急火燎,恰似二十五小老鼠---百爪挠心。

“陛下,不用担心,微臣就能把这事办好!”

唐玄宗一听,循声觅人,只见高力士幽灵般来到了皇上跟前,微笑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