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扶苏被立为太子92(1 / 2)

扶苏感觉面前的一切都像做梦一样,父皇牵着自己的手走向朝堂,初风的太阳迎着光辉落在了身上。

嬴政牵着扶苏进入朝堂,两边站立的是文武大臣。他拉着扶苏坐在皇位上,吩咐旁边站着的赵高:“赵高,来,你给朕笔墨伺候,朕要亲自写立太子的圣旨。”

见状,扶苏忍住笑意。

他知道,父皇这是亲手粉碎赵高的白日梦。

“诺。”赵高低眉顺耳,将眼中的思绪压下去。

很快,赵高将墨研好后,把毛笔递给了嬴政:“陛下,请。”

嬴政接过毛笔,似笑非笑的看了赵高一眼。随后,把桌子上的纸拿开,将一旁的竹简拿了过来,在上面写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长子扶苏,聪慧过人,宅心仁厚,深得朕心,立为太子,为仁德太子。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写完以后,嬴政将竹简递给了赵高:“来,赵高,替朕宣读圣旨。”

“诺。”赵高眼中充满了不甘,对佑安和赢阴嫚的恨意上涌。

若不是他提醒陛下立太子,若不是赢阴嫚拦住了胡亥公子。陛下今日,又怎会立扶苏公子为太子呢?

他双手接过竹简,而扶苏走下殿中央。赵高打开竹简,眼中充满了不甘心:“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长子扶苏,聪慧过人,宅心仁厚,深得朕心,立为太子,为仁德太子。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扶苏心中一动,眼眶有泪水闪烁。深得朕心,为仁德太子,这是父皇对他最高的评价。

父皇,认可他的仁政,只是生不逢时不适合危机四伏的大秦。

他双手接过竹简,神情坚定,一字一顿道:“儿臣领旨,往后定当不负父皇期望。从今往后,定当勤加苦学,一心为民,将我大秦传至万世。”

嬴政望着下方的扶苏,心中充满了自豪。这封迟来的立太子圣旨,终究是到了他的手中。

见状,懂得审时度势的大臣们赶忙拱手作揖:“恭喜陛下,恭喜仁德太子,陛下万年无极。”

在一片恭贺声之中,只有少数人面色阴沉。而扶苏,也向各位大臣拱手作揖回谢。

闹了一会后,嬴政摆手道:“好了,郎中令,封太子的大典就你筹划,朕明年东巡回来后就举行典礼。”

闻言,众人一愣。

原本以为立太子的圣旨都下了,那么这个封太子的大典怎么样都在半月内举行吧?

这是何意?难道说,陛下对扶苏太子还有待考察,原因是因为以前的政见不合?

郎中令一愣,却也拱手作揖:“诺,臣遵旨。”

对他来说,只要不是那个十二公子成为太子,他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扶苏公子为人仁慈,耳根子软,到时候成为秦二世在耳边低语几句,让他取消科举制也不是不可行。

赵高听后,嘴角不自觉扬起来。太子册封典礼往后举行,那么也算名不正言不顺。

等明年东巡的时候,他杀了始皇帝。再杀了扶苏,那么胡亥还是能够即位成为太子的。

扶苏看向皇位的父皇,嘴角不由自主的上扬。

这次,他们联手,对付敌人。

······

很快,册封太子的诏书就被郎中令传遍了整个咸阳城。想必,假以时日定能让整个大秦都知道,扶苏被立为太子一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