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恒州藁城(1 / 2)

大唐时期,恒州藁城地处砟山之原。夕阳下,站在藁城空旷的田野上西望砟山,虽说有五六十公里之遥,簇簇山峰绵延横亘。尤其太阳亲吻砟山之巅之时,巍巍砟山如一团团升腾的烈焰,又似战马奔腾之波澜壮阔,纵使氤氲缭绕,也遮掩不住其辽阔的胸襟。

此时,赤日一改经空时的热烈奔放,容颜由白金色渐变成羞涩的花朵般朗红起来。天边堆起的叆叇,鲜艳夺目,莫非是澄碧海洋里扬起的风帆?亦或夕阳西下时飘飘衣袂,则不得而知了。

砟山之原上,野草葳蕤,荆棘丛生。到了夤夜十分,偶闻震山撼林般的虎吼,不时伴有凄厉劲鸣的狼嚎。这种惊心动魄般的呐喊,已被种种藩篱所遮掩,护村河水将人群居的村庄紧紧包围。

倪庄,俗称野庄,是个古村落,也是历代不同标签所下设的一个镇,属于较小的行政单位,这个镇管辖着附近十几个村庄。倪庄镇地处砟山之原,属于恒州藁城县南部。

倪庄护村河是砟山源源而出滹沱河之一汊河,俗称小白马河。小白马河两岸是蓊蓊郁郁的植树林,高高低低,俨然组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宽阔的河面上,有小船款款而行。舟夫打鱼归来,船舱里的鱼不时打着挺,企图复返河里,几番挣扎也不得不作罢。舟夫满载收获,黑色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或唱着地方民间小调,或咿咿呀呀放开喉咙撒野。劳动之余的欢快声,在小白马河上空徘徊,绵薄透明的白云,晃晃悠悠地陶醉在心弦上而驻足凝神。

舟夫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习风斜雨中从容不迫。

粼粼波光,是河水微笑的容颜。

华夏历史标签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战国时代,比较大的国家有七个,即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史称“战国七雄”。其中,在赵国,有一位文官叫倪良,文韬武略,堪称一流。在《孙子兵法》里,记载“倪良贵后”的战略方针。

当朝,赵武灵王是一位英明君主,他善于采纳贤臣进谏,虚心接受治国经略方针。文官有倪良蔺相如等诤臣,武官有廉颇李牧等骁勇善战的将军。期间,赵武灵王采纳群臣意见,对赵国军队实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革,实行了“胡服骑射”。

通过这次改革,将士们身着紧身铠甲,作战能力大大得到了提升。这次的文治武功,着实让赵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战略目标。

多次虎视眈眈妄想吞并赵国的秦国,不得不有所敬畏而作罢。

其实,在战国七雄称霸于世的时候,处在赵国燕国罅隙间,还有一个国家是中山国。中山国疆域横跨当今的保定、衡水、以及石家庄部分地区,藁城便是中山国之一巨邑。斯时,中山国王也是经纬治国,与周围国家实行睦邻友好的同时,也时时加紧备战,以提升国力。

滹沱河,也中山国之母亲河,它孕育着沿河两岸的芸芸众生。中山国老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辛辛苦苦在这片广大的沃土上耕耘奉献。

俗话说:麦子不成队,谷子不见穗。还有句俗话就是:麦子不见辈,谷子看不到穗。这些谚语恰恰证明了丰收景象。农民们望着农田里的庄稼,一个个喜不自禁,笑逐颜开。五谷丰登,鸟语花香,成了中山国藁城的世外桃源。

在藁城南端,是野草芳菲的未垦地带,也是后来倪庄建立的根据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