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里的早逝原配_分节阅读_第31节(1 / 2)

  他可是知道自家姐姐的,对手下的儿媳妇管得很严的。

  以前看到的都是在指使下面的人干活的,平常也是约束着的。有的时候,他还听到郑氏和自家婆娘赵氏两个人坐在一起,在那里互相交流着如何将儿媳妇管得服服帖帖的。当时自家姐姐就说了,儿媳妇千万不能惯着,否则就惯出毛病来了。

  所以,姐姐这下给儿媳妇二十个铜板,让随便花,确定不是在惯着儿媳妇。

  还是说这是姐姐新相处的法子,先给人钱,后面回家了再以乱花钱为借口将人给教训一顿?

  应该不会吧,感觉自家姐姐也还没精明到这样的地步呀。

  郑刚脑子里面乱糟糟的想着,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就发现大姐家的儿媳妇手上已经抓了两三样吃食了。

  这,他就一晃神的功夫,这个侄媳妇就将二十个文钱给花完了呀。

  哎呀,这可真是太败家了,这可相当于半筐子的枇杷了。

  这样子,怕自家大姐得发火吧。

  这般想着,郑刚转头就去看自家大姐,却见人家正一边笑呵呵的,半点没有动怒的样子。

  这可真是奇怪了,真是看不懂。

  一边的林悠悠可不知道这个小舅心里有那么多想法呢。她此刻很认真的尝着这里人最多的几个小吃点,试了下味道。

  发现生意好的,那首先味道肯定是好的。其次,是好携带的。像是些煎饼啊,包子啊,卷饼啊,都是拿个油纸或是荷叶一包就好了。

  至于要在这里吃的,生意就没那么好了。

  两边摆着摊子,中间要留出空地让人行走,所以衙役那边只允许在摊子边上摆两张桌子,多的就不行了,不然就会影响中间人走路了。

  因此像是面条混沌的,这个不好带走的,得在原地吃的,没几个人就坐不下了。这也是一个生意没有其他的好的缘故。

  林悠悠转了两圈,心里大概有数了。

  馒头花卷还可以继续卖,再加个锅炉烧饼。

  还有一个,她还想要设计出一个商标图案来,这样到时候都在东西上印一个,更具代表性。

  “我们回去吧,我给大家做刀削面吃。”

  林悠悠招呼大家回去了,这边的东西都贵,大家要吃饱,怕是得几十文。

  还不如回去,她给做个刀削面,好吃又管饱。

  众人就回去了,来的时候还两筐枇杷挤着,回去没了枇杷,车上就很好坐了。

  这会坐车上,倒是比来的时候好些了,不过也还是挺难受的。

  郑氏看见,依旧心疼的搂着林悠悠。

  一边的郑刚看着,想着这应该是大姐的儿媳妇啊,不是闺女啊。

  到了郑家,林悠悠一下车就感觉人舒服多了。

  她让大表嫂来给自己帮忙,帮着揉面。又让二表嫂帮着去菜园子里面摘了黄瓜,拿来擦丝,待会备用。

  她则是坐下歇一会,先缓缓。

  面揉好了,她就将面团放在肩膀上,一只手撑着,一只手拿了刀。

  动作行云流水,手快得只能看到影子,以及不停落入锅中水里的面。

  可把郑家两个媳妇给看呆了去,这是神仙刀法吗。

  两个人就这样看着林悠悠做刀削面,面上满是佩服之色。

  很快刀削面就做好了,林悠悠用黄瓜丝傍上,可惜没有辣椒油,不然味道更赞。

  郑家人倒是吃着觉得很好,面条劲道,别有一番风味。

  郑家人以前只听说刘彦的妻子脾气坏也不干活,也不知道是谁乱说的。这不,人很好相处啊,说话温温柔柔的,还有一手好厨艺呢,就这面已经是可以出去摆摊的水准了。

  吃过面条,林悠悠和郑氏就告辞离开了。

  本来是来想要安慰郑春草的,结果春草已经去了县城里面照顾田生去了,没个七八天是不会回来的。

  而郑家这边也没什么帮得上忙得了,反正明天郑家自己就知道去白水县的码头卖枇杷了,不用犯愁了。

  反倒是林悠悠,还想着回去继续研究他的锅炉,好早日做锅炉烧饼呢。

  所以林悠悠和郑氏就又赶回去了。

  赶到家的时候,家里静悄悄的。

  此时正是中午最热的时候,田地里的活干得差不多了,这两天倒是可以休息一下。所以,大多都在午睡。

  林悠悠也就回了自己房间,她也要睡一会,今天累得很,脑袋还有些晕乎乎的。

  脱了衣裳,往床上一躺,没一会就睡着了。

  待醒来的时候,看外面的日头,也不早了。

  林悠悠就起身,坐到窗边的桌子前面,桌子上锅炉的设计图已经画了一半了。

  嗯,今天要给画完了。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

  因此林悠悠就认认真真的继续画着,一边回想着前世的锅炉,但有的这边的技术还达不到,就又得想着如何改造得简单一些,以适应这个时代的落后制造。

  这般,到了外面天色昏暗下来,各家炊烟袅袅的时候,林悠悠总算是将这个锅炉给画出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