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凌云壮志(1 / 2)

倪子泉酷爱读书,仿佛书里藏着他的灵魂似的。他随处放着书,走路身边带着书,经常偷闲温习儒家经典;在家里,卧榻一侧放着书,他一躺下来便信手拈来,看得津津有味起来;茅房里,有时也放着书,倪子泉一方便时,他就孜孜不倦地求读;即使他吃饭的空档,也不失时机看上书两眼。

就这样,倪子泉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吟诗作赋,一蹴而就,浑然天成。舞文弄墨,也是龙飞凤舞,恣意汪洋。旁观者中,不乏鸿儒名流,对倪子泉的才华无不啧啧称赞,钦佩不已。

有一天,倪若水和几个兄弟在一起读《孟子公孙丑上》,读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那句话,都觉得不好理解,便去问父亲。父亲说,其实浩然之气就是那种恢弘浩大的正气、勇气、阳刚之气、诚直之气、雄强坚毅之气、凛凛然不屈服于邪恶的道义之气。孟子是说自己善于保养、充实、发扬光大这种气质,使之充塞于天地之间。

倪若水眨着眼问父亲,那么这种气质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父亲想了想,看着儿子反问道:“你说呢?”倪若水眨巴着眼睛,想了想回答道:“我认为,不管什么人,都应该保护和发扬这种浩然之气,这种气越宏大,就越能成为有道有义、德行崇高的人。你今后的学习,也得要有浩然之气,有了这种充沛的浩然之气,在人生的道路上,才会更端庄‘更有一种坚韧不拔的铮铮铁骨。你说是不是?”

父亲的谆谆教诲,深深地铭刻在倪若水的心灵深处,他常常反复地咀嚼着、揣摩着、思考着……

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倪若水点着铜烛台上油灯,披览阅读金经,字斟句酌,反复思考着古圣人的深邃哲理,让他浮想联翩。昏黄的灯光跳跃着,不时发出“滋滋”的声音。倪若水看到这一切,便用小手拨拉掉烛花。此时,灯光在夤夜里显得格外明亮。

倪若水时而伏案疾书,时而聚精会神地读书。在倪若水看来,读书是一种食粮,在精神上充实着自己,也愉悦着自己的心灵。就这样,倪若水博览群书,并写出了大量的学习心得,颇有见地。

每逢收秋收麦,倪若水与揽活的人一道割麦打场。五黄六月,炎炎夏日,干活的人们浑身大汗淋漓。为了从雨水这个虎口里夺麦,人们迎着从地上蒸出来了热气,迎着夏日时长,拼尽全力抢收小麦。

“噌噌噌,噌噌噌”镰刀割麦子的声音共鸣着,镰刀在日光强烈照射下,明晃晃的让人不由地眯缝着眼睛。倪若水在人群里,头戴斗笠,挥汗如雨,豆大的汗水,如同小蝌蚪般在脸上往下淌,洇出了不规则的痕迹,弯把可搂似的小溪,或与别的小汗滴相容,或与大汗滴拥抱在一起,一同扑簌簌掉在干涸的黄土地上,朵朵小花似的绽放着。

晌午到了,家家户户有人赶来送饭,有妇女有孩子,一个个满怀喜悦的心情,为干活的男人送饭。有提篮的,有俩手提溜着,还有用担子挑着,一头是干粮,干粮中有饼子、卷子、菜盒子等,谁家与谁家也有差别,另一头是用罐子盛的汤饭,罐口上有的人家在上面放上菜碗,既稳当又可靠。

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打会得,休息一下。有的壮劳力手都不洗,随便找个地方擦擦蹭蹭,觉得妥当了便吃起饭来。大口满牙地吃得,喉结上下动的频了起来。接下来,“滚滚滚”大口喝饭的声音,此时清脆响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