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梁山好汉五百众,轻袭彭城展锋芒69(1 / 2)

三日整备,梁山蓄势待发。

虎头峰上,顾景点足五百将士,准备让梁山首战博个满堂彩。

如今梁山虽仍是草头新军,可徐州彭城里并无天眼神通之人,哪里能知晓远在济州、郓州的梁山水泊,会放着周遭的州府不管,第一仗就拿他们徐州开刀的?

徐州官吏哪里知道那些贱民曾与顾景有过约定?

就算知道,他们在乎么?

不在乎,他们只顾夜夜笙歌。

顾景点了杨志领骑兵营两百多人马,又点武松与鲁智深借那初见成效的三百新军。

鲁智深倒也不无应允,只不过这粗鲁汉子借兵时倒也嘴碎,少不得和顾景与武松念叨念叨下回出战定要让自己这怒目天尊好生爽斗一番。

燕三管教亲卫队,赵立携十几个十来岁的少年跟着亲卫队随行。

这些少年俱是那时日顾景从徐州彭城带走的孩子。

此行号称梁山五百好汉之战,实有六百余人,轻袭寻常县城不在话下。

不过徐州彭城也算是大城,又是徐州治所,顾景自然小心为上。

除此之外,顾景又点了阮家兄弟领新练水军百人,分散随行,自水而下,以待接应。

顾景早有思量,于聚义厅中定计。

梁山此时未有足够军备,也未有足够马匹,此行彭城之战,顾景仍旧用上了白衣之计。

六百人分作三队,每队二百人,伪作行商,效仿吕蒙白衣渡江之法。

先入彭城,再做策应。

顾景带燕三、赵立等人作为主队,杨志带骑兵营为马队,武松带过半步兵营士卒为步队。

待兵至徐州,燕三与赵立先行,至彭城城外聚拢百姓,奔赴南清河水岸,由阮小七率队先行启程顺河而上,经由黄河支系,直入梁山水泊,此乃以人为本。

首批百姓走后,燕三、赵立再行折返,收拢其余百姓。

此时,顾景便会亲自率队夺下彭城东城门。

登门后,顾景便会于城门楼上点火插旗为号。

在此之前,杨志领马队埋伏彭城军马场之外,武松领步队埋伏于甲丈库街口。

只待旗升火起,便一并动手。

三处动静,定能叫彭城驻军猝不及防。

前些日子顾景已让朱贵生意之余,也借机多多调查彭城,如今对彭城守备情况也有所知晓。此行夺门须以奇谋巧计,又兼以百姓哄乱,可拖延些许时刻。

彭城的军马场并非大型马场,只有战马二百余匹,勉强充得上徐州马军数量,杨志他们此番若能抢得战马,那便不虚此行。

待杨志他们抢得战马之后,便会火烧马场,以此为号,纵马前往甲丈库接应武松他们。

届时,杨志赶马遣送军备至南清河沿岸,由阮小五接应。

武松率步队取军备中劲弩长刀,收兵整队,接应顾景离开城门,随后杨志再反程接应,三队并作一处,最后由阮小二亲自接应。

徐州本是富饶之地,军备齐整。

然宋初之时,徐州七县割下邳、宿迁二县组建淮阳军,徐州军备收归淮阳军。

熙宁年间,知府苏轼曾增筑瓮城“护以砖石”,加固子城,可之后徐州少有战事,城墙也经久失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