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收尾28(2 / 2)

山外山,三重山,宫长老洞天内。

一名神态坚毅面容方正的黑袍中年正盘膝闭目端坐在主位上,下方右手侧则坐着黑衣青年宫如良。

此时宫如良手里把玩的东西却是换成了一枚状似心脏,材似石雕,拳头大小的黑紫小果。

“父亲,我看这所谓的恶果道基也没什么出奇的嘛,哪里值得您亲自出手布局,还压了我修为六年不准突破。”

听到这话,上方的黑袍中年睁开眼睛却是瞪了宫如良一眼。

“良儿,为父平日里是怎么教训你的,不可小瞧天下英雄!

世道日进,后胜于今,这刑极虽然只是炼气之修,才情天赋都是上上之选,这点就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若不是......

总之,这枚恶果道基绝对值得你六年的等待。”

宫如良闻言却是撇了撇嘴,不以为意。

见到儿子这副漫不经意的样子,黑袍中年皱了皱眉,又瞪了他一眼。

“良儿,你可还记得归气前辈和分气前辈的故事。”

听到这两个名字,宫如良也收敛了神色,严肃地说道:

“当然记得!据记载,自成文道人为修仙界带来道文之后,众修便走上了一条与以往全然不同的路。

然而由于过往的经验不再具备适用性,初代探索新仙途的修士只能一步步摸索,从炼气期开始寻找新的道路。

然而对于炼气之后的道路该如何行走,当时的修士大都内心茫然,他们就像无头苍蝇一般乱转,向四面八方求索,试图撞出一条路来。

灵蕴上师提出的灵蕴万物理论虽然奠定了单灵气入道的根基,但他本人毕竟没能亲自走上这条路。

在他的设想中,修士修行应是没有桎梏瓶颈的,阻碍我们的只有对道的感悟。

但真正行于新路的修士却发现,他们找不到筑基之法,哪怕单灵气堆积得再多,也始终处于炼气。

恰在此时,归气前辈横空出世,经过对灵气本质的研究与探索,他提出了灵气的上下位概念之分。

比如宗门内弟子常修的雨气,便与晴气、云气等等同属天气的下位分支,而我们所修的恶气,则与善气之类同属意气的下位。

基于此,归气前辈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世间所有的灵气都可以收束到一种灵气上!

或者说,所有灵气都有着本质上相同的东西,他将其命名为‘炁’。

由此,他为修仙界开辟出了第一条大道,归气之路。

将所修灵气不断收束归拢,朝着最本源的上位靠近,最终达到灵气的源头!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归气前辈晚年提出要将所有灵气归拢到四类:强气、弱气、电磁气、引气,并且想在此基础上寻找到最终归一的‘炁’。

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后人在反复论证中也没有理解归气前辈如此归拢的依据,这也是修仙界十大悬问之一。”

说到这里,宫如良也是颇为感慨地叹息一声。

见儿子对这段历史信手拈来、侃侃而谈,黑袍中年神色稍缓,又对宫如良道:

“不错,那分气前辈呢。”

“分气前辈则是受了归气前辈的启发,提出了与其完全相反的假说。

分气前辈认为世间灵气的分类尚不够详细,修士要突破就必须不断精纯自己的灵气。

像雨气便可依雨量大小、轻重等进一步划分,恶气则可按奸邪之恶、妄杀之恶、偷盗之恶等等细分。

分气前辈的假说便是要修士不断细分自己的灵气,并加以提纯。

不同于归气前辈所述之道的越走越宽,分气前辈的这条道却是越走越精。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案例便是在分气前辈逝世百年后,一名专精人之生气的筑基修士以一手‘人生鼎沸’救活了一名濒死的元婴修士!从此正式奠定了分气之道修仙界第二大道的地位。

而后世修士也大都沿袭了这两条大道。”

听到这里,黑袍中年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问道:

“良儿,你可知为父为何要提及这二位前辈?”

“知道,这二位前辈为修仙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世修士依照他们提出的路走到了更加高深的境界,可二位前辈本身却只停留在筑基的修为。”

“不错。良儿,你要知道,这二位前辈在提出自己的理论前也只不过是无名小辈,当时他们的同辈人也未必能想到他们后来竟能有如此成就。

须知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切不可因一时之功而骄傲自满,更不可自恃身份就看轻天下豪杰!”

“是,孩儿受教了。”

宫如良起身对着父亲拜下,神色肃穆,显然是听进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