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鹿鸣宴”(1 / 2)

“三位头甲,本官这次说的事,尔等可要记在心上”

“诺,还请大人明示”

状元公,榜眼郎,探花郎,你三人乃是陛下亲点的,与散去的进士们不一样,尔等面圣时陛下会格外看重,记住千万别触怒陛下逆鳞,尔等可知晓。尤其是你状元郎,你本是吴兴群人氏,现如今安王殿下封邑亦在此,故陛下对你是格外用心,若是问及安王殿下之事你定要实话实说,实话实说。状元公你可等否?”

“下官”

“记住了,安王殿下贤明在外朝廷重臣亦是知之甚少,这贤明在吴兴郡到底有多大影响力,陛下倒也是不知,若是问此你当如实供述,如实供述,不可隐瞒,记住且不可有任何隐瞒啊”

“诺,下官记住了”

“还有榜眼郎,若是听到些安王殿下的风言风语陛下问时你也要仔细些,如实供述,如实供述”

“诺学生谨记”

“至于探花郎,想来你也是知道你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状况了,本官就提醒一点,若是有中意的女子或婚配的佳人,趁着这明日该断便断,该解便解,该了便了了。莫要让皇家颜面扫地,落得触怒圣颜的情况。你可记下来了”

“这,这…”

“探花郎莫怪本官心狠,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人,你要知道这天家无小事,若是你在外有理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被陛下得知,抄家灭族,三服之内断无生人啊”

杨非眼含泪水,低头称是:“学生谨记”

“哦差点忘了,状元公,面圣之前点卯之时,陛下若赐你身骑穿朝马入殿,你可要记住了,切莫要众马扬鞭,春风得意起来,在左掖门和右掖门获得封赏后,你得牵着马儿向在场尚书以上官员就是坐着撵轿而来的人一一行礼后跨上马儿在此等待陛下召见,待陛下明旨一到你便要领着众进士进入这掖门,行至广场中央时你得下马由大内禁军带领来到正殿之下整理着装后,再由传旨太监传唤,你便要再领着众进士笔直着身子,低着头,缓步进入大殿,在离第二排官员站定身侧站定,稽首。你可了解”

“下官谨记”

“恩孺子可教也,即是如此。三位便散了吧,早些用晚膳,明日养足气力,后日面圣”

“诺,学生(下官)谨记”

出了礼部大门张扬二人与那九江郡宋明分别后便回了同福客栈,这客栈内此刻亦是摆上举人进士亦是推崇备至的鹿鸣宴(鹿鸣宴这是古时地方官祝贺考中贡生或举人的“乡饮酒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饮宴之中必须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歌以活跃气氛,显示某公才华。《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乐歌,一共有三章,三章头一句分别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其意为鹿子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类一块进食。

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于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来收买人心,展示自己礼贤下士。古人还认为乐歌“用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表示这是君子之风。据说春秋时孙穆子被聘到晋国为相,晋悼公办饮宴款待嘉宾,席间即领《鹿鸣》三章。不过此宴只是发达地区才认为时尚,穷困之地却不时兴,民国以后消失殆尽。此处借用改成诸葛孔明之作)坐在席位正中的便是那今科主考大学士宋智尧,众位客栈内中了进士的学子亦是在此等着张扬二人到来。

“学生(下官)张金真,杨非,拜见主考大人,见过恩师。我二人本欲明日上府拜见恩师,不知何人有如此能力将主考大人请到这客栈为我等今科学子举办这场鹿鸣宴。”

“二位贤材快快请起,老夫今刻能得遇二位贤材试卷之佳作亦是欢喜的紧啊,今老夫受圣上委托来这同福客栈为众位后生,众位贤材举办这鹿鸣宴心中亦是欢喜的紧啊,我们且在等等榜眼郎,他到场后我等亦是开宴庆贺”

“是,学生们谨遵师命”

“来来状元公,探花郎快快坐在老夫身侧,与我等一起等榜眼郎”

“是,学生(下官)遵命”

张扬二人刚才坐下门口小二便已大声嚷嚷“榜眼郎到”

唯有大学士坐着众人皆是起身行礼道“我等见过榜眼郎”

“各位同窗,在下亦是见过”

那宋明此刻已快步走到大学士年前忙是下跪“学生九江郡宋明在此见过主考大人,见过恩师”

“嗯,榜眼郎快快请起”

“谢恩师”

“榜眼郎,你应该不会恨本官吧?”

“啊,恩师哪里话,学生怎敢怨恨恩师”

“哈哈,怨不怨恨皆由你,俗话说千年王八容易,这千年的老二可就窝心咯”

“啊,恩师何意?”

“无意,无意,一句玩笑话而已,既然你不恨,那本官便没何顾忌的,毕竟最后审定头甲三名的是陛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