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举债一事,格外顺利88(2 / 2)

“诸位可知道这每年的支出都支出在了哪里吗”

众人纷纷摇头,有些不解。

窦静笑着说道:“这是贞观二年至贞观4年的财政支出大部分是用于军费之上。”

“而每年的军费经不完全的统计,大概是在130万贯左右。”

“现如今大唐没有战争,这部分支出岂不是能够回收?”“如今大唐四海生平,万国来朝,岂会担心日后没有?前来兑现陛下对你们的诺言吗?”

众人听完之后,也被眼前这个民部尚书的自信,看着呆了一下。

“这话说的倒是有道理啊!”

“毕竟咱们身为长安人,咱们长安是怎么过来的,大家都知道,几年前哪有这般繁华,不还是国家投钱建设的吗?”

“像咱们这些老百姓是很难接触到国家层面的事情的,但现如今山东这些灾民来到长安求一个活路陛下现如今捉襟见肘,我等帮一帮忙,又能如何?”

“对啊,况且以陛下的声誉,又岂能短了我们的?”

众人纷纷认可了这个观点。

不只有一般的百姓,也有商人。

“咱们这国债是可以以钱币购买,也可以粮食兑换吗?”

窦静笑着点了点头。

“这些钱币和粮食的话,都会以现在的比例折算成一份国债,到时候是多少本金,到时候还你多少本金,无论粮价或涨或跌”

众人听完,纷纷吃惊。

“那岂不是说如果粮价上涨,我捐出100石的粮食还能拿到100石的粮食,不管粮价是不是上涨,我都可以赚到这份钱?”

“而且除此以外,我还能拿到额外的收益?”

窦静点了点头。

“陛下的意思就是这般!”

一时间长安城内一片哗然。

而除了长安城,各地也出现了这种皇家举债的行为。

说的这其实不丢人。

百姓看似是借钱,但其实是购买。

购买的信物会带在身上,即使丢失之后也可以找户部这边重新办理,不会因为你丢了这个信物,就对你漠视的。

总而言之,在国债发行推出的这一天。

光是长安内,就收到了10万石的粮食!

这还光是粮食呢。

铜钱的收入在20万贯。

户部这次的目的,是为了筹措100万!

只要这100万筹措过来,不光前来,长安的灾民可以顺利的解决,就是重新将山东一地建设也完全没有问题!

皇室这边李世民听到一天的时间就筹措了这么多的钱,整个人都是震惊的。

林恒此人,有此大才啊!

李世民也是不由得震惊。

长安城是家门,也是看出来这一点。

本来想着靠着这灾荒捞点儿钱的。

但是现如今似乎不能再落井下石了。

因此为了避免陛下的怀疑,他们每家也出钱买了一点,虽然数额不多,但也算是尽一份心了。

几天之后的户部内。

窦静激动不已。

“这短短几天就筹措到了如此多的金钱,还有这么多的粮食!”

“此举简直如天人一般呀!”

林恒呵呵一笑。

“只要陛下能还得上钱就行了。”

“大多数的人购买的还是一年期的国债,购买三年5年10年的人都比较偏少”

“就看明年的财政收支,能不能把这付本金和利息付光了”

都尽格外自信。

“这算什么,这才多少钱!”

“倘若不是打仗,陛下还用举债吗?”

“如今问题解决了,本官定然会向陛下说说你的好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