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张府夜宴,杀手来袭(1 / 2)

江湖风波起,人间多事端,

江湖事纷纷扰扰,但是现在所有人的视线都在关注这次的科举考试。大宋立国以来为了压制武勋贵族和世家子弟,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不论文举和武举都十分重视,科举考试时期一切都为了它让道,不仅官府发动人力物力全力保障考试顺利举行,民间也把科举考试视为跃龙门之道,很多“榜下捉婿”、“长街采花”……之类的典故也多有流行。

乡试时间大约在八月左右,俞佩玉一路行来发现路上十分干净,几乎可上称的上每个砖缝无尘土,干干净净,在考试街道附近连小摊小贩都没有,只有几个摊贩上摆着多个莲蓬和数种鲜花,只为了沾沾学子喜气。

“佩玉兄,早啊”

“向兄,早啊,今日我观向兄运势冲天金科必中啊”

来人呵呵一笑,‘俞兄说笑了,今朝吾观你气象也必能高科得中。’

只见此人声音悦耳而爽朗,一身华服随风飘拂,写意透逸,可是一个风流气象的翩翩少年郎,

向清秋。书香世家的公子,其父向苍松不仅是江湖上有数的白道的宗师级高手,甚至在朝堂上也担任过国子监祭酒和礼部员外郎,是有名清贵人家,要不是得罪了当朝宰执蔡京向清秋现在应该还在国子监和学子一起上书弹劾蔡京等六贼呢。这个人也是权力帮要求关注拉拢的人物,不仅因为他的家世,他还是朝堂的选拔的武林八派联盟选定的种子高手。

俞佩玉也是多番接触了解才和他成为朋友,毕竟权力帮至高武学就是当卧底。不论是少林的高僧还是武当的道长,南方苗疆的祭祀北至满清的长白山土匪。东海的海岛。西边的诸国,都有权力帮的卧底,你觉得绝对不可能的背叛的人他还真的就是卧底。

俞佩玉和向清秋闲谈一番后就打算告辞了,不料向清秋确对对俞佩玉发出一个邀请。

前任太子太傅当朝左相的公子张人凤打算宴请一些青年才俊,施恩于下。

虽然左相张海端现在因在朝堂上败于蔡京等人,导致在家赋闲,但是太子已有监国之权,族中子弟张居正也已经展露头角,重新起复赫然在望再加上蔡京等人现在处于内忧外患之境,内有国子监及众多民众的讨伐之声,外有因大辽国在满清、蒙古、金国三国夹击之下被灭国,而大宋在此事之中,行动缓慢处理拖沓。军事上不仅收获寥寥,还在外部的强压,内有奸相的情况下又付出一笔岁贡。导致蔡京等人圣心不在。可以说蔡京的团伙已经摇摇欲坠。

在这种情况下,张海端打算提携乡党才俊,在回归朝堂之后有人可用。特命其子张人凤出来拉拢人心,而向清秋这样在朝堂和江湖都有威望的清贵,更是重点。而向清秋邀请俞佩玉有两种可能,一种看俞佩玉是一个人才打算代为引荐。拉人入伙。另一种打算让俞佩玉作为一个看客见证,此次邀约只是一个简单的宴会,不涉及入伙投效。

不管是哪种情况俞佩玉都是非去不可的。这样的权贵世家,一般很难加入他们的核心圈层,有一分机会就要付出十分的努力。

乡试考试要连考三天,考试时所有人都要在一个小阁间中,吃喝拉撒都在此地。不仅有衙役捕快随时巡逻,阅卷考官也一样在考场生活,不允许外出,为了保证考试公平,整个考场严之又严。可以说比府衙的守备还要严。

俞佩玉静心凝神,观看题目,打下腹稿。考试对于他并无多大难度,不管是这个世界还是上个世界读书考试学诗练字都已经成为日常。此次要是争解元可能还有一定难度,但是仅仅得榜高中,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乡试考试之后大概在半月之后才能出榜。本来俞佩玉还在正常摸鱼,

“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滕然”

太极二十四势是基础也是进阶更是一门完整的太极拳经。太极拳易学难精,但是不管怎么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重意不重招,你练成绕指柔算成了,你练成搬山锤也是成了。一拳包罗千百种劲力,可刚可柔,万物由心。就连俞佩玉的师傅大王龙盛江北哪怕得了李沉舟的指点,学会了三十六路奇的几路拳法,但是仍对太极拳极为推崇,号称此拳学无止境,学此拳犹如登天梯,一步一重关。

一步一折,一拳一法,俞佩玉的拳法犹如深潭,幽暗阴深。不动声色。于无声处听惊雷。

看上去拳法毫无杀气,软绵绵的。但是拳法的气机布满整个院子,无声亦无风。有点类似忘情天书,黄天大法的路子,就是现在还象一颗小树不能遮风挡雨。但是只要坚持成长总会遮天蔽日。

今日下午,俞佩玉将要当一个陪客去张府拜见张相爷。此事很重要。毕竟今日若能高中,就需要马上出发到临安准备参加会试了。会试乃至殿试才学不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考官的文学喜好,他在朝堂上的立场,皇帝近几年要施行的政策。对外的方针,只有投其所好才有可能更进一步。权力帮耗费资源和金钱在他身上不是因为他是盛江北的弟子,是为了让他在朝堂上平步生云的,毕竟有一个号称“拳就是权,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的”帮主大人,他可不是只为了称霸武林的。

当今天子是真的“圣天子垂拱而治”。奉行道家老庄的思想,符合儒生对于圣天子的评价。是一个好人好官家。对百姓,百官都不错。连狄青这样草根都被他硬生生顶着压力提拔到枢密院。进入中央成为大员。不论对于商人还是走卒都一视同仁,军户子弟和商户子弟都能读书参加科举。不爱杀生,很多死刑犯本应斩首但是仁宗皇帝只把他们发配到边疆或者军队敢死营中。哪怕有举子文章中有大不敬的言语,官家也赦之无罪。皇宫中也不喜奢华,为人简朴。

但是论无能也是真没啥能力。朝堂党上派纷纷扰扰,官员拖沓行政不利,军队人数众多但是良莠不齐缺少精兵强将,对外导致西夏,蒙古,满清崛起无力压制。国家开始积贫积弱。有由盛转衰之象。

所以张海端这次聚会对于俞佩玉这种在朝堂名面上没有靠山的草根来说是很重要的途径。

可惜,俞佩玉的算盘打失败了,他和向清秋在张府里只能见到张人凤。

张人凤此人长俊端正,仪表堂堂,为人方正。虽不能说是美男子,但是也称的上英武,卓尔不群。

“诸位,请饮此杯,此其一是祝各位在今科乡试中一举登榜。二是为了声援京城国子监学子的此次正义之举。”张人凤题杯祝酒,风度翩翩的仪表下颇有一些志得意满的感觉。毕竟蔡京一党看上去完蛋了,现如今太子势大,作为太子党中的重要一员,张相必将重新起复,张人凤也必将进入朝堂时实现平生之志。

俞佩玉挺失望的,本来打算出出风头,好博人青睐。但是看到此次宴会并不是为了招揽人才之用,是这位张衙内的自嗨之举。但是向清秋兴致也不是很高,不免奇怪。

“向兄,吾也借此东风向你道贺,此次蔡党下台,伯父也会重归朝堂,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向清秋喝完酒后,淡淡一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