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感动三国十大人物275(1 / 2)

“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力量,它甚至能影响到敌对阵营的刺客,主动放弃行动,也变成一个好人。”

伴随张麟这段话的,是无数各显神通的大能网友。

他们通过各种左证,证明张麟讲的这一段并非杜撰,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同时,他们惊叹于张麟恐怖的知识积淀量!

真的是各种史料信口拈来,还能讲的这般好听,不愧是90年代第一人。

对于网友的赞誉张麟不知道,自顾自说道:“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里,刘备起起伏伏,颠沛流离,也干了不少矬事。

可“善小”这门功课,却从来没耽搁过。

时有传言:“刘备逃亡一千里,好事做了一马车。”

无论他如何狼狈,大家对他态度都不错。

从袁绍到曹操,从刘表到孙权,都给刘备发过好人卡。

而且他身边总有一群忠诚的伙伴,无论时局如何艰难,始终不离不弃。

如果要让咱们央視颁发一个“感动三国十大人物”的奖项,刘备恐怕是唯一一个有资格入围的政治明星。”

哈哈哈~~~

张昭忠被逗得乐呵不已。

因为今年,他就入围了感动华夏十大人物。

很明显,张麟这是在借机call他呢!

看了明悟过来的张昭忠一眼,张麟笑呵呵道:“这个奇怪的家伙始终摇摇欲坠,却从来没彻底跌倒过。

他仿佛自带了一个“汉末好人”的光环,任何接近这个光环的人,都会被同化、感化。

“我什么都没有,能依靠的只有人品。”

刘备每次逃亡前,大概都在盥洗室里对着镜子如此呐喊。

在刘备寓居荆州之时,史书上没怎么提他的作为,想必也是一堆不起眼的小善事。

当曹操南下时,刘备要跑路,许多荆州士民都要求跟随他,十几万人浩浩荡荡地跟着博主一起跑。

这可绝不是买的僵尸粉,全是活粉。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好人光环的威力所在。”

对于张麟的这段讲述,长啸他们还是非常赞成的。

因为纵观古今,可以让百姓如此追随者,刘备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再联想到之前的张角,不得不感慨一声,汉末是个英雄辈出的大时代!

至于网友们,此时有种三观重覆的既视感。

他们是年轻人,是网络主力军,是网文区的主要读者。

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三国文里曹操阵营才越来越受欢迎,曹操这位可爱的枭雄才成为人气王。

可此刻听了张麟的讲述,才知道刘备是距离他们最近、最接地气、也最愿意遇到的领导。

尤其那些被996压榨的苦逼人,更是渴望遇到像刘备这样的老板。

如果遇到,誓死追随啊!

“伴随着一段段记忆,刘备的思绪飘回到永安宫中。”

张麟的声音响起,声音醇厚低沉:“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苦心,刘禅能不能听懂?

他转动脖子,多看了一眼,略微放心了一点。

至少诸葛亮是听懂了。

刘备放心地闭上眼睛,露出他这一辈子最后一个表情符号。”

说着,作了一个驾鹤西去的安详表情。

哈哈哈~~~

这个表情逗笑了大家,直播间的氛围十分活跃。

回忆刚才的内容,杨蜜却倍感好奇的询问道:“张麟,刚才你说刘备的人生,可以称作《我的奋斗》的成功学传记。

趁还有时间,要不你这个行走的张度张科,不如就给我们科普科普怎么样?”

望着眨巴着卡姿兰大眼睛的杨老板,见弹幕满是附和的声音,张麟略微犹豫一下便点了点头。

对于这种要求,他还是很乐意答疑解惑的。

至于像分他钱的可耻行为,则思想有多远就滚多远!

心里自语着,张麟看向镜头说道:“你生于东汉末年,父亲早逝,只留下年少的你和母亲相依为命。

你们每天编些草鞋和席子,扛到集市上去买,如此勉强糊口。

这是一个门阀林立,极度讲究家世的时代。

身上没点名号,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袁绍和袁术,出身世家大族,四世三公;

刘璋的爸爸是一省之长,掌管川蜀;

刘表是皇室宗亲,广交社会名流,号称荆襄八俊;

曹操的老爹官至国防部长。

虽说是用钱买的官职,但家族地位确实也跻身一流豪门。

其他如孙坚、公孙瓒、刘表、马腾等,祖上三代无不是吃着汉朝的皇粮,最差的也是地方豪族。

而你呢?

父亲不过是一介县令,还早早的驾鹤西去,往上翻遍家谱,最能拿得出手的名号,也不过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

听起来挺唬人,可实际上呢,从孝景皇帝在位到你出生,中间隔了三百多年。

而且中山靖王刘胜有120多个儿子,就算你真是他的后代,这名头的含金量,比炎黄之后也高不到哪里去。

你终究还是一个织草席买草鞋的草根。

甚至在草根里,都算不上上品之根。

就是凭着这样微不足道的出身,你却要和楼上那些官宦世家的二代三代四代五代们同台竞争,于乱世中争得一席之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