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文魁之死(十六)53(1 / 2)

包间的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和一个细高挑的少年。

乔从西惊得一下子站起来,差点推倒了自己的凳子。纪轻舟看着他如此失态,不由轻笑道:“乔兄怎么这么激动?可认识这两人?”

朱曾云也凑了过来,好奇道:“这孩子是谁?看上去派头不小,气势也与众不同。”

其余人也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这么点大的孩子,难道也是想救姜老弟的?”有人疑问道。

“这么小,能做什么事?也许只会给我们帮倒忙呢!”还有人质疑。

“就是,站起来都没我腰高,让他跟着我们,能不添乱吗?这是谁叫来的?”又有人怀疑起来。

连陈晋陵都悄悄问了乔从西。

乔从西也有些手足无措,站起来后还懵了一会,因为这两人便是永献帝和小林子。

在场的,除了他,其余人皆没有见过永献帝和小林子,是以并没有认出来他们的身份。倒是纪轻舟从乔从西的失态中看出些不同来。

乔从西知道永献帝此时前来肯定是与姜安的案子有关,又不好泄露他的身份,只得为他打起掩护,“众位,这位是烽公子,是我邀请来参加今天的集会的。他跟姜安关系很好,一直在为姜安担心。”

看到乔从西,又听了他的话,郑十三就知道他这是在帮自己,立刻抱拳道:“乔兄,各位好汉,你们好,朕......正是很高兴认识你们。我今天来,也是想为救出我的好兄弟姜安出一点力。”

众人结识之后,郑十三落了座,坐在乔从西和朱曾云中间。

陈晋陵又站了起来,端起茶杯道:“今日我们是为了姜安姜老弟坐在这里的,所以不管年龄不论其他,只要有心,我们都欢迎!来,我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共饮。

“刚刚乔老弟说得好,既然朝廷对于此事不够重视,咱们就得努力让老百姓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乔老弟的法子就非常好,舆论一波后,我相信,朝廷一定会重视和在意这些民声的!”

“可除此之外,大家还有何良策?此时都可提出来,毕竟今日我们聚到这里,就是为了商讨出一个好办法。”

说完,他便四处看了一圈,众人皆露出思索的神色来。

半晌,有个王姓书生期期艾艾的道:“我听说当时朝堂之上,与姜小弟一起被审讯的还有谢尚书令的大公子谢尚匀,他们当时一起去的孙府,他那里会不会有什么线索呢?”

他话声刚落,朱曾云便“咦”了出来,“不错呀,当时据说还有谢大公子在,怎么他那里都没有什么动静?”

说实话,这个问题不仅他一个人疑惑,还有不少人也不能理解,姜安好歹是陛下跟前的近侍,为什么谢尚匀没事,反而是他落了狱?

乔从西看了看旁边的小皇帝,又想到昨日姜安跟自己说的话,便斟酌着道:“这有何难理解的?虽然说,咱们陛下是正统,但谢大人那可是真真正正的协理大臣啊,有实权的,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可比陛下大多了。陛下又如何能对抗他?你们不会真的以为陛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怎么可能啊,说到底,他不过就是个才登基不久的小孩子,谁会听他的?谁愿意听他的?你们想想,可是这个理儿?”

说完,他紧张的额角都流了几滴汗,毕竟,这一番话可废了他不少脑细胞,既要斟酌语气,又要注意不伤本人。

而就坐在乔从西旁边的本人郑十三,听了他这番话,葡萄似的大眼睛一下子就晶莹透亮了,之前乔从西住在建福宫的时候,两人交集并不大,没想到他却也是个有心人。

朱曾云也点了点头,朝着他伸出个大拇指,“乔兄分析的有道理,这么看来,咱们陛下就是想护着姜安也护不了。哎,姜老弟也是有此一劫。”

纪轻舟望着乔从西,眼里也有诧异,没想到几日不见,他倒是长进不少,与以往大不相同。自己原不喜与乔从西谈论政事,原因之一便是每每讨论之时,他总是表现得很钝,对于政治的敏感度几乎是没有,也说不出什么相关的大道理。但是他极会杂谈,对于人生发展和世界的看法极为新颖,总能让自己耳目一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