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夜与影子289(2 / 2)

确认了施娟儿没有不耐烦后,他又开始回到对刚才对话的整理中。

楼执这个人,比他家的公子聪明,所以也更难对付。

他现在虽然人离开了,可是他的话,还在修铭的脑海里面盘旋。

最重要的话,自然就是他的最后一句。

影子,与夜色最为接近。

这好像也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在安全的五名城之夜这句话大抵也是适应用的,毕竟两者的词义包含的范围,本就是部分重叠的。

这句话放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引起不同的解读方向。

首先他们讨论的东西,是存在一定‘越界’的夜色。

它们既不是五名城的夜,大抵也不是风星的夜,而是更远更各异的夜色。

这样的话,修铭就可以透过‘影子’这个词,适当的猜测一下夜色的构成了。

什么是影子?有光才有影子,光影永远是随形的一体两面。

而楼执将夜色比作影子,也明说了两者重叠的地方最多。

影子的另外一面是光,那么夜色的另外一面是什么?五名城?还是月?还是没那么宏大的事物?

同时,影子的形状是由被遮挡的光芒部分决定,夜色的形状是否亦然?

如果夜色的形状,由世间的一些事物决定,那么又有哪些事物成为这个‘幸运儿’?

这些幸运儿中,有他吗?

他不知道。

思考到这里,他明白眼下就是极限了。

修铭知道楼执不告诉他全部,光凭他的推测,他无论如何都无法百分之百还原事物的本真。

他将大问题中的节点问题解决了,却发现这个节点问题的答案,引出来了更多的未知。

这当然不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就像是玩一场双色球游戏,已经有一半号码都对了,赛事的举办者突然因为内幕交易,进去开始唱铁窗泪。

而剩下的号码再也没有了,因为赛事彻底停办了。

不过修铭不仅没有不开心,因为他看得更远。

骤然变远的终点问题,不是因为他后退了,或者他做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而是之前的他出现了战略误判,以为眼前有些模糊的终点靠的很近,多走几步他才发现,骤然变清晰的终点其实还有很远。

但这恰恰证明,现在的他看到的路,至少是比之前路更加正确的路。

所以看起来变远的长路,却是实际上的缓步前进。

夜色究竟如何,他总会走进去看一看。

修铭他也不急,享受行走的过程,才是当下的正理。

......

五名城的时间缺乏一定刻度感,是因为月的轮转周期并不清晰,它的周期是一个一定范围内存在波动的时间段。

而作为五名城所衍射的月华,它的下一个层级,风星中的时间刻度会更加的模糊。

不过,像是潮水一样涌来与褪去的月华,也遵循着一定潮水的节奏。

在这风星‘海岸’的边缘上,有根系的植物与人,是能一定程度透过微弱的湿度、温度、甚至是气流带来的体感,感受到月相轮转的韵律。

风月即将结束,无论是五名城人,或是夏家人都已经感觉到了。

这一点上,无根的风星人又吃了大亏,只有他们会遭受这种突然的夜色。

当然,他们大抵也在时刻准备着,因此也不会觉得多么意外。

修铭也能感知到月华的退潮,而且他的感知方式与前面那种不同,而是接近一种‘走后门’的信息流过筛。

套回斑斓水塘的认知模型,他感受的是池塘底部的明暗变化。

而且这样的‘远观’虽然让他的视角中,丢失了许多细节,但同样让他看到更广区域的月华退潮现象。

例如反直觉的是,风星的月华退潮,其实要早于五名城。

这就像是一条即将干枯的河流,在没有外力干扰下,逐步降低的河床中,理论上最新干枯的应该是上游。

然而实际中因为人们,或是筑垻、或是天然的湖泊影响,在真正的旱季来临时,下游往往才是更早枯竭的河段。

月华退潮这件事情,便是与这样的情况相似。

毫无疑问,五名城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其目的大概率也为了优先供给本身。

修铭不是来批驳谁的,于人口盈满的五名城,它的做法目前来看没有任何的问题。

‘下游’的风星并无多少人口,连风星人自己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意见,因为十一、十二之一之间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他们也找不到五名城算账。

总之,修铭也看见月华退潮,而于此也意味着,风星即将变得更加危险。

返回