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尽忠尽职(1 / 1)

王皇后有个哥哥叫王守一,妹妹给皇上唱着一箭双雕这出戏,他看了个一清二楚,皇上应允的条件,着实让妹妹心中的块垒消失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王守一趁着这热乎劲赶紧打铁。于是,他与王皇后商量商量,让妹妹请求皇上为父亲构筑一个五丈一尺高的坟墓。

唐玄宗获悉后,思忖道:“只要王皇后开心,这点事不就是堆一堆土谷堆吗?”随即边同意了。

皇上的丈人构筑大坟头,这件事还是让丞相宋璟知道了,宋璟便与搭档苏颋带着史官与谏官一道进宫诤谏。

此时,唐玄宗看到进来的是进谏部门,便热情让大家畅所欲言。宋璟率众再一次向皇上跪谢,接着,他向皇上禀奏道:“按照规定,一品官的坟头高是一丈九尺。陪葬在皇陵的高官也就三丈多一点。以前明皇的外祖父窦孝谌太尉所建的坟头就越级了,当时人们议论纷纷并表示不满情绪,只是那时没有人进谏直陈其过失,难道陛下还要重复上一次失误吗?”唐玄宗看着宋璟,微微地摇了一下头。宋璟继言道:“过去太宗陛下出嫁爱女,置办豪华嫁妆,其规模超过了妹妹长公主。时任宰相的魏征获悉后立即进谏,直言利弊。太宗权衡之后便采纳了魏征建议。皇后文德也大加赞赏魏征这么做事对的。只有韦庶人给自己父亲构建了高坟头,号曰酆陵,结果是人怨天怒自取其祸。”宋璟看着唐玄宗脸色,接着说道:“当然,凭借王皇后父亲的威名,想构建一座大坟并非不可。微臣斗胆进谏这都是为了陛下以及王皇后着想,也想让皇后在朝野官民中留下美名。流芳百世,成为后世之楷模,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微臣劝陛下三思而后行呀!”

唐玄宗听完宋璟劝诫,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头绪涌上了脑海,一会意念道:“这是朕家的私事,你们外人这不是在添堵吗?”另一种念头占据醒目位置:“你雇佣的群臣都是为你好,为李唐江山社稷增光添彩。”按下葫芦浮起瓢,各种思绪仿佛洪水猛兽相互冲撞着,斗争着。然而,纷繁的杂念瞬间被先祖“贞观故事”捷足先登,一想到先祖太宗李世民与各位大臣促膝长谈推心置腹制定国策,悉心采纳治国良策,开创了李唐王朝初期的“贞观盛世”,做为后辈,延续国祚,是一件光荣而又神圣的伟大事业。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荣光,义不容辞,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这时,唐玄宗想到这里,环顾左右的史官与谏官,一旁的史官负责人秉笔飞速记录着时态,便压住心中的不满情绪,强作欢颜道:“朕时时警戒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给官民做榜样,怎么会为亲戚袒护呢?众位能够继续传承李唐家训,成就朕之美事,实在是朕衷心所期待的。”

此事过后不久,唐玄宗亲自为劝谏人员进行了奖赏,还为宰相宋璟与苏颋赏赐玉帛四百匹。此后,唐玄宗意不舒地陪着王皇后心有戚戚然地度过了这段安葬丈人的日子。

这一年五月初一,恰遇天上日食。有一种迷信,说这种现象是老天爷不满意人世间天子的表现,要进行惩罚的预兆。

这日,唐玄宗穿着一身素服守候着日食的进展情况。为了肃正,还特意撤销了梨园歌舞活动,饮食节减,并立即下令尚书省、中书省检查是不是对囚犯实施虐待?督促农功的事情是不是没有做好?赈灾贫民是不是没有到位?为了整治这种现象的发生,朝廷内所有政务一律叫停。

斯时,宰相宋璟见状便上前对皇上进行劝谏,禀奏道:“陛下爱惜黎民百姓,这是他们的福份。可是,微臣听说月食修行,日食修德。亲君子,远小人,除掉奸恶,拒绝美色,就是在修德。这是要靠平日一点点积攒的,并不是发生日食了,就弄个临时抱佛脚。这样老百姓也不会买账。”

唐玄宗听罢,虎着脸,一言不发。只是继续对日食进行斋戒,故而,对于宋璟的建议,没有表态。不过,此时对宋璟“添乱”,不能不说是有些情绪了。

半年过后,唐玄宗特别下令擢升某县七品县令王仁琛为五品官。这个王仁琛是王皇后近门当家子的一个叔叔。面对没有政绩考核,越级升官的情况,唐玄宗竟然给以特殊照顾,这一超格待遇实属罕见。有鉴于此,宰相宋璟再次进宫进谏。被另一宰相苏颋执意拦下,说:“今年前半年卿为王皇后父亲构建坟墓,已经让陛下皇后不开心了,倘若再去劝阻,陛下可能.....”

宋璟把脖子一梗,白眼珠一瞪,说道:“哪有什么可怕的?嘛叫弊政?难不成边除边犯?”

苏颋知道宋璟的倔脾气,一时难于说服,便说道:“倘若要去劝谏陛下,这件事情由我去做吧!朝廷政务,离不开你呀!”

宋璟听到好友搭档的这番热心话,不觉心弦一颤,泪水犹如断了线的珍珠扑簌簌地掉下来。他沉吟片刻,低泣道:“不行,这件事还是我自己来承担吧,要流放要贬,随便,为官就要尽职尽责忠心耿耿,坚决与违章违法的歪门邪道作斗争。我把心意尽力做到,到了我也不后悔。你还年轻有为,别管了。”

苏颋见状,摇了摇头作罢。一个好心规劝,一个执意不从。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可咋整?最后,还是二人与史官、谏官一同进宫劝谏。

宋璟对唐玄宗说道:“陛下,照顾亲友是有规定的,任命官吏也是由条例的,以前王仁琛当县令就够照顾了。倘若破例提拔,须有非凡的政绩或功勋。不然的话,难以服众。此端一开,朝野上下必定会议论纷纷,到了那时,陛下的声誉会收到损伤,希望陛下三思才是。”

唐玄宗看着史官与谏官,说道:“谢谢众位提醒!这件事还是由吏部审查吧!”

就这样,宋璟劝谏再次得到皇上首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