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饱肚子(1 / 2)

小小的余向天,此时似乎已经醒了,半睁着眼睛,轻轻的摇着脑袋,嘴巴更加快速的吮吸着。

小王赶紧用包被把他包好,抱起来说到:“孩子饿了,我去给他充点奶粉喝。”

老李和老张让她赶紧去忙,他们就先回去了。

到了门口,老李收拾好,刚骑上自己的老旧自行车,准备回家。就看见孙主任,骑着自行车迎面来了。

孙主任四十多岁,是个女同志,热心肠,做事雷厉风行,敢作敢当,对孤儿院里的孩子很疼爱,孩子们都亲切的喊她孙大姨。

老李见孙主任来了,停下车喊到:“哎呀,孙主任,你可来了。”接着又把昨晚的事讲了一遍。

孙主任一听,赶紧说:“老李,你抓紧回去忙你的吧,我去看看。”

老张也随声说到:“对,孙主任,你别理老李头啦,你赶快去看看,这送来的娃,长得还挺讨人喜欢呢!”

孙主任找到小王,接过余向天,抱了过来。余向天毕竟刚出生两天,即使饿了,也只是时不时的半睁着眼,吮吸着小嘴巴,可就是不哭闹。

小王已经充好了一大瓶奶粉,倒了一些在小杯子里,尝了一下,温度正好,可以喝了。

递给孙主任,孙主任拿着奶瓶,把奶嘴送到余向天的嘴边,余向天立马本能的含住奶嘴,用力的吮吸着。

看着余向天,边使劲喝奶,边喘着粗气,把孙主任,和小王逗得直乐。

“这孩子,饿坏了,还不哭,真有意思啊!”孙主任一手抱着余向天,一手拿着奶瓶,很有兴致的喂着余向天。

“还真是,这么小的孩子,饿成这样都没哭一声,还真奇怪呢!”小王也从没见过这种情况。

她也是刚刚生完孩子不久,正在哺乳期,可是她奶水不多,自己孩子也不够喂的,还是配着奶粉喝的。如果奶水足,她就可以直接给余向天喂奶了。

这时,来接班的小马,和小方,也到了。

她们两个,老远就叽叽喳喳的跑了过来,肯定是在门口就听老张说了这事。急哄哄的跑过来看看。

“哎哟,这孩子吃奶劲不小呢,你看看还喘着粗气!”小马边说边哈哈大笑,指着余向天给小方看。

小方也是一脸稀奇的看着余向天喝奶的样子,抿着嘴笑。

余向天这一来,孤儿院更加热闹了。只有王院长和杨会记,反应平淡,甚至有些不乐意。

王院长,五十多岁,整天一脸严肃表情,难得能看见他一次笑容。孩子们见到他,喊他一声,王爷爷好,他大多也只是挤出笑容,敷衍的答应一下。如果哪天,他笑容特别灿烂,那一定是有领导,或者一些媒体人士,来孤儿院参观考察了。

那杨会计四十露头,比孙主任稍小一些,但同为女人,她的性格,基本正好和孙主任反着来的。

性格孤僻,做事拖拉散漫,还总是推脱责任,对人总是一副冷冷的面孔。加上她稍显苍白的脸,孩子们当面喊她杨大姨,背后给她取个外号叫“哭脸婆”,而脸色同样不太好看的王院长,大家背地里都叫他“假脸怪”。

孤儿院的开支,是每个月都要申请上报的,政府现在审核很严,多出来的开销都要复核审计。王院长和负责财务的杨会记自然不想自找麻烦。

不过除了他们两个,其他人都还是很喜欢余向天的,因为余向天的两个特点,被传开了。

一不哭闹,这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来说,极为罕见。二是饭量,或者说是奶量惊人,他每天喝的量,是普通孩子的四到五倍。这么稀罕,讨人喜欢的婴儿,谁不爱呢。

孙主任是了解王院长和杨会记的,这样喝下去,确实不好向上面交代,除非现在就让上面派人,亲自喂一下余向天就了解了,可是这不现实。

库存的奶粉,够原来那个几个月大的宝宝,喝一个多月的。这下好了,余向天一来,没几天就要见底了。

孙主任去找王院长,王院长本就不太乐意,说现在财政紧张,分配给孤儿院的资金,早就捉襟见肘了。能及时给大家发工资,就很不错了。

婴儿奶粉,上面本就有规定,必须采购指定的那几个名牌,价格昂贵。喂养婴儿的成本,本就很高,只吃奶粉的话,伙食费比一个成年人还高不少。

原本资金分配,喂养两三个孩子也是勉强够的,现在,两个孩子要吃掉五六个孩子的量,他没法向上面解释。

孙主任说,可以向上面如实反映情况,事实如此啊,我们又没克扣贪污。

这时杨会计敲门进来了,她知道孙主任的来意后,也说这个事情,不好办。

上面领导很忙,哪有时间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他们只知道,我们孤儿院,这些人,每个月工资多少,伙食费多少,新来的孤儿,也是按标准补钱,这来一个,却要增加四五个人的标准,说不过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