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新的国师(2 / 2)

干将发明了新的铸剑法,所铸之剑超越了直接杀伤的局限,即便没有刺及目标,也能隔空对人、马造成影响,失去战斗力。天目镇的工匠都采用了干将的铸剑法,但还是干将、莫邪夫妇亲手铸的剑最为精妙,仲父手中的那把成了百人队的剑王,不仅自身的战斗力最强,还发挥了众剑领袖的功能。

这个功能是仲父临机探索出的。他要求各战车将干将、莫邪所乘的战车围在中心,每辆车上持剑的军士必须与仲父动作一致,仲父的剑向前刺,众军士的剑同时往前刺,仲父的剑向左挥,众军士的剑同时往左挥,形成步调一致的“剑阵”,这样的战法把几十把剑的作用叠加,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威力。越军的战马有一半都好象同时得了疯病,拖着战车左冲右突地离开阵列,甚至伏在地上打滚,将战车带翻,或者任性地狂奔而去。

越军一时乱了阵脚。

但是越军毕竟人多,即便部分的马和战车出了问题,总还有上千的军力向仲父的百人队轮番进攻。双方僵持久了,仲父的百人队就算不会被击垮也会累瘫,在筋疲力尽后被擒。

不过,世事常变,所以《易经》以“易”为名。易即变易,变易则事易。战到凌晨,曙光乍现,一支楚军奔袭而至,对越军展开反包围。这是彭的筹划。他与仲父有约,仲父走后,他求见楚王,要楚王发兵攻越,接应仲父。

挟持了干将、莫邪的仲父百人队与楚军会师。

今天回想寺人光当初对奇袭天目镇计划的支持,仲父忽然明白了寺人光的算计。

“寺人光大人,你认为当初袭击天目镇,多亏你力排众议地支持,是不是?”

寺人光说:“我也是为了解决楚国的危机,有时候,国家存亡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对,国存,一念错,国亡。托大王的福,那次我是对的。”

“哼!”仲父冷笑一声,嘲讽道,“你让我带领一百人潜入越国,是想把我当弃子吧?我死了,少了一个不愿逢迎你的人,你高兴。我败了,证明国师彭的想法不可行,你也高兴。由于你的建议,规模缩小到只有一百人,减少了楚国损失,证明你高明,你还是可以高兴。”

寺人光说:“王是棋手,我们做臣的都是棋子,弃子若能让棋手赢棋,这不很光荣吗?”

仲父答道:“寺人光大人,当夜的行动,我本已准备放弃,是国师彭连夜赶到我的营帐,建议我继续执行。他安排的计划是不弃子也赢棋,所以我能完成任务,又能安全回来。那次任务的成功,功劳主要还是在彭,不在你。”

“你对彭一直很崇拜吧?你愿意追随他,对他言听计从。他背叛了楚国,受到通缉,你心里还是同情他,为他鸣不平吧?”

“没有国师彭,我仲父早已战死疆场,全族覆灭,甚至王也会成为阶下之囚!我同情他,为他鸣不平有何不可?”

“放肆!”寺人光喊道,“在你心里,是不是彭比王还要英明伟大,你是不是把彭的位置抬得比王还要高,还要重要?难怪王命你抓捕彭,你毁了楼船,害死了军士,分明是彭的同党!王,我认为真相已明,不必再讯问了。”

楚王沉着脸站起来,一言不发走出房间。

“哗啦啦”,四根锁链再次锁住仲父的四肢。

“再紧一些。”寺人光命令道。看守仲父的那名军士把青铜扣环扣得更紧。

门关上,上了锁。

“寺人光,此次回楚之后,你就是新的国师。”走下楼梯的时候,楚王突然说。

“小臣拜谢王恩,愿此生做王犬马,为王而死!”寺人光跪倒在阶梯上,泪流满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