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金牌在手37(2 / 2)

张祖荣哦了一声,跟上了胡来的脚步。

百姓看见这几个贪官污吏被押出府衙,齐齐跪地高呼青天老爷。

京畿卫说,“大家快起来。萧大人已经离开了。”

萧珧赶着马车,苏姐姐坐在马车里打坐,胡来和张祖荣还有剑钦骑马跟在马车两侧。

“小国舅,你不回家啊。”胡来问。

张祖荣摇头,“回家?回什么家。我一封家书告诉我爹我进京找我姐了。随后一封家书给我姐,说我跟着钦差呢。”

萧珧一愣,“我焯,这我回京,柳蝶不得杀了我。”

“嗯?大哥,你认识我表姐?”张祖荣问。

萧珧点头,“岂止是认识。”

“哦哦,姐夫。”张祖荣行礼。

“滚犊子,别瞎叫。”萧珧说道,但是面色有些微红。

轿子里苏姐姐的声音,“弟弟,我问你。你每次杀了这些贪官污吏,那新府令还未到任之时,府衙谁在管事。”

几人也都看着萧珧,都有些好奇。

萧珧笑着说,“府衙内有一系列的朝廷规章制度,寻常的府令调任,也都会有空窗期的。一般都是师爷在帮着记录照看。若是师爷也伏法,那自然有候补师爷,差役也同样。作奸犯科的,便关进去。等新府令调任之后在做处理。京畿卫每到期限,便回京述职,之后更换地方任职。所以不担心这些露面的京畿卫被下一任府令刁难或者说收买。”

张祖荣问,“大哥。京畿卫与典刑司有何区别。”

“区别大了。典刑司是处理天下案件卷宗。尤其是按律当斩的,这些都要送到典刑司核查,随后交由刑部核查,皇上朱批之后才会下令处决。各地大案要案,都要上呈典刑司。京畿卫只听皇上调遣,监察文武百官,可有抓捕,审问的职权。边疆的京畿卫,可有搜集情报,策反敌军等别的任务。”萧珧说道。

胡来笑着说,“大哥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萧珧摇头,“现在想让我死的,太多了。朝中每日参我的折子都得摞老高了,哈哈哈。”

书寒和宋妤清,林芷以及蓝馨到了苏州萧府,也带来了萧珧的最新消息。

“苏姐姐,咱们去往何处啊。”萧珧问。

苏姐姐说,“武昌府。”

萧珧哦了一声,“好的。”

皇上翻看着奏折,堂下跪着一众老臣,鼻涕一把泪一把,哭诉萧珧是个奸臣,居然斩杀王爷。

“皇上,自古以来,王爷犯法都应该押送进京,交由大宗正院审理。这阉贼丝毫不顾礼法章程,私自在徽州处决了王爷。皇上,依臣之见,应立即驳去萧珧一切职位,抓回刑部受审。”

皇上看着下面几人,“奏折与罪状一同送达,罪状之上更有安乐王和周边府令的画押。”

“话虽如此,但王爷毕竟是王爷。”

皇上问,“若是你们几位主理此案,安乐王又犯下如此重罪。你们会如何处置。”

几人思索之后,“按祖宗法度,应交由刑部审查,审案之后将安乐王贬为庶民,抄家,随后推至午门斩首示众。”

皇上再问,“可让安乐王进先皇陵寝?”

“已贬为庶民,断进不得皇陵。”

皇上呵呵冷笑,“那朕倒是觉得,萧珧处置比你们得体。”说完把奏折扔了过去。看见萧珧虽斩了安乐王,但善待了其府内众人,发了遣散费,府内财务皆还富于民。给王爷正妻及子嗣置办了小宅子,留了一份营生。且让京畿卫护送安乐王骨灰回京,并再上折说安乐王死前悔悟,甘愿伏诛,希望皇上念在安乐王悔改的份上以及血脉亲情,准许安乐王骨灰进皇陵陪伴父亲。并且徽州百姓感念皇上恩德,高呼万岁。

“一个个对钦差大人口诛笔伐,甚至还有的大臣私下撰写文章痛骂钦差。你们倒是说说,按你们的祖宗礼法处置得体啊,还是钦差大人处置得体。”皇上看着堂下大臣问道。

堂下鸦雀无声,皇上独自一人出了大殿,用天子仪仗,去渡口接安乐王骨灰去皇陵安葬。

皇后娘娘在寝殿里急的团团转,“本宫就这一个弟弟,他怎么就这么不听话。”

柳蝶看着书信,“那萧珧身边有京畿卫护从,弟弟跟着不会有危险的。”

“祖荣那孩子的性格,他能听谁的啊。倔脾气上来,几匹马都拉不回来。”皇后娘娘说道。

柳蝶小声说,“要不派人去找找?”

“皇上呢。”皇后娘娘问。

柳蝶说,“皇上去皇陵安葬安乐王了。还未回来。”

皇后娘娘坐立不安,“那萧珧连王爷都杀了,万一他一生气,杀了祖荣怎么办。”

柳蝶急忙摇头,“不会的。祖荣应该已经表明身份了。若是他照顾不好祖荣,他知道他回京一定死定了。”

皇后娘娘摆摆手,“小蝶,等皇上回来知会我一声。”

柳蝶嗯了一声,便出了皇后寝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