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云诡波谲121(1 / 1)

次月,唐肃宗获悉洛阳第二次失陷,心里十分熬煎,他咽不下这口气,发誓要御驾亲征。他这一举动,可让朝中文武百官担心不已,心的话,陛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怎么得了?于是,群臣一齐来到肃宗面前,极力劝阻。

斯时,史思明正率领部队进攻河阳,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李光弼见状,命令将士们凭借险要地势誓死坚守河阳,跟数倍于己燕军形成对抗。期间,唐军进行得异常艰苦。可是,他总是绷着脸,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他治军严明,整齐划一,经常警告将士们,时刻牢记:军令如山倒。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悬崖,一旦发号施令,决不能后退,要勇往直前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胆敢临阵脱逃或后退怯战者,一律格杀勿论。为此,李光弼总是殿后,为了激励战士们杀敌,他对将士们命令道:“你们都看我旗子的号令,倘若我慢慢挥舞旗子,就听凭你们根据有利时机出击;倘若我迅速朝地上挥动旗子三下,你们就全力以赴,奋勇杀敌;倘若有谁敢往后退却,可别怪我没有提前对你们说过,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立即处斩,绝不手软。”接着,李光弼拿出一把短刀放置于自己靴子里,再次叮嘱将士们:“打仗是最危险的事情,李某身为国家重臣,不能死在叛军手里,如有不测打了败仗,同志们在前面壮烈牺牲,那李某也会随即自杀,绝不姑息。为国而死,死得其所,也死的光荣。”就这样,将士们衔命领战。

时间不长,郝廷玉从战场上逃了下来。李光弼见状,大惊失色道:“郝廷玉能够退下阵来,说明计划很是危险。”于是,他命令左右的人上去把郝廷玉杀掉。郝廷玉一看监军手提利刃朝自己奔来,便挥手示意道:“弟兄们,我的战马中箭了,并不是我贪生怕死。”使者拨马回头,驰奔报告总指挥李光弼。李光弼立即下令手下给郝廷玉换了一匹战马,让郝廷玉继续冲锋在前,奋勇杀敌。与此同时,仆固怀恩跟他的儿子仆固玚与燕军交战出现了退却。李光弼见状,又命令左右刀斧手上去把父子俩人头割下来。这爷俩一看刀斧手骑马赶来,便鼓足勇气,重新上前英勇杀敌。就这样,李光弼不停地挥动手里的旗子,将士们一个个勇往直前,毫无退却,喊杀声,嘶鸣声,各种杂音交织在一起,双方勇士们浴血奋战,各为其主。交战多时不见胜负,满地是东倒西歪叠加一起的死尸,面目狰狞,殷红血水汇集成河流。生者咬紧牙关,鼓着腮帮子,竭力拚杀。此情此景只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二月,唐军主帅李光弼率领这支素有“铁军”称号的队伍进攻河阳北面的怀州,并在沁水击溃了燕军史思明部,消灭燕军两千多人马,在怀州城下大败燕军安太清部。及至四月,唐军在郭子仪指挥下于河南西渚消灭史思明部一千五百步骑。

怀州,这个难啃的“硬骨头”城市,在李光弼一点一点蚕食下,历经一百天,终于拿下了这个州,生擒一把手安太清。就这样,李光弼士气大涨,队伍不断壮大,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显示出了李光弼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同年五月,李光弼与史思明这对老冤家在洛阳地区形成了对峙。

就这样,双方僵持了快一年了,即次年正月,史思明看见唐军坚守河阳一年多了,一点也看不出撤退的迹象,遂采用调虎离山计策引诱唐军出击作战。于是,史思明便偷候摸候地派人打入唐军内部,散布谣言,说道:“洛阳史思明士兵都是河北人,如今一直老么打败仗,将士们出现了厌战情绪,都想回到家乡,赡养老得,照顾孩子,或成家立业。”由此看来,燕军士气低落,萎靡不振,军心动摇,这让唐军看到了希望。

唐军总司令鱼朝恩获悉之后,便觉得前敌总指挥李光弼应该火速出击消灭叛军。于是,他屡屡向唐肃宗进言,肃宗认为鱼朝恩分析的有道理,抓住有利战机,迅速消灭叛军,不给敌人以喘气的机会。随后,唐肃宗命令李光弼领兵马上出兵打击叛军。

做为前敌总指挥,李光弼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考量,认为燕军目前实力非常强大,不可小觑。如果一意孤行,贸然出兵,失大于得。为此,他向唐肃宗奏疏,陈述其中厉害,反对从河阳出兵。

副帅仆固怀恩一向看不惯李光弼为人,在他手下意难舒。于是,他和鱼朝恩两个人一个鼻子眼出气,沆瀣一气。之后,他多次向唐肃宗进言,说唐军如果火速出击一定能够拿下洛阳。

就这样,唐肃宗采取了多数人的建议,拒绝了李光弼的意见。不仅如此,还派出中使催逼李光弼出战。

皇上敕命,焉敢违抗?李光弼扼腕长叹,不得不服从领袖命令。为此,李光弼让郑陈节度使李抱玉留守河阳,他跟仆固怀恩领兵,会同鱼朝恩部与神策节度使卫伯玉部,形成了三合一大军攻打洛阳。

同月下旬,唐军赶赴洛阳城北邙山。总指挥李光弼命令部队凭借险要地势排兵布阵。仆固怀恩抱有成见,却把战阵布在了平原地区。李光弼给他提意见,劝他道:“依险而阵,进能攻,退能守;如果在平原布阵,一旦失利,便没有退路。史思明实力不小,不可轻视。”仆固怀恩振振有词道:“打仗就是要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倘若躲躲藏藏,那算什么英雄好汉?”就这样,主帅与副帅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

就在唐军立足未稳之际,燕军主帅史思明突然发起总攻,唐兵来不及防范,便四散逃命。此次决战,唐军大败,被消灭数千步骑,武器军需也损失殆尽。

面对不利局势,李光弼、仆固怀恩渡过黄河,退保闻喜。鱼朝恩、卫伯玉逃回陕郡,留守河阳的一把手李抱玉见状,弃城而逃。

就这样,河阳、怀州再次落入大燕帝国怀抱。不仅如此,史思明想要扩大势力范围,一路向西,拿下潼关,便让史朝义领兵作为先锋,逼进陕郡。

唐肃宗一看,大惊失色,为了确保长安、潼关的安全。便急急忙忙增兵陕郡。一时间,战争的阴云再次氤氲而笼罩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