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从天而降(2 / 2)

“什么叫‘公元前46亿年’,那叫‘冥古宙’啊,喂”

“啊对对对”

“普良你这回路,简直就跟那‘棘皮动物’的演化路线一样不讲道理啊”

最终,我们决定出校去看看…

------------------------------------------------------------------------------

【故事线2】

是的,是的,那陨石一定吸引了那些人的注意,那些年轻人总是这么受好奇心驱使。的确,我不可否认,这件事确实很吸引人,毕竟一辈子可能就能遇见一次。但我必须强调,那颗陨星非常诡异…

这里是维特斯博士,Respawn公司的技术顾问。公司致力于对这座城市附近生态组成和物种分布的研究,以及对脑神经元的数字编组——大概是这样吧,那是一个我也了解不多的领域,我只知道他们天天在拉玻璃做成那所谓的“膜片钳”,希望这别像曾经的“蓝脑计划”那样耗费了大量资金还没取得可观成果。

而我自己也参与在那被称为“广域生态环”的项目中,这个项目其实不过就是通过各种手段监测那些来自于地球的物种在这颗行星的环境下出现的变化,包括行为习性、外观、生态位这些数据。

我自己的一间小实验室位于家里地下,在这里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自己受到打扰。啊,是的,平时我在实验室里的时候几乎都没有人知道我在家…

当然了,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研究,它们更像是基于我自己的兴趣而非工作需要。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机器人助手——是的,我创造了“瑞格(Rig)”,它是一个基于非常老版本的“vssln-1.0智能系统”的智能机器人。我通过一个古董电玩街机的外壳,在里面安装各种系统运行所必须的感知硬件、并为其配备了用于行走的履带以及一双仿造人手骨骼结构设计的机械臂拼装出了它。它的性能不算优秀,但也够用。我还为其安装了一个显示屏来用于展示一些难以通过语言表述的图像信息。

当今市场上流行着很多种高度仿真的人形机器人,但我并不喜欢那种,它们天天让我感到“恐怖谷”效应泛滥。像瑞格这种方盒形机器人才更符合我对智能机械的认知——当然了,这不过是我个人想法罢了。虽然瑞格的程序非常古老以至于它会经常出现一些小BUG,但至少它永远效忠于我,作为我的助手它不会像某些人一样成天挑三拣四、宣示自己的情绪,这就足够了!在我看来AI本就不需要有太多的情绪,它存在的意义就应该是服务于我,让我顺心。所以我简化了它的程序,删除了部分没意义的模块。

“嗨,瑞格,能听到我说的话吗?”,我激活了瑞格的程序。

“当然,博士。瑞…瑞…瑞…瑞格已经准备好听从你的命令”,它回复道。

“你的语音怎么…唉,算了,这无所谓。瑞格,帮我查找一下关于那颗坠落的陨石的相关信息”,我说。

“好的,这些是我从媒体和一些科研者的统计数据进行的总结:陨石落地时间为2735年6月17号,凌晨5点14分到17分左右,其体积和密度暂未找到准确信息,该陨石于穿越大气层时发生碎裂,分裂为多块,距离城市最近的碎片撞击点为南部海湾内的浅海内。据分析,其成分包含大量的碳酸钙、二氧化硅、四氧化三铁,以及大量的氨基酸和少量核酸与磷脂…”

我连忙问道:“等等…你说什么?核酸?为什么它里面会有这些东西?”

“你好,博士,我并不清楚,我只是将这些‘官方’的报告数据传达于你”,瑞格回答道。

“好吧,瑞格,你做的很不错…我想我们确实需要一同去‘凑个热闹’了,我得带回一些样本进行分析。”

“噢~对了,瑞格,顺便一提,充电桩在门口右手边的角落,当你的电量低于15%的时候记得自己去充电,我可不想到时你没电的时候还得我扛着你这个几百斤的铁盒子过去插电…”

“瑞格已收到你的命令,已提升对电池剩余电量监测的优先级”

“不错…”

那颗陨石的成分让我感到奇怪,其内部包含的有机分子不像这颗星球附近的宇宙环境应该存在的东西,更像是来自于另一个拥有生命的星球。根据目前已知的研究内容来看,想创造出这样的分子结构需要发生像海底火山热泉那样剧烈且复杂的反应。那陨石的来历非同寻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